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梅雨天氣已在候場 本周暫別高溫周三前雨水多

梅雨天氣已在候場 本周暫別高溫周三前雨水多

一周之內,杭州人從盛夏跌回「春天」——剛過去的這個雙休日雖然雨水有些惱人,但依然遮擋不住大家的好心情,「涼快啦!」

本周,這樣的涼爽天還會持續。

一場降雨為杭州的氣溫剎車

上周的天氣,頗讓人有點「往事不堪回首」的感覺。上周五(5月18日),杭州的最高氣溫36.1℃,這已經是連續第5個高溫日了,刷新了自1951年杭州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熱五月」紀錄。

不只是杭州。上周熱浪席捲整個浙江,而相比於麗水,杭州的氣溫算是「小巫見大巫」了:5月16日,麗水的最高氣溫甚至達到了40.1℃。

一時之間,浙江似乎進入了盛夏,從空調房裡出來走到戶外都需要莫大的勇氣。幸好,降雨及時趕到。這場降雨同時帶來了降溫,給狂奔向盛夏的杭州剎了一下車。

前天,浙江全省都有雨,杭州甚至還發布了暴雨預警。杭州市氣象台說,18日14時到19日15時,全市面雨量29.3毫米,其中杭州主城區22.6毫米、淳安38.8毫米、餘杭37.5毫米。有58個站點超過50毫米,最大在餘杭區良渚街道,達86.3毫米,主城區最大面雨量出現在周浦小學,達69.2毫米。

本周暫別高溫 周三前雨水多

5月18日的降雨是從下午開始的。很多人也許都有這樣的感覺,似乎雷陣雨一般都在午後。其實,這並不是巧合。杭州市氣象台表示,雷陣雨是在潮濕空氣發生強烈對流運動的情況下產生的。夏天的午後,地面受到強烈的陽光照射,把近地面的空氣烤熱了,愈接近地面氣溫升得愈高,造成大氣柱的頭重腳輕,如果這時空氣潮濕,水汽豐富,只要稍受外力影響便一觸即發,上下翻動,形成強大的對流。

降雨的效果果然不錯,浙江一下子就「退燒」了:前天上午11點,全省大部氣溫21~26℃,和之前一天同一時刻相比,下降了8~11℃。

浙江省氣象台說,本周三之前,浙江仍會是多陣雨或雷雨天氣。而等天氣轉好後,氣溫會有所回升,但大體上來說,還是初夏該有的溫度。

今天雨水會稍稍減弱,陰到多雲,有時有陣雨,氣溫稍有回升,最高25℃的樣子;明天依然有雨,但由於暖濕氣流加強,最高氣溫會升至30℃左右,最低氣溫在19~20℃。總體而言,本周最高氣溫在25~32℃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本周的雙休日,杭州依然有雨。

今日「小滿」 梅雨已在候場

今日10時15分,我們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滿」,也是夏季第二個節氣。之所以稱之為「小滿」,是因為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

南方地區的農諺賦予「小滿」以新的寓意:「小滿不滿,干斷田坎」「小滿不滿,芒種不管」。把「滿」用來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滿」時田裡如果蓄不滿水,就可能造成田坎乾裂,甚至芒種時也無法栽插水稻。

在節氣中,「小字輩」的節氣後面總跟著「老大」,比如小暑之後是大暑,小雪之後是大雪,小寒之後是大寒。但是「小滿」之後卻是芒種,為什麼沒有「大滿」?

中國有句古話叫「月滿則虧,水滿則溢」,中國古人認為,全則必缺,極則必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四月中,小滿者,物致於此小得盈滿」。而「小得盈滿」,是將熟未熟還有向上的空間,這才符合中國人的理想。相比之下,大滿並不是古人所追求的完美境界。

對長江中下游地區來說,民諺說:「小滿不下,黃梅偏少;小滿無雨,芒種無水。」如果這個階段雨水偏少,可能是太平洋上的副熱帶高壓勢力較弱,位置偏南,意味著今年的黃梅時節,降水可能就會偏少。

「小滿」的習俗民間有不少。相傳「小滿」為蠶神誕辰,因此江浙一帶在「小滿」節氣期間有一個祈蠶節。我國農耕文化以「男耕女織」為典型。女織的原料北方以棉花為主,南方以蠶理為主。蠶絲需靠養蠶結繭抽絲而得,所以我國南方農村養蠶極為興盛,尤其是江浙一帶。由於蠶難養,古代把蠶視作「天物」。為了祈求「天物」的寬恕和養蠶有個好的收成,因此人們在四月放蠶時節舉行祈蠶節。

轉載自:杭州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杭州地方新聞 的精彩文章:

水果店將甘蔗堆在人行道上賣 受罰2800
膚白貌美90後的反擊宣言:我們憑實力單身

TAG:杭州地方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