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研究表明63 65歲人群頸動脈斑塊患病率高

研究表明63 65歲人群頸動脈斑塊患病率高

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系統疾病,它影響血管系統,並逐漸發展多年,最初是血管壁的增厚,逐漸發展成動脈粥樣硬化的形式。B型超聲檢查頸動脈是評估動脈粥樣硬化和亞臨床疾病程度的一種有效且有效的非侵入性方法。頸動脈內膜-中膜厚度(cIMT)和頸動脈斑塊已被用作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血管疾病(CVD)的替代標誌物。傳統上,cIMT被認為是動脈粥樣硬化過程的第一個結構變化,可能會進展到位於頸動脈壁的動脈粥樣硬化。在所有的超聲測量中,斑塊面積(所有斑塊面積之和)作為斑塊負擔的標記,已被證明是未來心血管事件的最有力預測因子。以前關於頸動脈斑塊和cIMT厚度的報告是缺乏的和較早的日期。新的和改進的超聲技術可以增強動脈粥樣硬化的檢測,從而影響測量的斑塊的流行程度。此外,提高意識和對可修改風險因素的治療可能影響了亞臨床血管疾病的患病率。


研究人員對1950年出生的3683名參與者進行了頸動脈超聲檢查,根據曼海姆頸動脈內膜中膜厚度和斑塊共識評估了頸動脈斑塊和cIMT,並使用頸動脈斑塊評分來計算動脈粥樣硬化負擔。參加者年齡參加者年齡為63~65歲(平均63.9±0.7歲),1887人(51%)為男性。既往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很低(10%),但62%的參與者患有高血壓,53%的參與者患有高膽固醇血症,11%的參與者患有糖尿病,23%的參與者患有肥胖。除糖尿病、肥胖和腰臀比外,大多數心血管危險因素與斑塊評分獨立相關。相反,只有性別、高血壓、肥胖、目前吸煙和腦血管疾病與cIMT有關。87%的參與者出現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中位斑塊評分為2(四分位間距:3)。最常見的斑塊定位是頸動脈球,出現在83%的參與者中。男性斑塊多於女性(92%比83%,P50%的患病率為2.3%,無顯著性別差異(男性2.6%,女性1.9%,P=0.228)。

來源:Ihle-Hansen H, Vigen T, Ihle-Hansen H, et al.Prevalence of Carotid Plaque in a 63‐ to 65‐Year‐Old Norwegian Cohort From the General Population: The ACE (Akershus Cardiac Examination) 1950 Study.J Am Heart Assoc. 2018 May 8;7(10).

《血管與腔內血管外科雜誌》

2018.05.18

關注訂閱

「血管與腔內血管外科雜誌」公眾號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