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拒絕盲從,做你所愛

拒絕盲從,做你所愛

01

Ofo共享單車16年獲得千萬美元投資,似乎是一夜之間「摩拜」、「小藍」、「小鳴」、「酷騎」、「悟空」等紛紛獲得投資亮相市場,共享單車業務一派繁榮。然而好景不長,就在一年的時間裡,「悟空」、「小藍車」「小鳴車」等先後倒閉了。不少共享單車還出現了無法退還消費者押金的事件。創業者、投資者焦頭爛額,怪自己當初走錯了路。

有個人拍小視頻火了,大家便一窩蜂衝上去,很快各種小視頻網站風靡整個網路。聽說做公眾號可以月入十萬,做主播可以日進斗金,大家便一頭栽進去想要分一杯羹。沒多久一堆堆的小視頻阿婆主和一批批的新媒體人就開始感嘆:時不與我,入錯了行。

我們緊緊跟著潮流的步伐,但是發現成功並沒有像大家說的那樣如期而至。於是我們抱怨,自己沒有趕上好時候,市場上這個行業已經飽和了。我們走錯了路。

張瑞敏說過:「創業能不能成為贏家,跟創業的早晚沒有必然關係。創業大贏家的特徵之一,就是沒有路標,做探路者。永遠不要指望跟隨別人。跟隨別人的下場,註定是被征服,被打敗。」

你很努力的跟風,但其實你只是盲從。因為你只想著複製別人的成功,缺乏對行業深刻的分析、了解、以及長期的規劃,沒有探路者的精神,只是盲目追求成功者人生的表象。

02

朋友小A,看到一位學姐當律師薪資高,便也考了律師證進入律所工作。但是每天查閱數量龐大的法律條文,分析各種案例,讓她感到心力交瘁,陷在自己入錯行的泥沼里苦苦掙扎。

無心工作的她訂購各種網路付費知識,參加各種講座、熱門課程。覺得做培訓講師不錯,於是開始學習各種演講技能,沒幾天就開始抱怨自己肚子沒墨水做不來。

覺得保險行業最近很火,又琢磨著考一個精算師,但是學了兩天又覺得太難。東學一點西學一點心猿意馬。面對本職工作不積極不主動,在一個重要的case上犯了嚴重的錯誤,錯過了晉陞的機會。

我們每天都彷彿置身於一個龐大的傳銷組織,被各種商人洗腦,以為可以不費太多力氣就複製別人的成功。以為聽幾門課看幾本書考幾個證就可以獲得真知。卻忘了課程、書本、證書都只是一個入門檻。

真正進入一個行業,需要有自己的思考,需要有對業務死磕的鑽研精神,下苦功夫一點一滴積累。別想著複製一下知識,就能一步到位獲得成功,不存在的。

正如《十宗罪2》裡面所說的:「比爾蓋茨的傳記不會告訴讀者他的母親是IBM的董事,母親給兒子促成了第一單大生意;巴菲特的書只會告訴讀者他八歲就去參觀紐約交易所,但不會告訴大家,那是他國會議員的父親帶他去的,由高盛董事接待。」

每個人的成功都是獨一無二的,是這個人才識、人脈、經驗、品行,修養的積累。你無法複製一個一模一樣的人生。成功者展現給我們的,都是成功的表象。背後依靠的背景,過程付出的汗水,我們都無法得知。

盲目的複製並不能給我們帶來屬於自己的事業和人生。

03

ofo共享單車創始人戴威,是一個熱愛騎行的小夥子,2009年在北大讀書時,就加入了北京大學自行車協會,進行過多次長途騎行。2013年到青海大通市東峽鎮支教,由於當地山路多且崎嶇,一輛山地車成為他往返縣城的唯一交通工具。也正是這輛車,陪伴他看遍青海壯麗山河。

此後,他成為了一位重度騎行愛好者。在心裡默默埋下了一個夢想的種子,他想讓更多的人體會到騎行的快樂。

支教結束後,他便與幾個好友開始了自己與單車的夢想事業。2014年,Ofo騎游誕生,一個深度定製化騎行旅遊項目。但是首次創業並不順利,很快公司就面臨破產。賬面僅剩400元。

很多人都不理解,一輛單車還能搞出什麼名堂。但是把自行車當成自己夢想事業的戴威堅信,一定能找到更好的發展方向。在反覆思考之後,他決定把ofo轉向共享單車。正是這一轉向,獲得了千萬美元的投資。

我記得共享單車剛出現的時候,朋友們都說感覺在大城市裡生活,單車好像是一個過去式的東西,你知道它的存在,但你想不起來。現在這種共享模式,讓原本被人遺忘的單車又活了過來。

「我想要更多的人體會到騎行的快樂。」戴威最初的願望實現了。

你的熱愛決定了你對事業的熱度,只有當熱度達到足夠的溫度時,才能孵化出強大的慾望,這份慾望迫使你去思考、去改變、去堅持,最終獲得你想要的人生。複製來的事業,沒有理想的溫度。

04

我們每天都想著成功成功,可我們對成功的定義實在太狹隘了。以至於我們錯誤的以為成功如此單調,我們可以通過投機取巧的方式去跟風、複製。

陳丹青在《退步集》中說道:

「老有人來問我,你是怎麼成功的?媽的我沒想到成功。我畫畫,因為我喜歡。我不記得小時候有過「成功」的說法。成功觀害死人。」

「我畫《西藏組圖》時就是為了遠離當時的「正確」。我現在的畫,也是遠離美國或中國的主流。我知道我的畫,我自己,都毫無價值,但我討厭一群人臉上那種集體勢力的表情。」

我不願意和別人一樣,我不願意做大家說的那些所謂對的事情。我沒想著成功,我只是想做我自己。成功,就是做自己。

廣告創業家史蒂夫·哈里森曾說:他非常反感那些以參加廣告比賽拿獎為目標的創意團隊,因為他們會追逐某些「時興的套路」,跟風,從眾,因此,想要變得更有創意,就得把《戛納國際廣告節獲獎作品年刊》之類的書給扔掉。

真正的成功者從不遵循世俗潮流,不在一個狹隘的世界裡尋找、複製別人的人生。我們生來就與眾不同,上帝給了我們不同的種子,我們何苦費盡心思長得跟別人一樣呢?你的不同之處,才是這個多元世界最需要的才華。

今天開始,丟掉別人的人生,尋找你自己熱愛人生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桐瞳 的精彩文章:

我們的迷茫來自哪裡?
魯迅:最高貴的消極

TAG:桐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