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氫燃料電池催化劑實現量產 打破國外壟斷

氫燃料電池催化劑實現量產 打破國外壟斷

記者從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新型能源及材料化學研究室獲悉,燃料電池關鍵材料催化劑產業化生產難題,已被清華大學氫燃料電池實驗室與武漢一家科技公司的聯合研發團隊攻克。目前,該催化劑獲得17項專利,產能達到每天1200克,且價格僅為進口產品一半。

催化劑作為燃料電池核心材料,其綜合性能與國產化直接關係到我國燃料電池技術的核心競爭力及其產業化前景。但相關知識產權一直掌握在西方少數發達國家手中,催化劑核心材料長期依賴進口的高成本現狀,制約了我國氫能產業的自主發展。

2015年,清華大學與武漢喜瑪拉雅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展校企深度合作,聯合利用清華大學催化劑製備工藝開展Pt/C 催化劑的量產技術攻關。目前,催化劑產能達到1200克/天的規模,可滿足40台36kW燃料電池電堆使用,並具備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條件。該系列成果徹底打破少數國家對該技術的長期壟斷,且價格僅為同類進口產品一半。

催化劑系列化產品已應用在中科院、高校和多家燃料電池公司的燃料電池電堆中。今年底,採用該催化劑生產的氫燃料電池可達1000台。

攻關團隊帶頭人、清華大學氫燃料電池實驗室主任王誠表示,下一步團隊將繼續提升催化劑的各項指標,提高對硫化物、氮化物等雜質的耐受性,為我國燃料電池國產化不斷注入強大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cience科學探索 的精彩文章:

「復活祖先基因」:有助於揭曉外星生命真面目
我們能夠擁有自我意識 或許還得感謝大腦中存在的古老病毒

TAG:Science科學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