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又一艘巨艦下水,韓國對巨艦情有獨鍾,但第一艘和第二艘間隔13年

又一艘巨艦下水,韓國對巨艦情有獨鍾,但第一艘和第二艘間隔13年

據韓聯社5月14日報道,韓國海軍「獨島」級兩棲攻擊艦(韓方稱為大型運輸艦)次艦「馬羅島」號當日下水。滑稽的是,該型艦艇首艦下水後時隔13年,第二艘才下水,這背後是韓國綜合實力無法支撐莫名其妙大艦虛榮的重要反映。

當前,韓國作為國土面積極為有限的小國,卻擁有堪稱相當龐大的海軍力量。最新下水的「馬羅島」號也是代表之一,因為它和姊妹艦是當前東亞唯一實打實的兩棲攻擊艦。至於日本海上自衛隊的三個擁有直通甲板的「兩棲攻擊艦」,要麼沒有機庫,要麼沒有塢艙,都不如「獨島」級全面。

受日本右翼近年來活動越來越猖獗影響,我國對日本重新武裝發展軍力警惕性較高,其中日本海自的幾條宙斯盾驅逐艦常常被拿來作為其中代表,韓國海軍頗具實力可能出乎許多人意料,其中一些至今仍獨步東亞。如排水量近萬噸的KDX-3型驅逐艦,在中國055型服役前,是亞洲噸位最大、綜合作戰能力最強的區域防空艦。該型艦參考了美國「伯克」IIA級驅逐艦,目前已經建成了3艘。

韓國人這波海軍發展是趕上了好時候。這個時機,大背景是1991年的蘇聯解體,這直接導致朝鮮陷入「苦難的行軍」,對韓壓力驟減。而從經濟上來說,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韓國,1990年代中前期經濟發展極為迅猛。尤其是造船業壓倒日本,2000年達到歷史峰值,佔世界造船市場份額的45%。至今,東亞中日韓還是瓜分世界造船份額大頭的三國。

造船業的興盛自然也刺激了韓國的野心。此前,韓國海軍幾個級別的驅護艦,要麼是美國人的二手貨,要麼設計上亮點不足、毛病不少。到了KDX計劃,才有登堂入室的跡象,KDX-3是集大成者。甚至在繁榮頂峰,韓國還試圖把俄羅斯轉賣的兩條舊航母中的「明斯克」號化為己用,在東亞首個擁有航母。

眾所周知,「明斯克」號現在是停在中國南通作博物館。蓋因韓國遭遇亞洲金融危機被打回原形,「中等強國海軍第一名」迷夢被打破,不得不把這條艦轉手,韓國歷史上所謂最好的時期也一去不回,打造遠洋艦隊之夢也就剩下「馬羅島」了。

現在看,所謂「亞洲四小龍」不過是借發達國家產業轉移的大趨勢虛假繁榮了一波,賺了些「快錢」,離攢夠打造一支遠洋艦隊的國力還遠得很。這些「快錢」來得快去得也快,而「百年海軍」需要持續不斷投入,間歇式投錢只能有選擇地建造,這也是「獨島」級兩艦為何時隔13年才下水,而第三艘「白翎島」則已被取消的原因。

從技術層面看,現代遠洋艦隊需要的底蘊也極為深厚,並非民船強造艦就強。這和台灣近年來經常試圖「潛艦自造」之類的一樣,工業人口天生嚴重不足,從根本上就無法支撐研發軍艦所需要的完整產業體系。也因此,KDX-3型大多數核心技術還是來自美國,韓日主要是「攢艦」罷了。

當然,韓國主戰艦艇的確頗有幾艘可觀,但追究背後需要的訓練、補給、雜務等輔助艦艇,就到處都是短板了,更不用提遠洋艦隊必須的海洋監視網路、海軍航空兵、海外基地等了。這樣的海軍實際上是面子海軍,對支撐國家戰略幫助十分有限。

一個典型例子是朝韓爭端。韓國海軍經過十多年大發展,按說對艱難困苦中的北方鄰居已經有壓倒性優勢,但「虎頭海雕」艇在延坪島海戰中卻被朝軍「坦克艇」打得灰頭土臉,歷次近海爭端基本沒有佔到上風,更不用提還有「天安艦」這樣吃個悶虧的情況。所以現在韓國在不得不停建KDX-3的後三艦後,反過來又開始搞高速導彈艇和巡邏炮艇來補小艇短板。而陣中一水的大艦,除了去亞丁灣護航顯示下遠洋海軍的殘存野心,根本無法幫上忙。

回看韓國海軍,早期發展思路比較符合一個中等地區強國定位。一朝「暴發」,大國虛榮心爆棚,一度以為「民族復興有望」,海軍也跟著大幹快上。韓軍艦艇命名是其中一個小側面,諸如「大祚榮」、「廣開土大王」等屬於渤海國、高句麗的歷史人物,與今日韓國毫無傳承關係,卻被「強行認爹」納入韓國歷史,顯得十分可笑。韓國海軍的發展心態,與韓國的民族心態不能不說沒有關係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情堡 的精彩文章:

18萬張狗皮換戰機?遠遠不止這些,速食麵手電筒暖瓶俄羅斯全都要
軍人可穿軍裝外出!但要求非常嚴格:非雨雪天氣禁打傘,拒絕濃妝

TAG:軍情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