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北伐往往不能成功,只有明朝成功了的原因

古代北伐往往不能成功,只有明朝成功了的原因

朱元璋在1352年起兵,到1356年攻克集慶(今南京),爾後即吳王位,建百官,佔據江浙一帶的張士誠和浙東的方國珍,為北上滅元創造了有利條件。

而此前的北伐,並不具備這個條件。

這個北伐的戰略,他的謹慎和預見性,及明朝第一名將,徐達,無比出色的執行能力和應變能力 決定這次北伐的成功!

道理很簡單,農耕提供後勤,游牧提供戰馬,在兩種生活模式的交接處,戰爭頻繁,可以訓練出最優秀的士兵和將領,帝國由此崛起。

南邊處於優勢地位,所以只要不犯致命的錯誤,往往是南邊佔優。

朱元璋北伐前後,氣候從極冷開始逐漸轉暖,河南河北變得宜耕,這是明初大移民的基本背景,與此同時,明長城開始修建。

從經濟上,由春秋起至晉滅孫吳,現在的蘇皖贛閩浙湘粵桂黔雲瓊基本屬於蠻荒之地,即便是經歷楚,吳,越,秦,漢,孫吳的大規模計劃性開發,但仍然人口稀缺。

但是此時,南北的經濟地位已然相差無幾,不論人口,耕地面積還是產出,江南相比河南山東毫不遜色。

隨著晚唐武人混戰,一部分的民眾繼續南遷深入到了閩粵桂地區,更大規模的遷徙在趙宋南渡和蒙元南下時期,在這個時間段,閩粵民眾將海上商路擴展到了整個東北亞,東南亞,南亞和西亞,巨量的財富流入到閩粵地區,而隨著蒙元南侵,隨之而來的還有跟隨色目人傳播的伊教,和其信徒.

而到這個時候,淮河秦嶺以南由於江南的稻米,瓷器,絲綢,閩粵的海貿,黃河流域水利設施缺乏養護,南方徹底甩開北方成為全國最重要的財源,湖北湖南的糧食產量逐步提高,漸有其後湖廣熟 天下足的風采。

從政治軍事上,即使有些政權極為短暫,但軍事力量相對局勢更和平的南方要強得多。

而且軍隊的進攻性和機動力量照常理比南方要強得多,元朝建立後,由於連年的兵禍,天災和蒙古權貴的種種暴政,北方人口銳減,民心不穩,糧產量銳減。另一方面,南方在長年的開發後,地方勢力極端穩固,元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明朝與北方蒙古的百年糾紛
明代此官職為七品,但權力很大,聖旨能不能下發執行得看它的臉色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