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海絲文化丨僑鄉福清這幾個地方,即使一個人去旅行也可以很精彩!

海絲文化丨僑鄉福清這幾個地方,即使一個人去旅行也可以很精彩!

福州海絲·文化地圖福清篇

福清市位於福建東南沿海,海岸線長而曲折,從東北境的城頭港西溪口至西南部新厝橋尾的萩蘆溪口,全長348公里,佔全省海岸線總長的15%,是中國擁有可建深水避風大港海岸線最長的縣級市之一。

漫長且擁有避風條件的海岸線,使福清自古良渡密布、千帆競發,不少鄉都因古渡而形成;不少商鎮因商泊雲集、水陸銜接而誕生,如高山市、郎官市、海口市、東街口市、占陽市等,因海上絲路而繁榮數百年。

這些,也為古邑福清留下了星羅棋布的海絲歷史文化遺存。本篇將重點介紹位於福清新厝鎮的部分海絲文化遺存。

1

江兜村:昭靈廟與三尊「海絲」神

昭靈廟

昭靈廟,位於福清市著名僑村--新厝鎮江兜村,建於北宋天禧元年(1017),原名趙仙師行祠,推崇航海精神。相傳,昔趙仙師乘鐵舟到此,之後舍舟登陸,在海邊留下古舟痕。之後,憩於磐石,留有拄杖步履。宋《三山志》載,「陟而北,留巨跡鹿蹤於蒼石上」「步石而成,獨跡可尺有二許,今在廟中。許難詩曰『玉鹿帶符來月苑,鐵船擁旆下星河』」。「天禧元年,邑人高贇率眾為立廟。」據說,拜趙昇真君極靈,《三山志》載:「言其窒溪流,易平崗,捍濤,致雨,護餉,弭兵,有功在民,無德不報。」也因此,宋代多位皇帝為之加封:北宋熙寧十年(1077),宋神宗封「保禧真人」;南宋紹興八年(1138),宋高宗親賜「昭靈廟」額;紹興三十年(1160),宋高宗加封「妙應」;南宋乾道三年(1167),宋孝宗再加封「普祐」。

昭靈廟還奉祀知恩圖報的達地聖侯、集千里眼與順風耳於一體的柳金聖侯。自古新厝一帶百姓出海,不僅要到達地聖侯神像前焚香祈福,還要背一尊柳金聖侯小神像,保海上航行遇難呈祥。往返商船進廟也多背一尊柳金聖侯繼續踏海。

2

江兜村:鷺島山與獨特航標

鷺島山

一直到清朝末年,昭靈廟大埕前即是大海,往返中外商船有兩座航標,一座是昭靈廟,一座即是鷺島山。

鷺島山極美,位於江兜村昭靈廟前大海中,本名盧焦山,由奇岩怪石組成,左看如島,右望如礁,不同角度望去可像多種動物,島上綠樹蒼勁,景物獨異,自古即是中外商船避風之處。海上航行者,見天呈颱風象,即拚命往此駛,望見鷺島山即長舒一口氣:平安了!於是靠著鷺島泊船,蹚水或游泳至昭靈廟,拜神,把酒,有時還登上村中草堂山,到朱先生書院聽教書先生講書……久而久之,人們將鷺島山視作「平安山」。

3

鳳跡村:靈溪宮與航海忠勇之神

靈溪宮

鳳跡村有水路通大海,自古村民就出海營商興業。靈溪宮坐落於鳳跡村村口的鯉魚島上,供奉忠勇之士張巡--白金聖侯,即「安史之亂」中血守睢陽城的張巡,還配祀張巡部將,如紅面將軍、黑虎將軍、楊公大將。其中,紅面將軍即是唐代忠勇侯雷萬春,雷將軍也是張巡部將,死守睢陽城,屢立奇功。

村裡人供奉張巡及部將,是為了傳承忠勇行事之風,並將之奉為鳳跡村人闖蕩世界能成功的法寶,出國前一定要拜這些忠勇之神。靈溪宮建於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嘉慶五年(1800)重修。

4

峰頭村:潮音庵與媽祖信仰

潮音庵下是古渡潮音庵位於峰頭村蒼龍山上,山下即是有名的古渡。相傳月圓漲潮之時,漁民們把耳朵貼在蒼龍山下的礁石上,可以聽見出海親人的聲音,而退潮時,潮水會捎去家人對出海人的叮嚀。

村民覺得這是媽祖在顯靈,於北宋神宗年間(約1071),集資籌建潮音庵。村中每年都舉行不少奉祀媽祖的文化活動。目前,峰頭村媽祖信仰已列入福清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5

嶺邊村:光賢亭與行善之心

光賢亭內保存的「養濟院」等古碑

力倡行善的光賢亭,位於嶺邊村古驛道旁,本是唐朝一所養濟院,專門收養孤寡老人與兒童,為彰顯扶危濟困之風,於唐昭宗光化二年(899)建成此廟。明洪武年間、崇禎年間和清咸豐年間、光緒年間數度修葺,民國年間再度擴建。改革開放後,新厝籍旅居印尼的老僑領陳德發、陳子興等人捐款66萬元重修。近年,新一代華僑翹楚黃賢勝、黃政雄、陳素華等又捐資擴建。光賢亭里今存部分古代建築和明崇禎年間「養濟院」石碑。

新厝一帶的人,至今出國營商之前,仍要去光賢亭里靜手焚香祈福,堅信行善是事業有成的保障。

6

嶺邊村:包公祠與公義之神

宋代的包青天--包拯,在福清也被奉為航海保護神。包公祠位於嶺邊村古驛道旁,供奉的三尊公義之神:西周的姜子牙、宋朝的包拯、明朝的海瑞。

包公祠,是嶺邊村一帶人出國前必來燒香的地方。祠內的幾對楹聯直接標出了出海闖蕩世界的人為何來此敬神的原因:有歌頌三朝清官的「周宋明奇勛千古,姜包海浩氣長存」;有勸善世人的「善惡不爽錙銖爾欲欺人神未許,吉凶豈饒分寸君能昧己我難瞞」;還有專門歌頌包拯的「包羅萬象萬象回春萬事發,拯救百姓百姓感恩百業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人們對兩宋的評價是「文治昌盛,武功弱勢」,兩宋積弱的原因是?
蒙軍大舉侵犯南宋,將有滅國之危的南宋,為何卻不轉移到東南亞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