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佔了世界60%GDP的大宋為何敗於元軍?都是趙匡義這句話害的

佔了世界60%GDP的大宋為何敗於元軍?都是趙匡義這句話害的

在中國的幾千年封建歷史中,國家分裂統一,王朝更迭轉換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沒有一個封建王朝能夠永遠統治中國,當年第一個統一中國的人嬴政原以為自己的王朝會延續到千秋萬代,沒想到到了他兒子這一輩就被推翻了,現在的我們回首去看這些朝代已經是用一種批判和審視的態度了,然而在中國古代,有一個王朝的淪落至今仍令我們感到十分惋惜,為它的多舛命運扼腕長嘆,這個王朝就是一度佔了當時世界過半GDP的大宋王朝。

公元960年,後周歸德軍節度使在陳橋發動兵變與開封城內的心腹裡應外合,兵不血刃地控制了京城文武百官,並逼迫後周皇帝讓位,自己建立了宋朝,此後趙匡胤滅後蜀,平江南,大宋帝國頗有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氣魄,然而開寶九年,趙匡胤的離奇去世終結了宋朝的擴張,其弟趙匡義上位。趙匡義的上位備受爭議,因為他的哥哥是在與他喝完酒後第二天莫名暴斃的,所以當時有很多人懷疑是他為了謀權篡位而害死了自己的哥哥。為了證明自己,平眾人口舌,趙匡義在匆忙之下發動了對遼國的進攻,希望用軍功來表現自己並不遜於趙匡胤。

雖然北方邊疆的收復對中原地區的安穩十分重要,然而遼國的軍隊久經沙場,戰鬥力十分高,而趙匡義本人其實並沒有他哥哥的那種軍事才能,還在匆忙之下發動了戰爭,所以這次對遼國的征討以宋軍的慘敗告終,趙匡義本人也差點被俘。不過這次失敗並沒有讓他吸取到教訓,他覺得是之前的大意才導致了失敗,於是一番策劃後他又發動了對遼國的進攻,這一次宋軍又失敗了,而且結果更加慘重,宋朝的元老將軍楊業在這次戰鬥中不幸被遼人俘虜,英勇就義。

一次的失敗讓趙匡義徹底失去了信心,他不再敢提起收復北方的事情,而且這時的他為自己的失敗找了個十分無恥的借口:「孟子說過:『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遼國在邊境作亂才能讓我們大宋的皇帝和文武百官們時刻居安思危,不敢怠慢國事,也不敢沉迷於酒色之中。」正是這一番話讓之後的宋朝徹底沒了收復邊境,對抗遼國的心思,而是一再地割地賠款求和,雖然宋朝經濟發達,但也禁不住遼人的得寸進尺。遼國藉此不斷壯大,宋朝也因此失去了平復邊境的最好時機,並為國家的安埋下了巨大的隱患,在外敵的連年騷擾下,宋朝處於風雨飄搖中,最終敗於元軍的鐵騎之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中國人的骨氣
他從孤兒到開國皇帝,是第一個黃袍加身老祖,連趙匡胤都是學了他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