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可不知的時間節律與人體關係

不可不知的時間節律與人體關係

不可不知的時間節律與人體關係

「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人體陰陽的盛衰,疾苦輕重的變化以及死亡的發生都受著自然界時序變化節律的影響。

一年中的二至(冬至、夏至),二分(春分、秋分)是人體陰陽二氣活動處於相互轉換的劇烈變化狀態之時。一年中的冬至,一天中的子時由陰盛而轉為陽生,且陽氣不斷由生而旺;一年中的夏至,一日中的午時,由陽氣最旺而漸衰,陰氣始生而漸旺。一年中的春分和秋分,一日中的卯時和酉時則是陰陽平衡之時。卯時陽與陰持平,酉時陰與陽持平。在這陰陽轉換波動之時正常人體能自動調節,以保持正常的「接軌」,而不發生此起彼伏的失衡而到達到「陰平陽秘」,以適應陰陽的消長變化。

但老年人陰陽皆衰,或體衰之人,或患病之人,自我調節功能降低,對外界變化的適應能力也下降,難以應時而相應變動。在這種自然交接之時「跟不上趟」便容易發生問題,或發病、或加重、或死亡。

老年人尤須注意每年的冬至、夏至,每天的子時和午時。恐弱陽不能勝盛陰,或弱陰不能勝盛陽,而發生「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的危險。

中年人則在一年中的二分,每天的卯、酉之時須謹慎調攝,使「陰平陽秘,精神明治」。若此時陰陽失去平衡,則可發生陰陽的偏盛偏衰而導致疾病的發生。如果是已病之體則可致病情加重,甚至暴亡。

另外陽熱症疾病每在午時加重或死亡;陰寒性疾病多在子時加重或死亡。而不同臟腑的疾病的加重或好轉還與各臟腑的「主時」即:「氣血流注於該臟腑的時辰有關」。所謂「當其時則病,自得其位而起」還與五臟配屬五行的相生相剋有關,當然也決定於及時、合理的治療與搶救。

讀而思duersi

敬請關注云中九仙草,為您每日推薦可靠實用的中醫治療、養生、保健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中九仙草 的精彩文章:

TAG:雲中九仙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