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春秋與戰國之間的小故事

春秋與戰國之間的小故事

說起春秋戰國這段時期的歷史,很多朋友都會有這麼一個印象,那就是就是打仗,整天都在打戰,在不停的征戰中,國家的數量被吞併,從幾百個打成了戰國七雄,退後由一個國家統一。但是真的就是簡單的打戰嗎?其實事情真的沒有那麼簡單。

說起春秋時期,我們就不得不說起「春秋五霸」,在一個亂世之中,稱霸可不簡單,這五個國家先後成為霸主,擁有霸權,用武力征服了其他弱小的國家,就如「我看到了,我來了,我征服了」,一樣。我們看啊可能齊桓公,這是第一個霸主,但是我們真的仔細研讀歷史就會發現,其實當時對於齊國臣服的只是:陳國、宋國、蔡國這些弱小的國家,但是最初並不是並不被其他的大國承認。

有一種關係叫「秦晉之好」,當時晉文公也是一名霸主,確實由於秦國的幫助才能成為國君,並且他們還互相通婚,所以才有了「秦晉之好」。但是為什麼這幾個霸主之間打來打去,就是沒有產生一個最強的呢?我們看,楚打敗過晉國,但是晉國並不服氣,還逼得楚不得不與齊國結盟。

其實當我們看到當時的版圖之後,才會發現,在中國這塊版圖上,齊楚秦燕晉,他們都是在一個一個區域的,也就是說,他們自封的霸主,並不是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的共識。直到公元前546年。這個時候,舉行「弭兵會盟」之後,晉國分成三個國家,分別為趙、魏、韓,於是就進入戰國時代,就有了戰國七雄,也就是齊楚秦燕趙魏韓。

為什麼在公元前546年「弭兵大會」,之後要停戰?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兩個國家都不想打這場戰爭了,但是並不是國君想休養生息了,而是晉國有了內部矛盾,晉國的貴族勢力不斷擴張,有些危及國君的統治,同時楚國也要對付東邊的吳國,於是兩個國家在雙方都不想進行這場戰爭之下,終於停止了戰爭,但是也僅僅只是暫時的停戰。

晉國貴族威脅國君,其實並不是只有晉國存在,而是在春秋後期,這片土地上的一種普遍現象,比如說魯國有了「三桓」,齊國的田氏奪權,自己當了國君,也就是我們說的「田氏代齊」。所以戰國也是一個十分混亂的年代。對於趙、魏、韓這三個國家,他們深知封建的危害,所以他們推行郡縣官僚制,放棄世襲制度,加強自己的統治。

其實,大家熟知的商鞅變法,對戰爭的推動起到了極大的作用,主要是商鞅變法之後,國家內部不再有制約因素。同時,由於建立郡縣制,各個國家對於戰爭力量的推動也更加強,還有就是國家變強,於是對外擴張的渴望就會越強,最終,最為混亂的時代,戰國時代就來了。

最後,對於歷史,可以說,歷史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歷史的走向,並不是簡簡單單的看個表面就能得知,我們想要了解一段歷史,更重要的是找到推動它發展的具體動力,以及各個關係之間的聯繫,這樣才算看透這段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秋戰國 的精彩文章:

盤點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場戰役
戰國時期,韓國憑藉這項技能位列七雄

TAG: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