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揭秘軍師講話!這顆「工業明珠」開始腹背受敵,血戰一觸即發!

揭秘軍師講話!這顆「工業明珠」開始腹背受敵,血戰一觸即發!

新華社華盛頓於當地時間19日上午採訪了軍師劉鶴。他表示,此次是一次積極、務實、富有建設性和成果的訪問,雙方就發展積極健康的中美經貿關係達成許多共識。

劉鶴還強調,中國有龐大的中等收入群體,將成為世界最大的市場。這個市場具有高度競爭性,如果想在中國市場獲得份額,出口國必須要提高自己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讓中國人民願意買。中國不僅願意從美國買,也將從全世界買。

注意,軍師強調「中國不僅願意從美國買,也將從全世界買。」

讓人不由得想起前些日子總理訪日,我方媒體重點宣傳的都是考察豐田新能源汽車,新華社也以「燃料電池改變未來出行方式的綠色新動力」為標題的文章,力推日本的燃料電池模式。

很顯然,在如今紛繁複雜的大背景之下,如此高調的宣傳日式新能源汽車,用意沒那麼簡單。

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貼的退出進入最後兩年倒計時,從4月份開始,包括三星、LG、SKI(SK Innovatio)在內的韓系三大電池公司紛紛打破沉默狀態,高調啟動在中國的新一輪投資。

而就在我總理前腳抵達日本,後腳主打鋰電池的特斯拉,就迅速在上海搞成立了獨資的研發中心。

為啥呢?因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就如軍師所說,「中國有龐大的中等收入群體,將成為世界最大的市場。」誰贏得了中國,誰就贏得了未來。

這不僅僅是美國與德國、日本、韓國的市場競爭,也不僅僅是美日之間新能源方向之爭,同時也是新舊能源汽車之爭。

因此對於中國本土的電池商來說,一方面迎來韓系電池商的技術威脅,一方面也迎來以日本為首的燃料電池威脅。還有不到兩年的時間,中國的新能源補貼就將最終退出,2020年,中國要全力保證新能源汽車銷量200萬輛的目標。

國內電池廠商迎來最大的挑戰,也迎來最大的機遇。而在市場最關注的安全性、能量密度、循環壽命方面,軟包電池具有優勢。

一、浪潮已至!動力電池需求高增長,國內軟包滲透率持續攀升!

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75.5萬輛, 同比增長 59.5%,下游銷量高增長帶動動力電池出貨量約 44.5GWh,同比增長44.4%。

據OFweek,2016 年軟包電池滲透率約12%,我國政府重視電池能量密度進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中提出2020年單體350wh/kg和系統250wh/kg的能量密度要求,三元軟包電池有望領先另外兩種電池達到這一要求。

未來得益於政策持續引導動力電池向高能量密度發展,契合這一特性的軟包電池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至30%以上。

中國三種形態鋰電池出貨量(GWh)

安全性方面,軟包出現安全性問題時,一般是電池包鼓氣裂開,但由於機械性能不強,因而不易發生爆炸。能量密度方面,由於軟包電池外包裝採用更加輕薄的鋁塑膜, 因而電芯的能量密度更高。循環壽命方面,軟包電池循環壽命更長,100 次循環衰減比鋁殼少4%-7%。

二、國際龍頭具備領先優勢,國內產業鏈加速崛起

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動力電池實驗室主任、國家863電動車重大專項動力電池測試中心主任王子冬稱:韓系電池企業體量巨大,目前而言,其企業實力和開發能力是國內企業難以抗衡的。」讓王子冬憂心的是,「我們現在始終是跟在別人後面走。」

但並非技術先進就一定會取得最終的勝利。擁有更大市場的一方,完全可以通過數量戰勝技術更先進的一方,譬如中國最終選擇高鐵而非技術更先進的磁懸浮就是這個道理。

銷量方面,國內企業包括孚能、萬向 A123 等企業都配套多款主力新能源車型。孚能也在2017年憑藉1.3GWh 左右的銷量進入行業前10。能量密度方面,國內多數軟包企業單體電芯能量密度可以達到 200wh/kg 的水平,成組後預計可達到120-130wh/kg 的水平。其中孚能科技目前單體能量密度可達 220wh/kg,接近國際主流廠家的水平。產能方面,孚能、卡耐、捷威等軟包企業均在加速擴產,在建產能較當前至少高出 1 倍。

軟包電池製造工藝複雜,成本也比較高;中國軟包產業及其供應鏈的發展,有希望顯著降低其成本。

三、數碼軟包電池領域大範圍國產化啟動,已有很強的全球競爭力!

鋁塑膜是軟包特有材料,國產鋁塑膜已經成功突破部分技術瓶頸。由於原材料及鋁塑膜生產工藝難度高,國產鋁塑包裝膜只有幾個廠家的其中幾個指標達到日本DNP指標。大多是關鍵材料、內層耐電解液腐蝕和沖深性能不過關。國內部分企業在內層耐電解液腐蝕、內層與鋁箔層粘接力等方面已取得技術突破,並在厚度方面接近國際主流廠商。

作為軟包電池中獨有的核心材料,近幾年,國內供應商在技術、工藝上接連獲得突破,軟包早已是全球數碼領域的主導路線,在海外動力電池市場,軟包也一直是很重要的主流路線之一,中國在數碼軟包電池領域已有很強的全球競爭力。

憑藉著中國龐大的內需市場,中國的企業家們能夠迅速把中低端的製造業打成了白菜價,因此在進入WTO之後,憑藉著價格優勢,迅速衝垮了全球的中低端製造業市場。

這一次,也一樣,國內電池廠商迎來最大的挑戰,也迎來最大的機遇。未來,軟包電池產業鏈有望享受行業高速發展、滲透率提升、國產化替代的多重拉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凰財經 的精彩文章:

一個孤獨者的奇蹟:10億中國人都應該知道他!
樓市開始「凍結」,我們的財富如何增值?

TAG:鳳凰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