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武則天死後,唐玄宗為何連幫過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都不放過?

武則天死後,唐玄宗為何連幫過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都不放過?

太平公主(約665年-713年8月1日),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唐中宗、唐睿宗和安定思公主的妹妹,一生極受父母兄長尤其是其母武則天的寵愛,曾多次為再婚而處死丈夫。第二次婚姻期間,大肆包養男寵,與朝臣通姦,並曾將自己中意的男寵進獻給母親武則天(即蓮花六郎張昌宗)。因有母后武則天稱帝的先例,太平公主也野心勃勃,對皇位虎視眈眈。

公元705年(神龍元年),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政變,誅殺張易之張昌宗兄弟,逼武則天退位。太平公主暗地參與了政變,唐中宗李顯繼位後,被封為鎮國太平公主,食實封五千戶,有權力開府。此時太平公主已成為一股重要的政治勢力。

史載武則天死後,唐中宗李顯昏庸懦弱,大權操於他老婆韋後、女兒安樂公主之手。韋氏把安樂公主嫁於武三思的兒子武崇訓,又和武三思私通並與朝中武氏集團結成黨羽,先後除掉了反對她的朝中五臣(敬暉、張諫之、桓彥范、袁恕己、陳玄,貶而殺)和太子李重俊。

公元710年(景龍四年),韋後驚恐於唐中宗對她和安樂公主擅權跋扈的義憤,遂狠心用藥餅鴆殺了中宗,立溫王李重茂為帝,韋後攝政,改製為唐隆,又欲學武則天稱皇稱制,朝野嘩然!

臨淄王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發動政變,誅殺韋後、安樂公主等人,立李隆基的父親相王李旦繼位。太平公主不但派遣兒子薛崇簡等勢力參與了政變,還親手將韋後所立的皇帝溫王李重茂拉下皇位。

此時太平公主權勢地位更加顯赫,增加實封到萬戶,三個兒子皆封王,宰相多出其門下。凡是她

想乾的事,李旦沒有不同意的,朝中文武百官自宰相以下,或升遷或降免,全在她的一句話,經過她的舉薦而平步青雲擔任要職的士人更是不可勝數。就連唐睿宗在朝政大計方針都的和太平公主商量同意,然後是李隆基同意才能實行。

剛開始太平公主見李隆基年紀輕輕不以為意,後來見他英明神武,怕他日後尾大不掉,對自己專權不利,逐漸把矛頭對準了隆基。一來散布流言,說李隆基不是長子,沒資格當太子;二來派人監視李隆基,經常向李旦打小報告;三是有目的地聚攏朝中反對李隆基的力量,形成一個意圖不軌的小集團。

史載先天元年(712年),唐睿宗李旦讓位給太子,李隆基幸運地即了帝位,是為唐玄宗。在此期間玄宗李隆基和姑母太平公主間的矛盾日趨激烈,關係極為緊張,雙方劍拔弩張,各自磨刀霍霍,暗藏殺機,均想置對方於死地。

公元713年(先天二年),皇帝李隆基發動政變,誅殺了太平公主黨羽,太平公主本人逃入南山中的寺廟,三天後被迫出來,被李隆基賜死在家。至此動蕩不寧、暗流洶湧的弔詭局勢才逐漸穩定下來,唐玄宗才得以掌握了全部大權。

從結盟到翻臉,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鬥爭本來就是殘酷的皇位之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太平公主作為鬥爭失敗的一方,肯定是必死無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玄宗 的精彩文章:

唐睿宗李旦為何不立長子李憲,而立三子李隆基為太子
跟李建成處於相同的境地,但他的下場卻比李建成好太多

TAG:唐玄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