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投資觀察:為什麼很多中藥類股成為「那顆最亮的星」?

投資觀察:為什麼很多中藥類股成為「那顆最亮的星」?

首先申明,中醫藥黑敬請繞行!因為我們是投資的,不是討論黑與白的,省得彼此枉費口舌,枉費時間。更何況這是一個多元化的世界,「君子和而不同」,彼此相安為好!同時,也敬請文明用語,否則拉黑永不赦!

先上一組數據:

1、根據萬得資訊中萬得行業分類顯示,截止2017年12 月 31 日中國共有 169 家製藥上市公司,其中,中藥企業69家,佔比40.83%。

2、近年來,我國中成藥產業保持快速增長,根據《2017 年度中國醫藥市場發展藍皮書》和中商情報網顯示,我國的中成藥工業取得了快速的發展,2012年-2016年5年複合年增長率為14.2%。2016年中成藥工業總產值達7223億元,同比增長9.04%。

3、在醫藥製造行業細分板塊中,中成藥製造行業佔據著重要位置,根據國家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

的數據顯示,2016 年中成藥製造行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占醫藥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的 22.60%。在利潤總額統計方面,2016 年中成藥製造行業的利潤總額占醫藥工業利潤總額的 22.89%。

以上數據,均來自於步長製藥2017年年報。

4、5月15日,全球影響力最大的股票指數MSCI公布了其半年度指數調整的最終結果,正式接納中國A股進MSCI新興市場指數,業界稱「入摩」。據悉,234隻A股被納入MSCI指數體系,納入因子為2.5%,今年8月還將提升至5%。此次納入MSCI指數的A股中有步長製藥、復星醫藥、同仁堂、科倫葯業、天士力、恆瑞醫藥、華潤三九、九州通、康美葯業、美年健康、華東醫藥、東阿阿膠等18家醫藥類上市公司,且入圍企業中近一半是中成藥企業。

個股布局上,我的一貫作風就是提前埋伏潛力股,而且我每天圈子都會準時公布三支一周內能漲幅35%以上的票,例如:5月4號提示大家買入的南京化纖,7號高位出局大賺9%,還有5月2號,提示大家買入的建新股份,也有收穫30%的收益!對於30%以下的票,我不屑一顧!相信跟上節奏的朋友現在都已盆滿缽溢 ,等待下波機會了,周五金股已經發布,公眾號(秋燕看盤)中自行查看!絕對免費!

微信公眾號:秋燕看盤

5、今年以來,在滬深兩市持續震蕩的背景下,中藥作為典型的防禦性板塊之一普遍漲勢良好,其中,步長製藥、片仔癀、亞寶葯業、康美葯業、康恩貝、雲南白藥、華潤三九、廣譽遠、健民集團、同仁堂、香雪製藥、白雲山等12隻個股創出年內新高。

6、截至目前,總市值超500億元的中藥類公司有5家:康美葯業、雲南白藥、片仔癀、白雲山和同仁堂。

以上是我近一段時間以來,在一些文章和新聞資訊中收集到的一些材料,從以上這些數據之中,大概可以反應出中國股市中中藥類上市公司的整體表現。

其實,如果再睜開眼睛去看一看,比如,做一下技術回溯工作,原來中藥類股票這些年一些是中國股市中「那顆最亮的星」!

且看一下幾家知名中藥品牌葯企的靚麗表現:

1、雲南白藥,1996年4月上市,開盤價4.72元,截至2018年5月18日股價1920.65元(後復權),22年上漲406.92倍,年複合上漲31.41%;

2、同仁堂,1997年6月上市,開盤價17.00元,截至2018年5月18日股價489.31元,21年上漲28.78倍,年複合上漲17.35%;

3、片仔癀,2003年6月上市,開盤價15.89元,截至2018年5月18日股價602.35元,15年上漲37.91倍,年複合上漲27.42%;

4、東阿阿膠,1996年7月上市,開盤價10.00元,截至2018年5月18日股價565.54元,22年上漲56.55倍,年複合上漲20.13%;

5、康美葯業,2001年3月19日上市,開盤價40.00元,截至2018年5月18日股價1183.81元,17年上漲29.59倍,年複合上漲22.05%。

做投資的,當多做一下這樣的技術回溯工作,因為通過這種技術回溯,可能會「顛覆」自己的「三觀」!至少有一個不可迴避的事實是,很多的中藥類股原來都走成了長期大牛股!

那麼,這其中的邏輯究竟何在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星座圈半梅 的精彩文章:

TAG:星座圈半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