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原來「公費旅遊」是在古代就存在的!

原來「公費旅遊」是在古代就存在的!

古代的交通條件自然不能和當今社會相比較,現在就算是上千公里的路程,也就一兩天的事兒。而古代的人出一趟遠門,怎麼也得幾個月的時間。如果時間比較充裕的話,當然可以慢慢前行,權當一路旅遊了。可要是給朝廷傳遞重要文書的公差,那就需要千方百計的趕時間了,郵驛制度自此應運而生。可隨著時代的發展,對驛站的使用卻逐漸產生了「公費旅遊」的不良行徑,且愈發嚴重,讓這一制度「變了味兒」。

其實從周朝開始就有設驛站,並派專人管理。而到了秦漢時期,郵驛制度逐漸完善。不但有了遍布全國的信息網,更有了相應的法律保障。

到了唐朝,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不斷提升,驛站的數量大大增加,所提供的待遇也比以往更加豐厚。同時驛館會根據官員的品級來提供相應的食宿條件。

如果說唐朝的驛站還是一種有限度的「公費旅遊」,那麼到了元朝,這種現象已經變得堂而皇之了。

雖然元朝的官員們仍需出示乘驛憑證才能使用驛站的各種物資,但憑證的獲取途徑卻比以往更加多樣化,而不再僅僅限於官方授予,這也導致後期出現了驛站濫用的狀況。

到了明朝,明太祖對驛站亂象深惡痛絕,於是從設立之初就下令:除了奉旨辦理軍國大事的公差大臣外,任何人都不準擅用驛站物資。即便如此,到了明朝中葉,驛站的管理仍又出現了鬆動。一些地方官員為了取悅自己的上級,對朝廷的法令不管不顧,極盡奢華。為後來明朝的覆滅埋下了伏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洞察官 的精彩文章:

妹妹被皇帝姐夫誘惑,和姐夫在一起,姐姐發現後被氣死
上海青幫老大杜月笙的五個太太都是什麼結局?

TAG:歷史洞察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