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易與嘉祥武氏祠碑刻

黃易與嘉祥武氏祠碑刻

今日武氏祠

黃易與武氏祠碑刻是中國古代文明進程中一種獨特的記錄,是保存文化和歷史的重要方式之一。這些碑,無論是刻記材質還是記述內容,都具有重要的史學價值和文化藝術價值,是古代金石學的大宗。歷代文人雅士無不喜好碑帖,他們求碑致雅,思古之幽情,又有眾多的學者名仕著述成編,推動了碑學發展。而歷史上的眾多碑刻之所以能夠保存和流傳至今,往往有賴於他們的珍愛和保護。

位於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武翟山北麓的武氏祠,是武氏家族墓地前的石築祠堂,自東漢桓帝建和元年(147年)起數十年間陸續建造。祠堂的四壁和頂上刻滿了精美的畫像,內容涉及歷史人物、神仙故事、墓主人生前生活等多方面題材,旁邊還有隸書題記。其中神仙故事是較為精彩的部分,刻畫有當時人們所想像的仙人、奇珍異獸等藝術形象,如東王公、西王母、白虎、麒麟等,反映漢代人們對於驅鬼避邪以祈求平安的嚮往。畫像主要採用鑿紋減地平麵線刻技法,亦有人稱之為陽刻浮雕,即在畫像外留有平行鑿紋,使畫面立體感強,並且輪廓線和細部線條流暢纖細,刻畫得靈活嫻熟。在漢代石刻中,武梁祠石畫像風格渾樸凝重,精麗傳神,富於想像,是漢代石刻藝術的精華,也是研究漢以前社會歷史的重要資料,國內外素來享有盛名。宋代洪适的著作《隸釋》中就有描述,歐陽修的《集古錄》、趙明誠的《金石錄》等書中均有記載。後因水患淤漫,祠傾圮湮沒於地下,而鮮為人知。

武氏祠漢代石闕

武氏祠的重新發現和保護,是清代研究古代銘刻的有名學者黃易(字大易,號小松,又號秋庵)的功勞。他畢生致力於碑刻考證之學,在遊宦之暇,於窮鄉僻壤之間,搜求古碑刻石。黃易早在他發現武氏祠之前的乾隆四十年(1775年),曾在揚州汪本處見到武梁祠畫像石的「唐拓」(明嘉靖唐順之的拓本),並加跋云:「右唐拓武梁祠堂畫像凡十四,是左一石上半之二列。曾子一段,下段墨污,僅露筆畫。今拓轉勝於前,惟畫像面目剝損耳。石自宋人拓後,久埋土中,曆元、明至今始出土椎取,今拓即宋拓也。此本畫像比今拓較完,是宋以前所拓無疑。邊闌硬黃箋釋文,書體古雅,乃宋元之跡。舊藏武進唐氏。冊中只數印,無題識,冊首『漢鐫古帝王像』六楷字,不知誰書,疑明人筆。」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八月,黃易官至濟寧運河同知時查閱縣誌,訪得漢碑,考定「堂乃武梁,碑為武斑」。九月他親赴其地出資發掘,在淤土填塞的石室內「次第剔出武梁祠堂畫像三石,久碎而為五,八分書四百餘字,『孔子見老子』畫像一石,八分書八字……掘深八九尺始見根腳,各露八分書『武氏祠』三大字,三面俱人物畫像,上層刻鳥獸,南闕有建和元年武氏石闕銘,八分書九十三字。」黃易認為祠有4座,即「武梁祠」和「前石室」、「後石室」、「左石室」。他的發現計有:建和元年武氏雙闕(147年立)、建和元年武斑碑(147年立)、永康元年武榮碑(169年立)及畫像石45塊,石柱及柱頭各3個,還有一尊石獅。宋代學者記述的武梁碑和武開明碑,則已佚失不見。

武氏祠漢畫像石孔子見老子(局部)

當時這批石刻的重新問世,以其鮮有的「畫像古樸,八分精妙」而震動學界,文人學者接踵而至,爭相拓墨,廣為著錄、評述。黃易深感這批珍貴石刻的重要,他認為「今諸石縱橫原野,牧子樵夫豈知愛護。不急收護,將不可問古物。因易而出,置之不顧,實負古人,是易之責也。」他除把《孔子見老子》一石運到濟寧明倫堂與《武榮碑》一起保存外,還奔走籌資購地,「就其地創立祠堂,壘石為牆,第取堅固,不求華飾……隙地樹以嘉木,責土人世守。」並題門額曰「武氏祠堂」。他又想到「地有古碑,官拓宜擾,宜定價資其利而杜其累。」可見黃易對保護古代碑刻畫像的良苦用心。其後,亦有人不斷對武氏祠加以保護,使這一組精美、珍貴的石刻藝術品得以流傳至今,是取之不盡的古代藝術寶庫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孔孟之鄉 的精彩文章:

我們家的小「嘟嘟」
晚年孔子——「國老」的參政議政

TAG:孔孟之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