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調房運動,時間、強度都要增加
夏日熱量不饒人,逼得許多人走進健身房,心一橫、卡一刷,避暑、運動一次搞定。
相較於戶外運動大汗淋漓、氣喘吁吁,溫度恆定的健身房,的確舒適宜人。不過,令人好奇的是,在溫度較低的空調房運動,流汗量少,消耗的熱量是否也因此受到影響。
1
冷氣房運動,熱量消耗少?
「在運動強度、時間『相同』的狀態下,熱量消耗確實與溫度有關」國立中正大學運動競技學系教授王順正指出。
人體運動需要消耗「氧氣」產生能量,運動強度越強、時間越長,需要的氧氣量越多,代表供給全身細胞氧氣的幫助——心臟,必須跳動越快(心跳率),將帶氧血液送至全身。
在空調房(約23度)運動,相較於在通風、無陽光直射的室外(約30度),比較不累,吸入的氧氣量、心跳率、新陳代謝相對較低,「因此,消耗的熱量也比較低」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物理治療師賴庭筠表示。
也就是說,在空調房運動的大家,如果想要增肌消耗量,就必須增加運動強度,或是拉長運動時間。
2
流汗量=熱量消耗?天大的誤會
運動時熱量消耗量除了與溫度有關,許多人認為運動一定要「爆汗」才有效,汗流的少,代表熱量消耗少。
這個觀念其實是個錯誤觀點。台大醫院復健部專任主治醫師吳爵宏澄清說:「運動流汗的主要目的是要讓身體『散熱』,流汗量多少和熱量消耗沒有直接關係」。
運動消耗能量的過程中,會伴隨熱能產生,「就跟汽車排熱一樣」流汗只能身體藉由汗水,將體內熱氣排出德機制。
如果運動強度或時間不夠,即使汗水像小瀑布一般傾流而下,也不會讓你燃燒更多的熱量。
至於運動的排汗量,也跟環境溫度有關。及時運動強度、時間相同,在溫度較高的環境中運動,產生的熱能較多,身體必須流更多汗散熱降溫。「也因此,在室外運動更需要注意水分補充」。
許多人運動後稱體重,發現體重立刻減輕,其實是體內水分因排汗消耗,通常只要濕度補充水分,馬上就會打回原形。
03
空調房、室外運動哪個好?
其實,相較於冷氣房運動,戶外運動對身體更好。王順正認為,在戶外運動具有鍛煉體能、提高身體調節散熱的能力的雙重效果。
經常在空調房內運動的人,散熱能力相對較差,如果突然到溫度高的戶外運動,身體要額外花費適應熱環境,可能無法達到預期的運動強度、時間;抑或是為了散熱大量出汗,容易出現脫水的狀況。
特別要注意的是,戶外運動最好選擇早上10點前、下午4點後,通風、無陽光直射的地方較佳。
—End—
運動後放鬆?
讓波塞冬和匹諾曹來幫你!


※關於腳泡,你想知道的都在這兒了
※讓你信心滿滿衝過終點的妙招兒
TAG:陪你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