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要和忘恩負義的人爭辯
?
聽說關注這個號,會成為溫暖的人
◆◆◆
「忘恩負義的人,總會在未來栽跟斗。」
from溫暖-第672篇原創
每早六點
遇見每一個 向陽而生的你

稻香
魔杰座
周杰倫
00:00/03:43
?
1
最近,表姨給我提起了一件事。
她單位里的一個小姑娘,剛入職時,憨厚老實,又很勤奮好學,表姨很喜歡她。
但當時,小姑娘總是受老同事欺負。
大家不是讓她去端茶倒水,就是讓她點外賣送咖啡,甚至做不完的表格,寫不了的報告,想不全的方案,全讓她一個人做。
但表姨就看不下去了,主動為姑娘打抱不平。
她說,雖然讓新人多做事,可以促進她更快熟悉業務,但是把所有事都推給她,這樣做不厚道。
那次以後,單位里的老同事們,就收斂了很多。
可是大家都對錶姨,有了怨言,有人說她多管閑事,有人說她當面一套背面一套,還有人說她假惺惺裝好人。
後來表姨不顧流言蜚語,一直暗地裡幫她,不僅手把手教她如何做好報銷憑證,如何寫好財務分析報告,如何跟領導溝通交流。
剛開始小姑娘,對錶姨也是無限感恩,不僅常常帶家鄉特產給小表姨,雖然東西不值錢,但心意卻很重。
可是時間久了,小姑娘就覺得這是表姨理所應當做的。
甚至後來她能力越來越強,被提拔起來,不僅不感恩表姨,後來還為了爭奪業績,居然搶了表姨部門的重要客戶,當時表姨很生氣,
氣的是自己的利益受了損害,更氣的是,她對那個姑娘恩重如山,結果姑娘不僅不感恩,還故意使壞。
剛開始表姨也想過,去找那姑娘對峙,可是後來經過領導的協調,主持了公道,她也就沒再跟那姑娘說過一句話。
很多人都為表姨打抱不平,覺得她應該教訓她幾句。可是表姨卻心灰意冷的說,沒必要跟忘恩負義的人,爭辯。
因為她既然做出了這種事前,其實早就權衡了利弊。既然在她心裡,
金錢權益比人品道德更重要,那你即便費勁唇舌也不能改變她,又何必給自己添堵呢。
2
我們村裡,以前有兩戶人家,張家和李家,雖然那時,大家的經濟條件都差,
可是張家莊稼種的稠,蔬菜長的好,豬養的肥,所以日子稍微要,過得去一點。
那時兩家人的孩子,都到了讀書的年紀,可是因為李家,給不起學費,差點就不要兒子去讀書。
張家見狀,很不忍心。於是主動提出,借點錢給李家。
他說,無論日子過得再艱難,也要讓孩子去讀書,畢竟對於農村孩子而言,讀書是唯一的一條改變命運的出路。
後來每年開學,張家,都承擔了李家兒子的大部分學費。
雖然李家總說有錢了就還,可直到李家兒子大學畢業,他們都還沒把錢還清。
再後來李家的兒子,越來越有出息,他們也把這錢,還給了張家,但是他們不知道,這份情誼是一輩子也還不了的啊。
之後又過了幾年,張家的老婆,得了重病。
需要花大量醫藥費,而一時半會兒,張家拿不出錢,就硬著頭皮問李家能不能借點,
但李家覺得,雖然我以前借過你們家的錢,可是已經還清了,就已經是互不相欠了。
而且這種病,醫治起來,就是個無底洞,他們害怕張家萬一還不起,於是就象徵性的給了張家5百塊錢,然後就找各種理由拒絕了。
當時村裡人知道後,都罵李家人,簡直就是白眼狼,想當初不是張家慷慨解囊,李家的兒子,
如今說不定也成了地里,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可是當張家有了難處,李家居然避之不及,完全不顧念舊情。
但無論村民們如何幫張家人譴責李家,張家一直緘口不語。
他們自那次從李家碰壁以後,就再也沒去找過他們,也沒說過他們一句不是。
因為他們知道,對於這樣忘恩負義的人,再多的辱罵和抱怨,都無濟於事。因為無論你再大聲,也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3
其實這個世上,不乏忘恩負義的人。
《紅樓夢》里的賈雨村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
當初賈雨村,還是一個窮孺時,多虧了甄士隱的全力支持,給了他五十兩紋銀,才能進京考官。
後來賈雨村當了官,在審判一個被拐案子時,無意間發現,被拐女子正是甄士隱的獨生女兒,甄英蓮。
賈雨村這時本應該,想盡一切辦法,將她救出來。
可是他卻沒這麼做,而是為了討好官吏,胡亂判了案子,對被拐的甄英蓮不聞不問,裝作不知。
而且賈雨村剛入仕途時,為官的經驗尚淺,得罪了同僚,再加上被上司參了一本,龍顏大怒,即命革職。
但不久他又經林黛玉父親林如海的推薦,賈政給他謀了個金陵應天府的職位。
原本賈雨村應該感恩戴德,把這份情誼一輩子記在心裡,有朝一日,即便恩人有難,他也應該鼎力支持。
可是他卻,在賈府陷入危險境地時,不僅沒幫賈府說好話,還落井下石,甚至還有意,置賈政於死地。
當然他最後的結果,也沒有春風得意,而是同樣被貶被抄,身陷囹吾。
在《太上感應篇例證語譯》中也有一個故事說:有個關在監獄裡的盜賊,在受到生命危險時,
一個尉官可憐他,通過各種方式把他放了,盜賊臨走時說:「以後有機會的話,我一定要報答你。」
數年後,尉官任滿,路經一縣,聽說縣官的姓名與跑掉的盜賊相同,去拜訪,果然是那個人。
縣官感恩他,以歡喜心來招待他,但縣官的妻子私下說:「這事泄露出去就麻煩了,
因緣已經成熟,何不抓住時機把他殺掉?」縣官沉默了很久,回答道:「你說得對。」
尉官恰好在隔壁聽到這話,急忙叫上僕人逃跑。跑了五十多里路後,晚上在村店投宿,流著淚告訴僕人真相。
正在此時,突然有人持刀出來,說:「縣官派我來殺你,但聽到你說的話,才知道縣官忘恩負義。」於是飄然而去。
半夜時,忽聽有人喊道:「我已取縣官的人頭,來為你報仇。」尉官叫人點火一看,果然沒錯,但那個人已不知去向。
4
每當我們提起忘恩負義的人,總是特別憤慨。但你有沒有發現,從古至今,但凡不懂感恩的人,最後的結局都不太好。
這大概是應了那句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好人有好報,惡人也自有天報之。
當你曾幫助過的人,不僅不懂得感恩,反而恩將仇報時,
此時你要做的,真的不是為了這樣的人,生不該生的氣,動不該動的怒,發不該發的火。
而是要懂得,以平常心看待。
你無法阻止別人以什麼方式對你,但你的善意善行,總會在某一刻回報你。
而那些不懂感恩的人,總會在未來的人生路上栽跟斗。你不必跟他們計較,也不必跟他們爭辯,你只管做好你自己。
就如一位西方哲人說:「你清早出門便告誡自己,我將要遇到好管閑事的人,狂妄無禮的人,欺騙的人,忘恩負義的人……
如果遇到了,你就問自己:『那個無恥的人能不在這世界存在?』——那是不可能的!不可能的事就不必要求。」
我們沒必要跟忘恩負義的人,過不去。因為你改變不了別人,但是你可以做到,時刻檢視自己,滴水之恩,應當湧泉相報!
寫於2018.5.20
- END -


TAG:溫暖的女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