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解析一篇獨具詩蘊的講話稿,通篇經典詩句,值得學習收藏

解析一篇獨具詩蘊的講話稿,通篇經典詩句,值得學習收藏

按:今天,第一任職給各位筆友帶來一篇非常具有詩意的講話稿。這篇講話稿是遂寧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楊穎在「傳承華夏文明,築牢精神家園」中華經典誦讀大賽上的講話。文章雖短,卻營養豐富,不僅在公文寫作手法上有所創新,比如採用了文學寫法,打破了公文的傳統套路;而且在行文上才情盡顯,大量名言詩句,引用熨帖妥當,令人賞心悅目; 並且在字裡行間隱藏著作者對文人騷客的憧憬嚮往,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蘊蕩漾全文。推薦此文給各位筆友,希望大家能從中收穫一些體會,啟迪不一樣的公文寫作思路。

文章來源網路,解析為第一任職原創。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在「傳承華夏文明,築牢精神家園」中華經典誦讀大賽上的講話

遂寧市委常委、宣傳部長 楊穎

同志們、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古人云:「君子有三樂。讀書聲出金石,飄飄意遠,一樂也;宏獎人才,誘人日進,二樂也;勤勞而後憩息,三樂也。」(這句話出自《曾國藩文集》。一般引用名人警句有兩個目的:一是作為開場白引出下文內容;二是蘊含著本段,甚至全文中心思想。在這裡,目的是作為開場白,引出後面文字。)在這青春洋溢、鶯啼燕語的五月,我們在這裡舉辦「傳承華夏文明,築牢精神家園」中華經典誦讀大賽,以雅言傳承文明,用經典滋潤人生,確是樂事一樁(本文最大的特點就是,文字非常應景,也就是講話稿內容緊貼「傳承華夏文明,築牢精神家園」這個主題展開,打破了往常講話稿正統工整、套話連篇的傳統習慣,非常具有詩意、文采,比如「在這青春洋溢、鶯啼燕語的五月」,就帶有文藝的味道)。在此,我謹代表XXXXX向出席本次大賽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向所有參賽選手致以親切的問候,向為本次大賽付出辛勤勞動的各級各部門、各學校以及各位專家評委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著中華民族最獨特的精神標識,作為中華文化的精髓,中華經典不但是中華民族的魂與根,更是人類文明寶貴的財富。讀千古美文,可以感受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粹;頌經典詩篇,必能感知生命長河的厚重永恆。(這段看似在講中華文化的厚重與內涵和傳承中華文化的責任與意義,以及舉辦此次活動的必要性。其實,本段主要作用還是一個過度,它既是在回應主題,更是在承前啟後,為引出後面觀點做鋪墊。公文寫作時,遇到前後內容銜接太直接太生硬,缺乏連貫性的時候,不妨採取這種寫法。)

藉此機會,我和大家分享三點感悟。

(1、3個一級標題相互間是一種遞進關係。第一個標題關鍵詞是「承襲」,第二個標題是「鍛造」,第三個標題是「奠定」,也是公文寫作中常用套路「破、立、固」。這類標題優勢在於,邏輯清晰,結構嚴謹,形成迴路。

2、3個一級標題下所以內容,均引用了大量詩詞、警句,全篇講話稿充滿詩情畫意,顯得文采飛揚。這種行文方式,也是對本次主題的一種回應,也算是應景文章。

3、3段內容引用了大量修飾手法,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等等,讓文章整體畫面感很強,讀起來也鏗鏘有力、朗朗上口。

4、3段內容結構嚴謹,前後呼應。表現在標題呼喊內容,內容回應標題。比如,第一段標題「與經典相伴,對話先賢,承襲千年文脈書香」與本段未「時時與經典相伴,常常與先賢對話,代代翰墨書香」遙相呼應;第二段標題「與經典相伴,浸潤心靈,鍛造一生氣韻悠揚」與段未「與經典相伴,就是要用經典浸潤自己的心靈,鍛造出自己氣韻悠長的美妙人生」遙相呼應;第三段標題「與經典相伴,傳揚文化,奠定萬世自信流芳」與段未「我們與經典為伴......增加中華民族矗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決心」遙相呼應。)

一、與經典相伴,對話先賢,承襲千年文脈書香

「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引用蘇軾《三槐堂銘》。後面兩段均用詩詞開頭,這既是全段的中心思想,也是進入正文的引文。這在公文寫作中比較常見。)在遍布這個城市大街小巷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益廣告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句話。中國是一個詩情的國度,初春的微涼中,我們品味「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的模樣;夏夜的星光里,我們樂享「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景象;秋日的夕陽下,我們靜觀「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恢弘;寒冬的清晨時,我們驚喜「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唐的玄妙(以春、夏、秋、冬四季為線索,引證中華文化的博大與精深,也是對標題「千年文脈」的回應。「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是唐朝李白的詩句,「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是宋朝辛棄疾的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唐朝王勃的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是唐朝岑參的詩句。王勃生於公元650年,均早於其他三位詩人,距今已有1300餘年。由此可見,本文作者在撰文之時,確實下了不少功夫。)。遂寧是一座詩意的城市。詩客詞人蜂起輩出,歌賦散曲光輝燦爛,名篇佳作典籍充盈。一代文宗陳子昂,開盛唐詩風之先河;蜀中詩冠張船山,存青蓮少陵之風骨;才冠女班黃安人,勝易安淑真之才思。遂寧人有幸生活在這千年文脈滋養的詩歌沃土上,時時與經典相伴,常常與先賢對話,代代翰墨書香。

二、與經典相伴,浸潤心靈,鍛造一生氣韻悠揚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蘇軾的這首《和董傳留別》可能並不為大部分人所熟知,但其中的「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句卻廣為傳誦,原因就在於其絕妙地闡述了詩書積澱與個人修養的關係(緊緊圍繞標題展開論述,文章始終形散神不散。這一點在新人寫作常常被忽略,也是常常被批評「內容不聚焦,內容太散」的根本原因)。腹中有詩書,胸中自然有丘壑。詩書之中,有「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驕傲,也有「丹青不知老將盡,富貴於我如浮雲」的淡泊;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豪情;也有「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剛毅;有「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的瀟洒,也有「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的高尚(幾個排比+比喻,既有詩意,又有氣勢,還有喻意)。這些經典,帶給人的是浩然的正氣,是正直的操守,是寵辱不驚的氣度,是不卑不亢的人生。與經典相伴,就是要用經典浸潤自己的心靈,鍛造出自己氣韻悠長的美妙人生。

三、與經典相伴,傳揚文化,奠定萬世自信流芳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這是XXX詩詞中,最展露自信的一句!中國的自信,本質上源於文化自信(本段開始升華主題,體現層次與高度)。文化自信,是較之XX自信、XX自信、XX自信,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突出文化自信的核心意義與重要地位)。而讓國人自信的文化,首屈一指的便是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它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力量,是華夏兒女鮮明的精神烙印,是炎黃子孫共同的精神基因(順暢地將活動主題與文化自信銜接起來,並且有理有據)。XXXXXX曾說,「應該把經典嵌在學生腦子裡,成為中華文化的基因。」我們與經典為伴,堅定文化自信,就是要深入發掘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這些中華文化的精華,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滋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將此次活動升華到民族、國家這個層次,更加突出活動的重要性、必要性)。我們與經典為伴,堅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從根本上增強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增加中華民族矗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決心。

同志們、同學們!「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要以這次比賽為起點,讓「讀經典、誦經典、用經典」融入生活,融進血脈,將傳統文化引向深入,讓中華經典歷久彌新。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中華文化、中華經典對於滋養時代精神的重要作用,利用傳統節日創新舉辦經典誦讀、全民閱讀、文化講堂等活動,鼓勵更多的幹部群眾加入到誦讀中華經典的行列中來。希望各學校、各位老師、各位家長把誦讀中華經典納入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必修課程,通過「課前吟誦」「社區教育」「學校講堂」「親子誦讀會」等多種方式,創新活動載體,不斷豐富中華經典誦讀活動,營造豐富多彩的文化氛圍。(提要求、講方法、定目標)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希望大家遵從經典的引領,勇挑歷史重擔,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用XXX詩詞結尾,寓意很深,特別是最後一句「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更有一種磅礴氣勢噴涌而出,如此寫法,定能贏得全體掌聲。)

最後,預祝本次大賽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簡介:

楊穎,男,漢族,生於1969年9月,湖北洪湖人,博士研究生,1989年6月參加工作,1993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現任四川省遂寧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任職 的精彩文章:

職場寫作實戰經驗總結:牌技比底牌更重要
如何才能寫出詩意的職場文學?掌握這幾點技巧,一切就不再難!

TAG:第一任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