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是大清的忠臣,臨死前給慈禧寫了一份遺奏,讓慈禧淚流滿面

此人是大清的忠臣,臨死前給慈禧寫了一份遺奏,讓慈禧淚流滿面

一百多年前的八國聯軍入侵,又通常被人們稱為「庚子國變」。這一回與以往不同,清廷差點為之覆滅。老佛爺嚇得帶著小皇上沒命西逃,還沒回京呢,就接到了朝廷上李鴻章的死訊,老佛爺打開中堂的遺奏,看完淚如雨下。這是怎麼回事呢?

因為,在1900這個世紀更替的年份里,古老的中華大地正在遭受著史上最大規模的強盜入侵。剛剛甲午戰敗,接著就招來了更為兇殘的侵略者。兩次戰爭,都以清王朝簽訂屈辱賣國條約為收尾。

第一次在馬關跟日本人簽的條約是李鴻章簽的,簽完後,他就被下放地方了,去兩廣做了總督。但他活得也並不快活。在古裝影視劇《神醫喜來樂》裡面,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人物,是孫樹林演的。這個人物,就是此時的李中堂。他得了重疾,鬱郁不眠。請喜來樂開方子時,這位郎中直接當面對他說,藥方子很簡單,任何一家藥鋪都能隨便買到。可是,藥引子李中堂買不起。所以這病他好不了。

喜來樂說的藥引子的價格是「2億3千萬兩白銀」!這是賠給東洋強盜的數目。他一聽,氣得渾身發顫,病更重了。等到幾年後,到了《辛丑條約》擺上桌案時,這位朝中唯一一個善於跟洋鬼子打交道的人,他又被推上了談判席。這回是面對一群敵人,賠的銀錢更多,割的地盤更大。

兩個遭受國人唾罵的賣國條約上都有自己的名字,誰的心裡好過?他一病不起了,日漸加重,每天聽著國人的唾罵,沒過多久,這位中堂大人就撒手人寰了。這時,慈禧正帶著皇帝在陝西避難,離京城千里遠呢。所以,留在京城裡跟那幫洋人打交道的全權代表就是李鴻章了。

她收到李鴻章的遺奏時,李鴻章已經歸西多日了。打開這份京城急報,老佛爺一看就淚流滿面。她哭嘆:「(今)大局未定,倘有不測,再也沒有人分擔了」!和這份遺奏一同留下的,還有一篇七律。開頭兩句是:「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這兩句詩給人感觸很深,大概也只有他這樣位置和處境的人才能寫的出來。臨事方知一死難!這說的正是他自己當時的無奈。他已年邁,無論何時離世,都將淡然相看,更何況是在這種內外交困的時機。

內部,義和團鬧得驚天動地,外邊,各路強盜個個血盆大口張開,隨時都能把大清傾覆掉,他這個中堂日子也不好過。當條約擺在面前,是一死了之留得清名在,還是硬著頭皮上前,確實難以取捨。他不簽,有別人會簽,去面對侵略者們的羞辱 ,這並不是一件好差事,李鴻章去簽了,也註定留下了自己的千古罵名。所以,怎麼評價李鴻章,還真是難哪。

史料出處:《清史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州歷史 的精彩文章:

元朝覆滅後退回老家後建立政權,為什麼清朝不行?原因其實很簡單
雍正懲辦貪官獲得一隻玉壺,把玩幾天得知用途後,立即將貪官抄斬

TAG:九州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