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這樣的媽,最容易培養低智商、低情商的孩子
我們之前盤點過怎樣的媽媽容易養出高情商、高智商的孩子,今天就再盤點一下怎樣的媽媽不容易養出雙商高的孩子。
在孩子的成長路上,媽媽伴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可以說,媽媽的重量要大於爸爸,不止是媽媽陪孩子更多,而且是孩子與生俱來與媽媽的親近感,所以依賴媽媽更多一些。但是有以下毛病的媽媽就要注意了,這些媽媽最不容易養出雙商高的孩子。
一、喜歡替孩子做決定
這種媽媽就是「包辦」型媽媽,也是「勞累命」媽媽,大到學校,小到服飾,統統一手包辦。
這樣的媽媽本質上對孩子控制欲比較強,在幫孩子挑選東西的時候,實際上都是按照自己喜好來買的,這樣帶出來的孩子沒有主見,依賴感太強,很有可能會栽培出「高分低能」的孩子,而且極不利於孩子責任心的培養,甚至百年的怕事、出現選擇困難症。
二、高度保護
過度保護孩子的媽媽,對孩子成長發育會是一種阻力。害怕孩子路上摔倒、睡不好、吃不好,這種媽媽容易遭到孩子反感,而她們自己則會感到困惑:「我對孩子掏心掏肺這麼好,孩子怎麼就不聽話呢?」
而她們所謂的不聽話,可能僅僅是孩子覺得外面太熱,想穿短褲罷了。這樣的媽媽帶出來的孩子會畏懼挫折,害怕失敗,不利於事業上的成功。可能這種媽媽覺得自己都是為了孩子,把一切都獻給了孩子,卻不知道孩子到底喜不喜歡、想不想要這種「過度保護」。
孩子總是需要歷練的,而這種媽媽不給孩子歷練的機會,孩子只能比同齡人更加落後。
三、對孩子動粗
無能的老師會對學生揮起教鞭,無能的家長會對孩子揮起拳頭。當孩子尚小的時候,家長用動粗來解決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小孩子的性格容易塑造,有無數種方法可以去改正、去調整,為什麼在這個時間段用動粗的方式解決呢?在孩子八九歲之後偶爾棍棒教育尚能理解,但是孩子六歲之前不建議對孩子動粗。
而且孩子小時候調皮搗蛋是智力發育的表現,犯錯時應該用言行糾正,而不是動粗。
齊麗娟有話說: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飾演好母親這個角色,母親最主要的還是提升自身素質,如果自己本身就很「渣」的話,又怎麼能教育好孩子呢?
那麼你是這種媽媽嗎?


※孩子聰不聰明,一半在遺傳,一半在培養!
※家庭教育決定孩子性格,這幾點千萬不要做!
TAG:齊麗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