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巨型核導彈消失在地球背面,38年後美國也不肯說出真相

巨型核導彈消失在地球背面,38年後美國也不肯說出真相

5月18日是580任務38周年紀念日。這是我國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組織洲際導彈全程飛行試驗任務,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東風五號」是不折不扣的巨型導彈,起飛質量達200噸。作為中國第一種具備洲際射程的彈道導彈,是戰略核反擊的中堅力量,其系列型號東風-5甲和東風-5乙均進行了改良,性能有了明顯提升,將繼續承擔核威懾任務。

5B

東風-5彈道導彈是一種儲存在固定的發射井中的洲際彈道導彈,1971年9月首次試驗,1981年服役,1983年經改進後,進一步提高了射程,換裝了更精確的制導系統,命名為東風-5甲,1986年進行了分導彈頭試驗,2015年9月3日,改進型東風-5乙公開亮相。

眾所周知,580任務是「三抓」任務之一。另外兩項分別是潛射導彈首飛和發射第一顆地球同步軌道通信衛星。值得慶幸的是後兩項任務都獲得了圓滿成功。而580任務卻並沒有外界報道的那樣順利。為了準備這次任務,我們可以說耗時十年。

為了準備全程試驗。我國已用6發02批導彈進行了多種特殊彈道、射向和關機方式的飛行試驗,比較全面的考核了「東風五號」的技術性能,為進行全程飛行試驗創造了條件。為滿足太原基地高彈道飛行試驗需要,國防科委又在四川建設了梅雨落區。

1980年5月18日上午10點,我國自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向南太平洋預定彈著點發射第一枚「東風五號」洲際核導彈——580甲彈,這枚彈成功飛完全程擊中靶區並順利回收數據艙。

但在1980年5月21日發射的第二發導彈,即580乙彈,這發彈由062基地總裝測試,因控制系統問題引起二級發動機提前6.4秒關機,導彈未能到達預定海域。不但我們沒有觀測到、打撈到。連聞訊而來的美澳多國艦艇也撲了個空。580任務就這樣收場了,由於我們沒有對外發布失敗原因,美國也不知道這枚導彈到底怎麼樣了。直到若干年後,才從一些回憶錄中了解到事實。

關注公眾號「米格的空天小站」(mir-2ss)可獲取更多高質量軍事科技資訊。本文系軍事自媒體「米格軍事評論」在騰訊新聞和天天快報發布,未經授權轉載改編,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米格空天防務 的精彩文章:

美國陸戰之神已死,以後連韓國都打不贏?
19年前美國低頭認輸,神秘飛機殘骸現在也沒找到

TAG:米格空天防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