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國醫大師說,痛風偏愛這幾種體質的人
悅讀中醫
只做中醫精品閱讀
小編
導讀
痛風屬於代謝性疾病範疇,全球痛風患病率約為0.08%。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是痛風的高發群體,並且患病率隨年齡的增加而上升,近年來有年輕化的趨勢,男性患病率高於女性。其病因和發病機制不清,西醫學一般採取對症治療措施,通過飲食或藥物控制血尿酸維持在正常水平。
中醫學在治療痛風時雖然是因人施治,但國醫大師王琦在多年的臨床中發現,痛風其實是對某些體質的人群有「偏愛」的。怎麼說?看正文吧——
痛風之為病,體質偏頗為本,濕熱痰瘀交阻為標
1
體質偏頗為本
痛風作為病名最早出現於朱丹溪的《格致餘論·痛風》,但其含義與西醫學的痛風不同。在眾多古代文獻中,將風寒濕熱瘀等邪氣痹阻經絡,引起的關節肌肉疼痛均歸為痹證,又有歷節、筋攣等稱謂,表現為關節伸屈不利、紅腫熱痛等。
王琦教授認為,體質是機體的固有特質,是百病滋生和發展的內在基礎,應從體病相關的角度去認識疾病。如徐大椿《醫學源流論》所述:「天下有同此一病,而治此則效,治彼則不效,且不惟無效而反有大害者,何也?則以病同而人異也。」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人體正氣的旺盛與否取決於其體質狀態。痛風患者由於先天稟賦和後天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機體存在陰陽失調,臟腑功能紊亂,從而導致體質偏頗。痰濕體質、濕熱體質、血瘀體質為痛風的高發體質,以痰濕體質最為多見,余者次之。諸多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也印證了這一觀點。其餘幾種體質也可發生痛風,但所佔比例較少。
痰濕體質因其水液代謝障礙,機體產生的尿酸無法正常排出,沉積在肢體關節處,形成痛風,表現為水液泛溢四肢,骨節腫脹,胸脘痞悶,足腫面浮等。《張氏醫通·痛風歷節》有云:「肥人肢節痛,多是風濕痰飲流注。」此外,痰濕體質人群多嗜食肥甘厚味,如動物內臟、魚、燒烤等,這些食物大多含有嘌呤成分,為外源性尿酸的重要來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促使痛風的發生。與此同時,過食肥甘厚膩又可加劇體內痰濕的堆積,使得痰濕體質偏頗更甚。濕熱體質是以濕熱內蘊為主要表現的一種體質狀態。由於先天稟賦及後天飲酒過多、嗜食辛辣食物等因素,導致機體濕熱蘊結而形成。《萬病回春·痛風》中提到「一切痛風,肢節痛者,痛屬火,腫屬濕」。濕熱結聚於體內,灼傷脈絡,氣血運行不暢,阻滯經絡,而易發痛風。
2
濕熱痰瘀交阻為標,然非風寒濕邪之過
王琦教授認為,痛風的病機為患者自身存在體質偏頗,濕、熱、痰、瘀交阻,經脈不通,而非風寒濕邪外襲機體,這與現在許多醫家的觀點不同。奚九一教授認為本病病機為先天稟賦或年高腎氣不足致使膀胱的氣化功能減弱,排泄濕濁量少速緩,日久困脾,脾失健運,腎失蒸騰,濕濁內生。鄧運明教授認為痛風以脾胃失和,濕熱痹阻為主要病機,慣用健脾和胃、清熱利濕之法治療本病。牟淑敏教授治療本病主張據臨床表現進行分期辨證治療,將其分為濕熱壅盛型、陽虛寒凝型、脾虛濕盛型、肝腎虧虛型。王琦教授指出無論痰濕體質、濕熱體質抑或血瘀體質等痛風患者,發病之初或因濕阻,或因熱結,或因血瘀,然日久濕與熱結,熱與血結,循環往複,必成濕熱痰瘀結聚之勢,阻礙氣血運行,濁毒留聚筋骨關節,而有紅腫熱痛、伸屈不利的表現。
治療特色
1
調體治療貫穿始終
王琦教授治病遵循辨體、辨病、辨證三辨合參的原則,認為治病當先治本,根據體質具有可調性,通過使用藥物、精神調攝等方法可以調整體質偏頗,改善體質狀態,增強機體正氣和抗禦外邪的能力。故針對每一個痛風患者,必先辨其體質,根據患者各自的體質特點加減用藥。痛風分為發作期和緩解期。在發作期,用藥針對疾病本身,以清熱利濕活血化瘀、泄濁的藥物為主,同時予以調體質方劑;在緩解期,則以調理偏頗體質為主,改善體質狀態,增強機體御邪能力。
針對不同體質的痛風患者,遣方用藥也不盡相同。對於痰濕體質者,予以自創經驗方「益氣健運湯」治療,主要組成為山楂、荷葉、海藻、昆布、蒲黃、黃芪等藥物,以健脾益氣,化痰消脂,除濕化濁;濕熱體質者治療當清熱瀉火,分消濕濁,常用薏苡仁、白茅根、赤小豆、茵陳等藥物;血瘀者多用桃仁、生地黃、赤芍、紅花、當歸等活血化瘀通絡。其餘幾種體質發作痛風少見,氣虛者以黃芪、白朮、党參等益氣健脾;陰虛者應加熟地黃、山茱萸、麥冬、玉竹、百合等滋陰清熱;陽虛者應加附子、肉桂、乾薑等溫補元陽;氣鬱者應加柴胡、香附、陳皮、枳殼、川芎以疏肝行氣;特稟質應予烏梅、防風、蟬蛻、靈芝等益氣固表,涼血消風。
2
主病主方
王琦教授認為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葯,在臨床上常以主病主方的思想來治療疾病。王琦教授善用四妙勇安湯加減治療痛風性關節炎。四妙勇安湯首見於華佗的《神醫秘傳》,是治療熱毒脫疽的名方,王教授古方新用,取異病同治之意。方中重用金銀花為君,清熱解毒。玄參涼血解毒,瀉火滋陰。兩葯合用,則既可清氣分之邪熱,又可瀉血分熱毒,有氣血雙清之效。當歸以養血活血散瘀,可養陰血以濡四末,兼潤腸通便。甘草和中,清解百毒,緩急止痛。四葯合用,則有散瘀止痛、清熱解毒、活血之功效。
小結
痛風作為一種難治療、易複發的臨床常見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通過王琦教授治療該病經驗,筆者認為,對於該病,防勝於治。 即在未病階段和無癥狀高尿酸血症期,進行體質類型辨識,針對好發體質人群,及時進行干預,可通過飲食、鍛煉、精神調攝以及藥物治療等方式調整體質偏頗,糾正陰陽失衡,消除痛風發生的內在病理基礎,從而有效預防該病的發生。對於已病防變和愈後複發,應在治療過程中關注體質因素對疾病的影響,將調理自身體質偏頗這一理念貫穿始終,因人制宜。


※想擁有一頭烏黑髮亮、柔軟有光澤的秀髮嗎?
※「上火痔瘡又犯了」?——不,痔瘡再犯,是因為寒!
TAG:悅讀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