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留點餘地,這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人生哲學
圖文|網路編輯 | 禪音

清夜彈琴
巫娜
00:00/00:47
俗話說:利不可賺盡,福不可享盡,勢不可用盡。
聽到過這樣一做菜時先少放一點鹽,不夠再添,這是留有餘地;
新買的褲子,因為太長穿不了,去裁的時候叮囑裁縫少剪點,以免剪短了不合穿,這是留有餘地;
雕刻人像時,鼻尖先留高一點,不像的話再慢慢削減,這也是留有餘地。
凡事留點餘地,是生活經驗,也是人生智慧。
段對話,女孩對身邊的父親說:「哇,一個學期沒回來,咱們樓道變得好乾凈啊,之前可不是這樣的!」
父親拿著手裡的瓶子對女孩說:「因為大家都會把瓶子扔進垃圾桶!」
其實,把瓶子放進垃圾筒是為了讓清潔工撿,那是清潔工的一筆隱形收入,這樣他們會很珍惜這份工作,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
當初大樓的清潔工換了很多,可衛生狀況一直不好。最後大家想到這個主意,衛生狀況才徹底改善。
留點漏洞,讓別人也有利可圖,這樣才能合作共贏。
其實,人與人交往不必太精明,小事糊塗,關係才會更融洽。
與人交往中,我們總是容易把話說的太滿,事做的太絕,以至於沒有迴旋的餘地,特別是當我們在面對敵人的時候。
實質上,斷盡別人的路,自己的路亦危;敲碎別人的飯碗,自己的飯碗也脆。
春秋時,燕將樂毅出兵攻打齊國,最後僅剩呂城和即墨沒有失陷,後來呂城失守,只有即墨了。
齊軍已到垂死的邊緣,齊國名將田單振臂一呼「國家就要滅亡了,我們怎還會有家呢?」士兵人人有誓死報國的決心,結果一戰收復全部失地。
如果燕軍在打到即墨城下時主動示弱後撤,齊軍怎會有視死如歸的豪情?
不讓別人為難,也是不讓自己為難,為別人留一條路,你才不會陷入絕境。
水滿則溢,月盈則虧。
凡事都要留有餘地,對自己更應當如此。
庖丁解牛,遊刃有餘。與別人相比,庖丁的高明處不在於結果多好,而是解牛的過程中始終有餘地,解牛不再是一種勞動,而是一門藝術。
留有餘地,是給自己以迴轉的機會,以免濫用熱情,以至於後期無法發揮。
留有餘地,是要達到此番境界:「人動而愈紛,我靜而自正,人束手無策,我游刃有餘。」
正如老話所說:「事不可做盡,人不可做絕。」
給比你弱的人留點餘地,將沒有反敗為勝;給鄰居和朋友留點餘地,讓他們有好處可得,才會和你越走越近,在你需要幫助時伸出援助之手。
給自己留點餘地,才可以讓自己的人生遊刃有餘。
這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人生哲學。
(廣告)
溫馨提示:《太極》微信公眾號部分內容文章通過網路整理,如有侵權請您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貴在分享,感恩支持!
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來源:《太極》微信公眾號 微信:taijichanyi )。


※邂逅太極,是我們的一種福分,說到心坎上了……
※太極內功強大爆發力如何而來?(上)
TAG:太極taic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