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你學了十年英語,最後還是什麼也不會?

為什麼你學了十年英語,最後還是什麼也不會?

本文寫給80後,90後的寶媽寶爸們!

已經從事英語教學十多年了,一件重複性的工作,幹了十多年,覺得乏味的像每天喝涼白開。但有件事確實很有趣--就是給家長溝通英語學習,這麼學好英語,怎麼考好英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觀點,自己的方法。真是痛並快樂,搞笑跟認真並存,反正酸甜苦辣的感覺都有吧。家長的跨度很大,從70後到90後。說真心話,溝通很累,交流很累,但有時候也很快樂,高興。有時候就為一件事能和家長反覆溝通不下十來次。關於英語學習這件事,我想寫下來跟大家討論吧。

因為這個話題有點大,有點雜。從事這方面的專家,英語教育從事者太多,我只能講點自己的小看法,小建議,講的不好,請大家批評指正!

隨機在百度上百度一下學英語的好方法,87 200 000個結果。

方法多的讓人眼花繚亂,讓人無所適從。既然有這麼多方法,我也就不去湊熱鬧,拾人牙慧。一件事想不通的情況下,我會換一個思路去想問題!透過現象看本質,抓住要點就講清楚了!我的問題就是:

你為什麼沒有學好英語?

就拿我們80後為例吧。60後70後就拋一邊,因為改變一個人的想法太難,因為我也是80後,同時代的人溝通相對容易一些。

我們80後這一批,英語是從韓梅梅和李雷開始的,從初一到大學本科畢業,一共花了10年時間在英語學習上!在所有學科上花的時間和精力最多!物理學了兩年,化學學了一年等等,高中有文理科的分科,但改變不了英語花的時間和精力最多這一事實!大學花在英語的時間上更多,有的同學能拿著四六級單詞手冊從大一背到大四!粗略估計一下:初中英語學習時間能佔到所有學科學習時間的30%,高中佔到40%,大學佔到50%。問大家幾個問題,大家思考一下再回答。

這10年里,你的課外閱讀量能達到多少?聽力練習花費時間多少?口語交流的機會能有多少?你總計寫了多少字的作文?

我統計的平均值:這10年里,課本加上考試卷上的閱讀辭彙量不足200000字,聽力量不足20000字,寫作量不足10000字,(也就是每年期中期末考試的時候寫寫,寫錯了就寫錯了,老師就改改分數,根本都不講)口語練習量就更少。(口語練習就是班裡少數幾個同學的專利,也就是他們能跟老師一節課對上幾句話。我上初中那會,班裡有個女同學,她媽媽是英語老師,每次英語課她都能跟老師說上幾句,感覺羨慕極了;她竟然能跟老師用英語對話)

大家想一想,就這樣的訓練量,你就能把英語學好??我有的同學說他們英語還不錯,考試的時候都是高分,我只能說,你們不是英語好,你們只是會考試而已!出了大學門,拿份英文報紙,你還是看不懂,見到外國人,還是不會交流!用英文寫份簡歷,簡直就是痛苦要命的事,不知從何下筆! 我們來看一組數據。我還是用數據說話吧。

依據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我國累計6.4億人次接受英語學習的教育,但是保留英語能力的不足百分之三,不到2000萬人。這2000萬人裡面,絕大部分都是在校老師,最後只剩下教課本的能力!真正能把英語當成一門工具來使用的不足十分之一,不怕說自己丑話,我們英語老師只剩下教課本的能力了!我們會講題,我們會教學生應付考試,我們就會這了!

再看看這組數據,這就我國目前的英語教育水平要求。高考要求3500辭彙,四級4500辭彙,六級5600辭彙。

再來看看非英語國家對英語應用要求的水平。至少需要6000辭彙量才能達到閱讀一般報刊書籍,聽懂廣播,看懂電視,日常交流,一般應用文寫作的水平,也就是說,達到這個水平,可以再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生活,學習,工作,旅行等基本上沒有任何障礙了。綜上所述,大家英語沒有學好,也就不用埋怨自己沒有好好用功了!這是我們目前英語教學體製造成的,跟大家的不努力學習沒有多大關係!沒有學好英語,我給大家找了個體面的借口。

在上面給大家論證了個人學不好英語的原因,這也是我自己的一家之言,講的不好,大家拿板磚拍我吧!其實還有一個最為重要的原因,跟你們無關,就是國家的英語教學體制的問題。其實我們都是受害者!

我們再來說說國家英語教學體制的事,相信你對英語沒有學好這件事更有理由了。找碴的事可不好辦,我得先給自己找點論據做為支撐。

一:什麼是英語內隱學習?

外語教學界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就是「二語習得」。通俗點也就是自然學習得到的,沒有人教。兒童都是此道的天才!也許某一天,你會發現你的寶貝會髒話連篇,我敢保證,你絕對沒有教他罵人!專業點也就是內隱學習。(通俗一點理解就叫無障礙英語學習吧,我盡量把理論講的通俗點)

認知心理學在上世紀60年代以後,對人類掌握知識的途徑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他們通過試驗,發現人認知世界的途徑分為外顯學習(explicit learning)和內隱學習(implicit learning)。外顯學習是指人通過應用一些策略來進行的學習。比如通過教師課堂講授,學生聽講;教師布置作業,學生做習題練習等方法,學生獲得了知識。內隱學習是指人通過一些活動無意識地獲得了知識的學習方式。比如一個中國兒童到美國,沒有任何人教他英語知識,就在與美國兒童的交流活動中學會

英語。外顯的知識是可以敘述的,內隱學習的知識無法敘述。比如通過課堂教學學會英語的學生可以說清楚英語的語法規則;而用內隱學習獲得英語能力的兒童只會應用英語,卻無法敘述英語的語法規則。

英語內隱學習法就是大量減少教師講授內容和時間,主要依靠改善練習條件,學生進行大量的聽,說,讀,寫練習,使學生學會英語的方法。

二:什麼是程序性知識?什麼是陳述性知識?

簡單的說就是對人類的知識進行一個分類。陳述性知識就是:世界是什麼?是學問。程序性知識就是:怎麼辦?是技巧。對於我們寶爸爸媽要明白的就是這兩種知識對應的學科分類,來指導孩子的學習。陳述性知識對應的就是知識類學科(數理化史地生等)。程序性知識對應的就是技能性學科(體英美英語語文舞蹈等)。面對不同的學科,採取不同的獲取知識手段才能事半功倍!陳述性知識學科家長只需要給孩子找個好老師即可。好老師的標準就是:講解讓學生聽懂理解,能讓學生獨立完成作業。程序性知識學科家長要擦亮眼睛,給學生找個優秀的教練。優秀教練的標準就是:找到學生的起點,給學生布置一個合理的訓練量,訓練就行。量變到質變,功到自然成。劉翔跨欄奪冠為國爭光,大家都很自豪吧。其實他教練孫海平說其實他也沒有幹啥,就是依據劉翔的條件,每天布置合理可行的科學的訓練量,成就了他師徒一段佳話!每個孩子都是天才,別讓你家寶貝過早的折翼了,再也飛不起來!

三:英語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程序性知識

認知心理學從信息的傳輸和加工角度,對「知識」也進行了進行了重新分類。他們把知識看作:個體通過與其環境相互作用後獲得的信息及其組織。也就是把知識看成是個體頭腦中的一種內部狀態。同時,認知心理學又根據知識在頭腦中表徵特點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陳述性知識,另一類是程序性知識。前者主要以命題網路或圖式表徵,後者以產生式系統表徵。前者是指個人具有的有關世界「是什麼」的知識;後者是個人具有的有關「怎麼辦」的知識。這構成了知識本質上的差異。同時,程序性知識的學習以陳述性知識的掌握為前提,經過適當練習在頭腦中形成有關完成一定活動任務的聯結,在以後遇到相關情境時運用相應的知識來完成一定的活動任務,程序性知識的外在表現是技能。

程序性知識的掌握程度取決於練習/操作的次數多少和多樣化程度。練習/操作次數越多,練習/操作的多樣化程度越高,知識掌握程度越高。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既包含陳述性知識也包含程序性知識。

我們完全可以將英語從陳述性知識角度進行分析和測評。陳述性知識要通過符號學習、事實學習和有組織的事實學習三個層次。這基本上就是辭彙學習,句子學習和語法學習的三個層次。同時,我們也可以完全將英語從程序性知識角度進行分析和評價。程序性知識為兩類:一是模式識別,它決定人們再認和分類的能力,另一類是操作/序列程序,它是人們對符號執行一系列操作的能力。這就是辭彙識記能力和聽說讀寫能力。

問題在於,英語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掌握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最終不是要求學生掌握辭彙、語法、句子的知識。因此,英語學習主要是要求學生掌握英語的程序性知識而不是陳述性知識。只有以培養編輯、翻譯和英語教師為目的時,才需要學生還要掌握英語的陳述性知識。用教育學的語言說,學生學英語主要是為了掌握英語的「技能」而不是「知識」。就像體育課要求學生掌握的是體育技能而不是體育知識一樣。

程序性知識的形成過程是先「以陳述性知識形式表徵,再經過程序化和組合機制,以產生式方式表徵的程序性知識初步形成。以後經過在多種條件下的練習,一系列的操作步驟形成了大的整合步驟,從而形成產生式系統而又有智能水平。」就是說,學會英語主要是經過大量的,多種條件下的聽說讀寫練習學會的。程序性知識的掌握程度,主要取決於練習的數量和多樣化程度。

過去英語教學法最主要的問題有兩個,一是沒有正確確定英語學習的目的,把要求學生掌握英語的陳述性知識當作重點,因此無論對學生英語掌握程度的測評在考試中過多按照陳述性知識來測評,以至於使教師教學中過度注重陳述性知識。二是在教學中忽視了程序性知識必須依靠大量練習才能掌握。練習的數量太少,多樣化程度不夠,就很難達到將「以產生式方式表徵的程序性知識」 最終形成「大的整合步驟,從而形成產生式系統而又有智能水平」的程度。換句話說,就是語法知識不少,聽說讀寫能力很低。學校的教學導向如此,導致家長只能圍繞這學校轉。

因此,大量進行聽說讀寫練習是學習英語這種以程序性知識為目的學科的必要手段。

上面給大家論述了大家學不好英語的兩大原因:個人和國家的。基於這兩點原因出發,我們就可得出結論。內隱學習+外線學習雙策略學習法。利用內隱學習,進行大量的聽說讀寫,夯實語言能力,利用外顯學習,掌握好語法及考試技巧的應試能力,雙劍合璧!讓我們的寶寶在以後的英語學習中遊刃有餘,能力及應試雙豐收!

國內目前的現狀還是應試為主,圍繞這英語應試一塊,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集體。因為目前所有的學生都面臨這應試的壓力,老師和家長的注意力全都盯到這一塊,其中不乏有遠見的老師和家長,畢竟只佔到極少數!這也是目前我在家長傳導新型學習方法的最大的一塊阻力!無異於以卵擊石!十年前我跟家長講,國家英語教改會由應試向能力轉變的。好在國家終於動了,雖然慢,但是畢竟有苗頭了。2016年上海高考,英語加上了口語考試項。上個月四月份,我們國家出台了中國人英語能力標準,英語好不好,終於有了衡量標準。其實就是一個目的:英語教學淡化應試,強調能力

寶媽寶爸們,轉變學習英語的觀念正當時,如果你不想寶貝走你老路,不你後塵的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蔚丞爸爸 的精彩文章:

TAG:蔚丞爸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