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深化金融改革開放 周小川、陳文輝等都說了什麼

深化金融改革開放 周小川、陳文輝等都說了什麼

今天這個日子比較特殊,朋友圈早已經曬滿了「520」,在這個灑滿狗糧的一天,小編從朝陽區東五環遠赴海淀,前往「2018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苦苦加班兩天,遙遙給各位比個心,獻個520!從金融改革開放到中美貿易,再到金融監管與金融風險防範,今天的愛心日報有多位金融界重磅人物,如央行原行長周小川、銀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理事長、院長,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吳曉靈等,共話新時代金融改革開放與穩定發展。此外,今天熱議的話題即中美兩國在華盛頓就雙邊經貿磋商發表聯合聲明,雙方達成共識,不打貿易戰,並停止互相加征關稅。圍繞備受關注的中美聯合聲明及中美貿易,與會嘉賓也發表了觀點。

談金融業對外開放

吳曉靈:合理有序地推進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理事長、院長,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吳曉靈指出,「例子已經證明,合理有序地推進金融業的對內對外開放能夠給一個國家帶來繁榮和發展,反之則會帶來危機和蕭條。」

吳曉靈稱,為應對2008年爆發的金融危機,中國採取了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寬鬆的環境推動了經濟的快速發展但也使得中國經濟的債務率急劇攀升;以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為代表的信息革命推動著中國經濟的新舊動能轉換,推動著傳統金融的變革和新金融的發展,但創新的試錯也帶來了秩序的失調和風險的積累。在繁榮與失序並存的時候,在新舊動能轉換的時代,中國的金融業能否在降槓桿和化解風險中穩步前行;在創新與公司治理不相協調之際,進一步打開大門能否保持中國金融業的競爭,這一切也對金融監管提出了更高要求。

周小川:10年金融危機 有很多可以思考和改進的方法

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表示,從10年金融危機總結中有很多可以思考和改進的方法,使我們沒有白白經過這個危機,使大家有新的題目可以研究。其中一條就是傳統的經濟學方法比較注重單變數的邏輯關係,但實際上金融危機發生很複雜,有多個變數,需要向量思維。

「我們模型的分析往往是比較綜合的。往往是同一性質的,同一種關係寫成向量。」周小川說,危機的產生是由於某些小概率事件產生的,這個概率可能會變大,也就是尾部效應。但是從概率出發,又沒有全局性。也就是說傳統的思考模式和表達模式對於分析全球金融危機顯得有所不足,對下一輪如何防止金融危機就會帶來問題。

陳文輝:引入活水也要過濾污水 對外開放把握三個原則

銀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表示,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和利益格局已發生重大變化,我國經濟發展進入轉型階段,改革步入攻堅期,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具有現實的必要性。

陳文輝表示,銀保監會加快推進銀行業和保險業對外開放,近期已推出一系列對外開放舉措,並積極推進各項開放措施儘早落地。同時,把握三大原則:一是要把握擴大開放和防範風險平衡的原則,完善監管規章及配套制度建設;二是堅持穩妥有序、平等互利;三是補齊監管短板,提升監管能力和水平。

李揚:利率市場化不能被簡單歸結為「放鬆管制」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表示,利率是金融的基礎設施,作為一個網路體系,它具有關聯性、複雜性和多樣性等特徵。「如果市場分割,利率就不可能市場化,只能算是』跛腳』的市場化。而且,利率是個體系,觀察上需要看基準利率,中國目前尚未形成有效的基準利率。」

其次,利率市場化不能被簡單地歸結為「放鬆管制」,而是要建立合理的利率結構和市場化調控機制。

李揚最後指出,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重點領域包括,全方位發展資本市場以形成資金的均衡價格,解除信貸管制使資金供求雙方都可以充分競爭,存款準備金制度以及高存款準備金率亟待「回歸正常」,發展銀行表外市場以打通相互割裂的債券市場與信貸市場,作為「銀行的影子」的中國影子銀行可以成為推動利率市場化的重要力量。

朱民:中國金融市場增長很了不起 但國際化嚴重落後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原副總裁朱民認為,開放的核心理念就是打造一個和國際接軌的國際化的中國金融市場,需要加速國內市場國際化,目前中國金融市場的國際化嚴重落後,這與他當年的判斷完全不同。

「外國銀行佔中國銀行的資產,最高時候是2007年佔到2.32%,但今天只有1.26%,出現下降。另外,外國投資者在中國股票市場的股份只有1.15%,在中國的國債市場、金融債券市場只佔2.44%,外資只有在保險業佔比較高,達到6.1%。這個比例遠遠低於世界的平均水平,遠遠低於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遠遠低於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第三大金融體的地位,中國金融市場國際化嚴重落後。」

陸磊:金融新業態衝擊下 變革的三個基本方向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陸磊認為,在「技術提升效率」與「衝擊造成不穩定」之間的權衡取捨,決定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經濟體系變革的基本方向。

他總結了三個方向:第一,標準的一致性是市場主體和市場本身變革的基本趨勢。第二,行為監管工具箱的創新是監管體制改革的基本方略,因此,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的技術演變方向在於:一是要以更為權威的資料庫及時校正和對沖虛假信息;二是要建立雙峰監管的模式,健全具有信息劣勢或被誤導的事中消費者保護和追索機制;三是要在法規上借鑒涉眾欺詐處理中的集體訴訟的合理內核,全面提高欺詐的社會成本。第三,在中央銀行層面,技術越進步,就越需要中央對手方清算機制和最後的流動性供給方。

談中美貿易

祁斌:中美存在競合關係 有巨大空間找共贏點

在當下聚焦的中美關係問題上,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祁斌表示,中美之間儘管規模已經越來越接近,但中國的勞動生產率與美國還存在巨大差距,所以中美之間有巨大的空間可以找到共贏點。

祁斌表示,中美磋商是中美進入雙峰時代的標誌,雙峰時代的特點就是競爭加合作。中國經濟總量已經達到美國的60%,傳統產業中的製造業中國位居世界第一,中國的進步,在客觀上與美國存在一定的競爭關係。

同時,中國經濟總量超過美國可能是歷史的必然,但即便這樣,中國人均GDP仍只有美國的1/4至1/5,這註定了中美之間的競合關係。我們不怕競爭,也勇於競爭,但我們要創造更多的機會去合作,因為中美之間在勞動生產率方面的巨大差異實際也是合作的契機,而且中美也有巨大的互補性。

姚余棟談中美聯合聲明: 是個好消息 出口紅利無與倫比

對於今天發布的中美兩國在華盛頓的經貿磋商上的聯合聲明,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姚余棟表示,這次達成協議是一個好消息。今年中國的社會零售銷售品可能超越美國,最大的全球市場在中國,無論發生什麼事情誰也擋不住中國成為最大的經濟體,快的話在2025年,晚的話在2035年,這是大的趨勢。誰也擋不住中國經濟在未來10年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

姚余棟指出,驅動中國經濟的主要是消費,由此我們的經常性順差某天可能會轉成適當的逆差,由此會帶給全球的這樣一個出口的紅利是無與倫比的。

沈建光:最緊急的時候避免了馬上打貿易戰

瑞穗證劵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表示,這個協議或者避免打貿易戰是最大的好消息,這個協議其實是來之不易的,非常關鍵。

「但是也不要掉以輕心,我覺得這個只不過是今年我們最緊急的時候避免了一次馬上就打貿易戰的可能。但是我也注意到,協議裡面沒有提到補貼的問題,沒有提到「中國製造2025」的問題,也沒有提到中興事件,所以中美之間可能貿易摩擦還是避免的空間很大,但是接下來的技術競爭,包括對國家體制、補貼的問題,國有企業,這個是牽扯到更深刻、更重要的,所以中期還是要做好準備。」

談金融風險防範

周延禮:互聯網金融要持牌經營 應加快監管科技建設

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國務院參事室金融中心研究員、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理事周延禮指出,新業態催生新風險,監管部門應加快監管科技建設,在大數據和金融安全監管平台基礎之上,構建數字金融、數字社會的頂層設計的框架,同時將監管資源向發現、防範、處置風險傾斜。

首先,要加強對互聯網交易的風險,從監管定位上來看監管部門要合理的處理好發展和監管的關係;其次,要加大對互聯網金融市場的監管,要把監管資源向發現風險,防範風險,處置風險傾斜。重點要解決監管部門的數據、演算法、和計算能力不足問題;第三,要發揮科技監管科技的作用,精準監管,要做到監管人員的監管技術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嫻熟的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改進監管方式。

孫國峰:防範金融機構混業經營風險 監管不能退讓

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孫國峰指出,分業經營是金融支持實體經濟,防範風險的根本。面對金融機構的道德風險,金融監管不能退讓,應當堅持分業經營為主的基本框架,嚴格規範金融綜合經營,強化綜合監管。

對於金融集團監管,孫國峰認為,金融控股集團存在內生的風險,應當設立防火牆。「金融監管不能退讓,應當堅持分業經營為主的基本框架,嚴格規範金融綜合經營,強化綜合監管,有效防範金融風險,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和重大風險的攻堅戰。」

董俊峰:監管科技有助於降低監管者與被監管者的合規成本

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總裁董俊峰表示,監管科技有助於降低監管者與被監管者的合規成本,提高雙方的效率,並最終提升行業發展健康程度,讓普羅大眾受益。

金融基礎設施參與監管科技,可以考慮探索金融科技與監管科技相結合、雲服務與監管科技相結合的方式,「由金融基礎設施採用雲服務的形式,依法合規地為監管部門提供相關服務支持,也能更好發揮金融基礎設施的市場紐帶特性和技術服務優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互聯網金融之夜 的精彩文章:

首個由「國家隊」打造的區塊鏈平台正式發布;順豐獲國內首張無人機航空運營許可證
銀保監會首次提示「消費返利」有較大風險;監管加強農金機構大額風險監測

TAG:互聯網金融之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