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觀賞石作為一種「發現的藝術」
意境和神韻,是評價傳統藝術作品經常運用到的,也是傳統文化的一種獨特密碼。觀賞石之所以強調意境和神韻,實際上表明了觀賞石的鑒賞與傳統詩詞書畫雕塑藝術之間的密切關係,這是西方人所無法深入堂奧的。
當代賞石無論如何發展創新,離不開其根本,也就是傳統詩詞書畫藝術。因為宋代以後有關賞石審美標準的評判,大都是書畫家總結得出的,包括許多書論、畫論中的見解,都可以移作賞石審美觀。賞石其實被視為與書畫互為補充的一種藝術形式,現代西方學者甚至把古典賞石視為一種抽象雕塑藝術品。
意境,是指一種能令人感受領悟,意味無窮卻又難以明確言傳、具體把握的境界。意境是意象的升華,是心靈時空的存在與運動,其範圍廣闊無涯,與中國人的整個哲學意識相聯繫。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所呈現的那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形象系統,及其所誘發和開拓的審美想像空間,是主觀精神的表現。
以天然岩石為審美對象的東方賞石,如同傳統詩詞書畫一樣,其最高審美境界就是意韻,意韻的發掘,是觀賞石形、質、色、紋自然美的一種深度發掘,一種人文開拓,一般以情景交融、形神兼備、氣韻生動、內涵豐富、意境深遠、格調高雅為佳。它體現但又不限於題名、配座、組合、演示、賞析等人文「表現」手段。
觀賞石作為一種「發現的藝術」,其實深度的「發現」就是其意韻的發掘,最終通過「表現」來完成「美的歷程」,而這往往與發現者的學歷、經歷、閱歷、遊歷等有關,必須熟諳生活和藝術,具有相當的想像力和發散性思維,對於日常事物具有很強而又敏感的體悟,熟悉乃至掌握與賞石原理相關的旁類學科,如美學、歷史、地理、民俗、文學、藝術、地質等,做到觸類旁通,靈活運用。其中古今中外的各種藝術流派和特點,要有所了解:古今經典詩文和歷史典故,要有所掌握。特別是有關藝術創作的原理,要有所領悟。這些,可以說是能否發掘有關觀賞石意韻的前提。同時還要熟諳每個石種的特點,注意搜集有關名家精品的資料,並依此類推,從中發現一些精品。
歷史上,賞石與傳統書畫、園林、詩詞、雕塑、盆景、文玩等表現形式關係尤為密切,互為補充,互為影響,成為一種特有的文化現象和具有穩定心態的文化傳統。所以說,石中有文化,石中有深情。如果沒有一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修養,玩石就走不遠。
形與神的關係,一直石傳統造型和繪畫藝術審美所關注的焦點。如果我們將賞石視為一種藝術形式,那麼它的審美也應該服膺於形神兼備的藝術主張。而且相對於人為藝術而言,天為藝術的賞石缺憾更多,很難有十全十美、無暇可擊的奇石。如果一味追求具象形似,恐怕真的是要無石可玩了。而在注重形似的同時,更強調神似,甚至是得意忘形,可能離找到好石頭不遠了,同樣離藝術的精神也更近了。
重具象而輕抽象而且一味求「似」,是當代賞石有別於古代賞石乃至於當代書畫藝術的一個特點。當然,從形成難度的角度來看,似乎具象石比起抽象石來更顯得不可思議。但如果就此無限地抬高其身價,似乎與賞石作為一種審美藝術形式的特點有背離之嫌。因為無論具象還是抽象(意象),「似」、「似與不似之間」和「不似」,都是藝術的表現手法而已,同樣具有藝術感染力。只不過作為具象的表現,能夠做到雅俗共賞,並且具有相當的形成難度,而作為抽象的表現,卻很難引起普遍共鳴。當然,我們在肯定抽象石與具象石同樣具有價值的時候,必須將抽象石的範圍予以界定,不能把非具象石統統歸類於抽象石。
從藝術起源上說,抽象藝術源於具象藝術,這需要賞石者具備相當的藝術涉獵和深厚的文化積澱。欣賞抽象藝術,往往需要像欣賞音樂一般的心態,也就是用心靈直接感受,無需辨識。比如對於夢,最使人不能忘懷甚至深受震撼的不是夢中發生的情節,而是夢的意境中所傳達的氣氛和情緒。你能夠感受,但卻不能言傳。抽象藝術傳達的就是氣氛和情緒一類的體驗,而不是形象或是主題。
與其他藝術形式相比較,觀賞石與對應的真實物像之間往往有一定的差異。也就是說,它很難像照相現實主義一樣,能夠惟妙惟肖地複製所表現的對象。所謂「畫龍不點睛」,比如很多人物石,大多眉目不具,僅有外表輪廓而已,但人們並不覺得這是天大的遺憾,這在傳統國畫之中也有類似的表現手法。
嚴格來說,傳統國畫中並沒有抽象的形式,只有抽象的元素。如工筆、寫意手法,都是屬於具象的表現手法的,只不過前者注重形似,而後者更注重神似。寫意中又可分為大寫意和小寫意,前者比較概括,後者比較具體。小寫意是通過相對(工筆)比較自由的方法表現對象的形態、特徵,特點是真實、生動;大寫意則帶有很強的主觀性,造型大膽、誇張,特點是具有很強的抒情性、創造性、趣味性。但是,中國畫的大寫意到了「似與不似之間」時就點到為止,並沒有直接發展到「不似」的純抽象形式。比如齊白石就指責「不似為欺世」。而抽象藝術的精髓就是「不似」,最後還是在20世紀初由俄國藝術家康定斯基予以奠基。所以說,現代抽象藝術起源於西方,如果要在觀賞石「發現」抽象主題和題材的精品,需要更多地學習和借鑒西方相當代抽象藝術作品。
如果喜歡小編的文章記得點個「贊」,再點擊「+關注」。
聲明:圖片來源於網路,文章本人撰寫,不經允許不得轉載,請您多多支持!


TAG:壯壯文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