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我們在杭州快要熱化了,你們呢?
滂沱汗似鑠,微靡風如湯。
連續幾天杭州都是「陽光燦爛」得有點過頭的天氣,對像我這樣畏熱如虎的人來說,一旦離開空調,就會覺得自己快要「熱化了」。
可這才只是五月,還沒進三伏啊。
△三伏天一年中最熱的日子
想一想接下來的六七八月,我實在有種躲進空調房裡抹眼淚的衝動。
天氣一年比一年熱,四季也逐漸難辨,好像過了冬就是夏天似的,前兩天桃子(小編桃子貓和詩)還在吐槽「買了春裝都沒穿,夏天就來了。」
據浙江在線報道,早在5月4日省立同德醫院就收治了今年首名因為熱射病導致昏迷的患者。
這波提前得反常的高溫,彷彿在無聲地提醒著我們——全球變暖仍處於加劇階段。
眾所周知,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是溫室氣體,因此世界各國都在「減排」和「節能」上大費心思。
工業和交通
但多年來國際幾乎都將節能減排的目標重點鎖定在了交通、工業、能源上,卻輕忽了我們的餐桌。
事實是,為了獲取肉食而蓄養動物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甲烷等),超過地球上所有交通工具的排放總和。
在溫室氣體中,二氧化碳可以連續存在50年到200年,所以說我們管它叫長期溫室效應因子。
雖然二氧化碳它只佔空氣的0.04%,但二氧化碳容易吸收熱量,排放過多的二氧化碳相當於不斷加強了它對地球的「保溫作用」,也就造成了溫室效應。
而甲烷作為短期溫室效應因子,對溫室效應的作用大約為40%~50%,是二氧化碳的23倍~72倍。
△全國牲畜溫室氣體排放量位於前10的省份
我們養殖的動物們每天呼吸、打嗝、放屁、排泄,都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溫室氣體。
△牲畜溫室氣體排放總量計算公式
如果這不夠直觀,那麼咱們來等量轉換一下。
比方說,每頭牛一年排放的二氧化碳≈一輛汽車行駛7萬公里的排放量。(素食者即使開悍馬休閑車,也比肉食者騎自行車還要環保)
GIF
所有荷蘭人如果每周一天不吃肉=荷蘭政府希望每戶居民一年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目標。
所以近來開始逐漸有研究機構、專家學者提出了更有效的遏制全球變暖的方法——減少肉類消費,提倡素食。
Climate change is real... we need to work collectively together and stop procrastinating... Let us not take this planet for granted. I do not take tonight for granted.
GIF
(奧斯卡獲得者小李子:全球變暖正在發生著……我們應該一起努力,別再拖延了……我們不要把地球給予的一切看成理所應當,就好像我沒有把今天的榮譽看成理所當然。)
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就好像一頭牛哪怕「壽終正寢」地過完一生,對全球氣候的影響也是微不可見的。
然而量變的必然結果是質變。當億億萬萬人每天少吃或者不吃肉,市場需求的減少必然會讓養殖業的規模收縮。
△飢餓的兒童
隨之能夠緩解的還有糧食缺乏、環境污染等一系列伴生的問題。
因為通過計算我們可以知道,平均每3斤穀物產生1斤雞肉,5斤穀物產生1斤豬肉,8到10斤穀物才能產生1斤牛肉或者羊肉。
△每公斤肉類產品所使用的大豆平均克數
當我們為了一份牛排或者豬扒飯,毫不猶豫地將糧食用來餵養牲畜的時候,全球還有8億人口(國際糧農組織預計2014~2016年世界飢餓人口數)正在忍受飢餓。
其次食素能讓我們更健康,減少了飲食中的魚肉蛋奶,也降低了我們要面對便秘、癌症、鈣流失、心血管疾病等諸多問題的概率。
同時減少對動物的任意宰殺,也是一個讓我們學會仁人愛物、常懷慈悲的過程。
可愛的動物
如今在全球變暖的問題上,已有先行者在前方為我們找到了解決之法,我們要做的只是那最後一步——踐行。
我和我的夥伴們已經追隨著先行者的腳步選擇吃素,不知道你是否也決定讓素食回到你的餐盤中央?
數據來源:網路、徐嘉博士演講
壹素界原創出品
文&編者:砍柴人


※吃了這一頓素餐,想好了以後家裡的裝修
※淺談素文化——也許這裡還有你不懂的
TAG:壹素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