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有一類奇葩跑痴,一路狂奔居然不是為了瘦

有一類奇葩跑痴,一路狂奔居然不是為了瘦

一提到跑痴,你最先想到的可能是電影里的阿甘。

這個瘋狂的傢伙,花了3年2個月14天16個小時去跑步。沒有理由,沒有目的,從出生地出發,穿越t城市、鄉村和沙漠,直到大海盡頭。

在這3年里,無數媒體蜂擁而至,無數粉絲追隨身後,甚至把他當作精神領袖。

阿甘沒有解釋,沒有回應,只是奔跑。他不明白,為什麼做事總是需要一個理由。

阿甘在電影里說:跑步不需要原因,我只是想跑而已。

電影里跑步的阿甘(圖片來源:互聯網)

事實上,阿甘打橄欖球、參加越戰、玩乒乓球、下海捕蝦、創辦公司,包括和珍妮相愛,每一件事都是發自內心地想去做,然後就果斷地去做了,並沒有理由。

於是,阿甘活出了一生的精彩,也活成了電影中的傳奇。

其實在跑者世界裡也是一樣,你總會發現有那麼一兩個跑痴,一路狂奔,大汗淋漓,卻不是為了甩掉肥肉保持健康,他們只是因為跑所以跑。

當然,還有一種另類跑痴,他們擁有各種各樣的奇葩理由,也唯獨不是為了健康才邁開雙腿。今天,就為你盤點一組跑痴,看看他們跑步的有趣理由吧。

跑痴No.1

人物:李軍(中國武漢)

距離:10公里

跑步理由:自證清白

2014年,身高1.73米的李軍體重卻高達200多斤,於是他下決心減肥。因為工作時間靈活自主,李軍選擇每天走步12000步,同時配合羽毛球運動,一年甩掉60斤肥肉,減肥效果顯著。

有意思的是,當他以全新的形象回老家看望父母的時候,爸媽卻以為他吸毒才導致了暴瘦。沒有辦法,李軍為了自證清白,給父母看跑步打卡的截圖,還有大汗淋漓的自拍,但是他們還是不相信。

李軍十分無奈,最後只好拉著他們來到附近的操場,自己現場連跑25圈,這才取得二老的信任。其實也不怪父母懷疑,他以前「不光胖得沒脖子,肚子更是大得離譜,沒少被朋友調侃說像是懷了7個月」。

李軍的勵志故事一傳開,身邊的朋友們都開始拿他當榜樣,五六個體重超標的小夥子也加入了他的鍛煉團隊。

點評:如果連跑25圈父母還是不信呢?比竇娥還冤,可能真的有心去吸毒了。

圖文無直接關聯(圖片來源:互聯網)

跑痴No.2

人物:特里(加拿大)

距離:5374公里

跑步理由:募集善款

1958年,特里出生,18歲得了骨癌,因為截肢失去右腿。但是,苦難沒有擊倒這個年輕人。幾年以後,特里在報紙上看到一張照片,一個安裝假肢的人在跑馬拉松,讓他深受觸動。

21歲那年,特里戴上義肢,開始了一場名為「希望馬拉松」的橫穿加拿大義跑活動,目的是為癌症基金會籌集資金。

他差不多每天要跑一個全馬,每到一個地方,就為當地人講述他的勵志故事。最開始的時候,沒有多少人響應,但是沒過多久,全國上下都知道了特里的壯舉。每到一地,數千民眾為他加油。跑到5000公里左右時,特里癌症擴散了。

1981年,22歲的特里遺憾離世。整個加拿大為之震動,政府降半旗致哀。特里以驚人的意志,用144天跑了5374公里,期間換了9條義肢,最後募集到2400萬巨款(加元)。後來,他的弟弟用這筆錢成立了著名的特里基金會,用於幫助千千萬萬癌症病人。

點評:什麼是馬拉松精神?這個故事力透紙背。

特里參加義跑(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跑痴No.3

人物:楊學超&郎天明(中國瀋陽)

距離:3000+公里

跑步理由:為愛痴狂

2017年10月7日,36歲的楊學超和24歲的女友郎天明一起離職,從瀋陽出發跑步去大理,全程用時67天,跑步距離3000+公里。每到一個地方,他們就把身邊用不上的東西快遞迴瀋陽。

剛出發的時候,他們各自帶了三雙跑鞋,最後每人都跑廢了一雙鞋。途中,他們還在武漢、長沙、常德三地參加了三場馬拉松。據說,他們每天花費100-150元,全程只花了兩萬多塊錢,還包括回程機票。

事實上,楊學超和郎天明剛剛戀愛9個月,彼此之間還有很多不熟悉。但是一路跑步去大理的兩個月里,兩個人的感情迅速升溫,同甘共苦的經歷似乎更容易讓愛情的火焰越燒越旺。當他們看到漂亮的瀘沽湖近在眼前的時候,一路上的辛酸和煩惱都煙消雲散了。

點評:如果推廣這對情侶的經歷,居高不下的離婚率是不是有希望進入拐點?

楊學超發的朋友圈(圖片來源:互聯網)

跑痴No.4

人物:馬庫斯(德國漢堡)

距離:11249公里

跑步理由:消除偏見

2017年3月,德國極限跑者馬庫斯從漢堡出發,每天跑步40-80公里,途徑波蘭、白俄羅斯、俄羅斯、哈薩克等國,最後於12月16日抵達終點上海。全程11249公里,耗時9個月,進入中國境內以後他還穿越了塔克拉馬乾沙漠。

馬庫斯一路上穿壞了40多雙鞋,到達湖北以後跌倒,導致雙腳足跟骨折,後面的路程只能依靠輪椅和火車完成。

一路上,好友諾伊鮑爾駕駛一輛大眾甲殼蟲汽車陪伴他,掛載的拖車裡裝有營養補劑、蛋白粉等。

據說,馬庫斯是一名理財顧問,他把這一旅程稱作「文化馬拉松」,而親自用雙腳丈量絲綢之路有兩個原因:第一,他的妻子是上海人。第二,消除外界對中國的偏見。

點評:德國女婿這麼拼,是不是因為妻子生氣抱孩子回了娘家?

馬庫斯在漢堡孔子學院(圖片來源:德國之聲)

跑痴No.5

人物:馮唐(中國北京)

距離:***公里

跑步理由:為了寫作

馮唐在一篇文章中說,跑步救過自己兩次,一次在小學,一次在軍校。小學的時候,他體弱多病,經常去醫院。到了三年級,班主任擔心他的身體,於是馮唐開始跑步,體質慢慢好起來。讀大學的時候,又在軍校軍訓一年,每天早上6點起床跑步。這個經歷給了馮唐一個好身板,讓他在此後二十年里免受疾病之苦。

但是到了40歲時,馮唐忽然覺得再不鍛煉不行了,自己寫作兩三個小時就已經不堪重負。於是,重新撿起了跑步。

馮唐總結了五個跑步原則:第一,敢於開始。第二,必須堅持。第三,忘掉勝負。第四,享受成長。第五,沒有終極。馮唐重新從跑步里汲取了寫作力量,感受到跑步帶來的十個好處:第一,欣快。第二,甜睡。第三,能吃。第四,能瘦。第五,去煩。第六,感受。第七,充電。第八,放下。第九,偶遇。第十,獨處。

點評:不會跑步的商人不是好作家,馮唐真是現身說法啊!

看了上述5位跑痴的故事,只能感嘆:跑步的理由千千萬萬,跑步的意義各有千秋。但是唯有一點,每一個邁開雙腿的人,其實都是因為受到跑步精神的召喚,才有了這一身的勇氣。你身邊有哪些佛系、道系、妖孽系的奇葩跑痴?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給我們!

作者烏金,新媒體作者,曾供職某戶外運動期刊編輯部。野生跑者一枚,願意與你在「跑步指南」里分享有意思的槽點和見聞。

加入跑步指南打卡活動

和50萬跑者一起堅持,

打卡,給自己的堅持點贊!

1001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跑步聖經 的精彩文章:

提升你的跑步能量,吃以下7種食物!
一張圖告訴你,運不運動差多大!

TAG:跑步聖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