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高效記憶地圖的四種方法

高效記憶地圖的四種方法

1.豐富聯想,詞圖對照

一味背圖、填圖是乏味的。應根據人和動物共有的反射機制,對信息源做恰當處理。採用多辦法刺激,以獲得運動記憶和情緒記憶的最佳效果。把抽象的地圖符號化作具體物象激發聯想,如柴達木盆地區域圖有礦區,有鐵路,編成「冷湖向東把魚(魚卡)打,打柴(大柴旦)南去錫山(錫鐵山)下,揮汗(察爾汗)砍得格爾木,火車東運到茶卡」,一邊看圖一邊誦詞,很快就能記住這部分圖。

2.要點精減,信號提示

對地圖承載的信息要分析、加工、分化、改組;提高其精度;縮小範圍,排除干擾渠道。正確的做法應該是:(1)以示意圖為基礎,先易後難,如鐵路採取幹線為本,樞紐填准,變曲為直的辦法,就易掌握。(2)用單色筆和多色彩筆勾畫插圖,然後再和地圖冊對照。這樣先看「黑白」後看「彩電」,可起突出重點,互相彌補作用。(3)對難記內容進行強化,揭示區域圖的關鍵點,如在圖例練習課和快速查圖比賽中可不停地揭示,如「水電站應畫在水庫的上游還是下游?」「基爾運河是在國界上通過嗎?」「石太線的中點是哪個礦區?」「吳哥窟畫面上有幾個塔?」等等。(4)抓住文字特徵,簡化信號。如在學習朝鮮東部港口時,讓學生邊看圖邊吟誦「清津金(策)、咸興興(南)、無山(釜)山」,這樣,省時省力又好記。

3.閱圖憶文,看文思圖

掌握地圖知識的落點應放在發現特徵、理解概念、揭示規律、闡明成因上。如果片面閱圖而不思文,知識顯得支離破碎。反之死記課文,地理概念失去具體形象的支持,必然造成張冠李戴、桃李不分。尤其高中學生抽象思維發展很快,語言表達能力較強,教學中要訓練學生寫讀圖說明文,提取說明要點,開展課後討論活動,把課本知識活化於地圖之中。

4.人為設圖,圖形賦意

為使圖像內地理事物的相互區位關係更加明確,把地理事物依附在人為設計的幾何框架之內。如長江三角洲工業區,可在圖上將無錫、蘇州、宜興、湖州圍繞太湖連成一側立的梯形;說明英國五大城市位置採用金線穿珠的辦法,將利物浦、曼徹斯特、謝菲爾德、伯明翰、倫敦用反「S」形穿起來說明英國五大城市位置。又如:澳大利亞東南部悉尼等三城市構成「三星式」;裕溪口和蕪湖構成「隔河連珠」。還可將圖形作形象說明,例如用「Y」表示波羅的海的外形等。

在填圖訓練中,根據整體——局部——整體的原則,大小圖結合,按先讀圖,後簡化,最後復原的程序練習。即:先看總圖,再出示暗射圖,在腦海中浮現和拼圖;接著簡化填繪、仿製,最後打開地圖冊驗證復原。由於調動了各個感官協調動作,使地圖知識記得住、記得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胡旅遊 的精彩文章:

日本人身材矮而且腿不直,日專家稱:這全怪中國!
一位語文老師彪悍的比喻:班主任就是包工頭

TAG:老胡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