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甲午戰爭後,此人要偷襲日本,慈禧得知大怒:給我住手

甲午戰爭後,此人要偷襲日本,慈禧得知大怒:給我住手

中日甲午戰爭,北洋水師雖然在黃海戰役全軍覆沒,導致戰局岌岌可危,清政府也因此開始倒向於求和。但是,實際上當時國人並不服氣的,他們認為,即使海戰失利,還可以在陸戰中與日本決一生死。即使陸戰中日本的戰鬥力佔優,但中國可以依靠龐大的後備資源將日本活活耗死。

這種想法很正確,而遠在歐洲的一位中國官員則突發奇想:偷襲日本,一招制敵。他叫做宋育仁,被稱為四川歷史上「睜眼看世界第一人」。此時,他正隨著以參贊的身份陪同公使龔照瑗出使歐洲。他不僅見識到西方先進的技術,更善於交朋結友,認識了英國、法國、義大利和比利時等國的友人。

他的想法是,重新組織一支艦隊,直取日本東京。一旦得手,不僅制服了日本的首腦,迅速結束戰爭,甚至還能控制日本內政,一勞永逸解決中國的心腹大患。

這個想法雖然瘋狂,卻並非沒有可行性。宋育仁雖然腦洞大開,卻並非紙上談兵。他得知英國要出手兵艦五艘,魚雷快艇十艘,便秘密與使館參議楊宜治等人商量,高價收購了這批戰艦。然後,他僱傭了澳大利亞水兵兩千人。

這兩千人為什麼要從澳大利亞募集呢?原來他打算就是藉助澳大利亞商團的名義,打著英國國旗,從菲律賓出發,打日本一個措手不及。看到菲律賓距離日本的距離,考慮到當時日本的重心都放在中國戰場,宋育仁的想法並非空中樓閣,說不定能一擊命中,導致東京大亂。即使不能控制住日本,在談判桌上贏得更多的話語權是完全有可能的。

宋育仁的準備很充分,他還找到英國康敵克特銀行借款三百萬英鎊,以購買兵艦和槍彈武器,甚至聘請了前北洋水師提督琅威里,讓他作為這支艦隊的最高指揮。

這個消息秘密傳回國內,大臣劉坤一、張之洞都非常支持,但公使龔照瑗得知此事後大吃一驚,將宋育仁的「妄為生事」罪名告訴了清廷。慈禧太后得知後,嚇得失魂落魄。她正在緊張的指揮李鴻章與日本人談判,生怕惹怒了對方,便斷然下令讓宋育仁回國,並派人去歐洲方面宣布宋育仁的表態沒有授權。

也許,這一次偷襲也不會成功,但是,宋育仁的做法表明了中國人民不甘為奴的決心。他只是小小的一個參贊而已,就能夠組織一批艦隊,如果那麼多高官都有他的覺悟和決心,甲午戰爭怎麼會敗得這麼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詩社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指揮官自己不佩戴望遠鏡?原來這是慘痛的歷史給出的教訓
與岳飛並肩作戰的英雄,被萬人敬仰,死後墓地卻被污染

TAG:史詩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