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里夢中說汴州
是東京舊跡,愁漠漠,雨絲絲。悵趙宋繁華,樊樓笑語,總被風吹。凄其,剩勾欄在,照綠窗曾掛月如規。今日頹垣廢井,當年舞榭歌基。
一提起開封,腦海中自動響起那首豪氣衝天的旋律:「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畫風一下子就變得硬朗起來。
個人看來,定都開封的北宋相比於定都臨安的南宋來說,還是稍微硬氣一點的。
北宋好歹還佔據著大半個江山,而南宋卻偏安江南一角,從此只剩下「中原北望」「故土難收」的無可奈何。
開封又被成為汴州、汴梁、汴京、東京,之所以宋朝定都在這,有部分原因大概是因為那條著名的大運河。
關於北宋,能說的實在太多太多。
喜歡詩詞歌賦的,唐宋八大家裡,宋朝就佔了六位——蘇軾、蘇洵、蘇轍 、歐陽修、王安石、曾鞏,隨便拎出來一個,都很能打。
喜歡傳奇故事的,天波府楊家將,包青天,水滸傳,電視劇、電影、戲劇演繹了個遍。
喜歡字畫的,清明上河圖、千里江山圖、溪山行旅圖,皆是創世珍品。
喜歡吃喝玩樂的,且看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中,好吃的簡直花樣百出——
「夏月,麻腐、雞皮麻飲、細粉素簽、沙糖冰雪冷元子、水晶皂兒、生淹水木瓜、葯木瓜、雞頭穰、沙糖綠豆甘草冰雪涼水、荔枝膏、廣芥瓜兒、鹹菜、杏片、梅子姜、萵苣、筍、芥、辣瓜旋兒、細料餶飿兒、香糖果子、間道糖荔枝、越梅、紫蘇膏、金絲黨梅、香棖元,皆用梅紅匣兒盛貯。」
臨去開封的前一天,突然發熱病倒,不得已改票,退後了兩天再出行。
到達開封,是個細雨綿綿的早晨。
正是清明時節雨紛紛,春光纏綿,綠意盎然,繁華初綻,天地間,萬物一片清凈明朗。
這座古城,因為幾次水災泛濫,如今已經尋不到多少舊時的影子。這座城市沒有多發達,卻給人一種待著挺安逸的感覺。
回旅社睡了個回籠覺,稍作整頓,老闆推薦去街對面的那家清真館子吃點東西填肚子。
進到那館子,看著菜單上蠻多食物的名字挺新鮮的。之前去過隔壁洛陽,所以也知曉這裡的人愛吃各種湯啊餅啊面啊這些食物。
點了個「四味菜」,端上來卻是一大碗湯,但是湯里的料那叫一個足。饒是我這麼大的胃口,也只勉強吃了四分之三。老闆做生意實在是太實誠了!
吃飽喝足,沿著古城那邊就慢慢繞。
大多時間,我喜歡徒步瞎逛。如果目的地在一個小時腳程之內,我不會坐公交車,而是直接走過去。
慢悠悠的逛著,在路上走走瞧瞧,帶著眼睛、帶著心去觀察這座城市。
原本是打算到各個景點打卡遊玩,但經過這幾年的遊玩,我對人造景點的興趣缺缺,像是天波楊府、大相國寺、包公祠這種景點,實在是提不起興趣……
站在門口,就能猜到修建的仿古建築內會是怎麼一副景象了。
有那買票逛景點的錢,不如在古城樓旁拐角處賣各種烤鹵的小攤子上買個兔腿啃啃。
於是,便繞著包公湖和大宋御湖那塊不知疲乏的轉了一下午,塞著耳機,一直單曲循環播放《丹心鑒》。
《丹心鑒》是《御華萬里》專輯裡一首屬於「宋」的歌,這也是我第一次花錢買音樂專輯,最開始就是沖著這首歌而買的。
歌詞是以南宋士子視角來描寫,但字字句句配上凄涼旋律,將那份「無可奈何」表現的淋漓盡致——
「夜雨礙篷舟 披衣起煮冷酒 / 過崖山兩岸聽潮頭 忽然肺腑皆剖/ 離隔數年秋 故都客 京華友 / 宣和後 爭賦凄凄御河柳 / 採薇松山荒丘 相逢多是舊國手/ 此身休便休 豈可 方辭漢 又朝周/ 由是絕詞筆 斷交遊 宋祠下 三頓首/ 轉向賊子投 誰能夠 / 小兒歌橋頭 傷黍離 悲白首/ 卻凝眸 一地虜塵吹滿袖 / 眼前楚劍吳鉤 從來平生未低頭/ 奈何三鼓後 唯獨 望神京 涕淚流/ 最恨方嘗夠 靖康恨 又消受 岳公仇/ 問天下公道 安在否/ 舟人避世已久 猶向羈客問王侯 / 醉里夢中說汴州 中原事 無人收 / 除青冠紫綬 浮雲去 遮北斗 志空留 / 一江月空愁 照譙樓」
我聽著這首歌,繞著大宋御湖慢悠悠的走,看這河邊凄凄御河柳,又看那迷濛細雨霏霏。
這場景,頗有幾分柳三變《雨霖鈴》詞中的模樣——「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楊柳岸、曉風殘月……」
但我是遊人,無客可送,也無人執手相看淚眼,也無語凝噎。
細雨綿綿,繞堤楊柳,粉白花朵,春意盎然。
沒有「國破山河」的物是人非,沒有「良辰美景虛設」的依依離別,有的只是個遊人賞春觀景的怡然自得。
唯一認真逛的景點,便是「清明上河圖」景區。
據說這是按照張擇端那副傳世畫作的縮小比例,精心打造的景點。不得不說,的確是很值回票價!足足玩一天,都不會覺得乏味。
踏進園區,宛如穿越時光一般。
正如同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里的序作——「僕從先人宦遊南北,崇寧癸未到京師,卜居於州西金梁橋西夾道之南。漸次長立,正當輦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習鼓舞,班白之老,不識干戈,時節相次,各有觀賞。」
工作人員都身著古裝,路邊按著時間段表演著各種節目。我按圖索驥,掐準時間,將節目單上的每個節目都給看了一遍——鬥雞、皮影、雜技、傀儡戲、蹴鞠表演、扔繡球、馬術表演、編鐘舞樂……
就光這些表演,足夠值回票價,我足足逛了一整天,腿都要走斷了,看得眼花繚亂、樂不思蜀。
(圖為鬥雞表演)
光是看這麼一個現代打造的復古景點,我都有些飄飄然了,難以想像如果真的回到北宋時期的開封,怕是得更暈乎。
「古人有夢遊華胥之國,其樂無涯者,仆今追念,回首悵然,豈非華胥之夢覺哉。」
孟元老將游汴梁城稱作「華胥之國」,再看他的描述,「燈宵月夕,雪際花時,乞巧登高,教池游苑。舉目則青樓畫閣,繡戶珠簾,雕車競駐於天街,寶馬爭馳於御路,金翠耀目,羅綺飄香。新聲巧笑於柳陌花衢,按管調弦於茶坊酒肆。八荒爭湊,萬國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歸市易,會寰區之異味,悉在皰廚。花光滿路,何限春遊,簫鼓喧空,幾家夜宴。」
怎能不心生嚮往。
宋,雖然給人一種積貧積弱的印象,但它的經濟實力真的不是一般的厲害,可以說是歷朝歷代中最富有的一個。具體推薦去觀看紀錄片《南宋》,裡面有具體說明。
最後重點要說的,便是開封美食。
我幾乎是傾盡洪荒之力,一個人吃遍了這條小吃街——兩大把烤鴨腸,烤肉串,這個味道無功無過。
旅社老闆推薦的「張三炒涼粉」,還排了好一會兒的隊才輪到我這裡,屬於那種賣相不怎樣,但味道足以讓你忽略那油汪汪的外表,把一碗吃的精光。
嘗試了一下麻辣羊蹄,啃第一口就回到了當初啃成都老媽蹄花兒的感覺……那種果凍一樣的皮和脂肪……反正我吃不習慣,味道還好,但油脂難以下咽,啃了兩口就丟了。
杏仁茶是屬於那種第一口覺得一般般,往後多吃幾口越吃越上癮的那種!喝了還想喝!
炒酸奶是真的好吃,這也是我第一次接觸到炒酸奶這種食物,用新鮮的水果和酸奶一起炒,一大杯捧著,邊吃邊慢悠悠逛回旅社,真的是人生樂事。
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黃家老店的鯉魚焙面感覺一般般,勉強吃了一大半。還有開封灌湯小籠,也還湊合吧。
大城市有大城市的繁華髮達,小城市有小城市的安逸滿足。
對於我一個打著「旅行」幌子,實際上整日遊手好閒只會瞎逛吃喝的無業游民來說,這種生活氣息十足的安逸城市,簡直再合適不過。
由於我對宋史這塊接觸不多,了解不深,所以主觀情感上並不濃重。
如果非得對開封這座城市來個評價,我只能說——這座城市的食物,足夠讓我再回去一趟。
最好另覓下一個四月春光日,捧著吃食,繞著御湖再逛上幾圈,舒坦!


※看似窩囊的宋朝在這3個方面比唐朝強
※宋朝挨揍,完全是自己不爭氣!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