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怎樣上好一節心理輔導課?

怎樣上好一節心理輔導課?

?精心營造和維護團體輔導氛圍

?靈活控制活動過程

?注意塑造輔導教師形象

?靈活運用十項輔導技巧

怎樣上好一節心理輔導課?

01

精心營造和維護團體輔導氛圍

1.良好的輔導氛圍的要求—— 信任、安全、真誠、坦率、合作、互動、活躍、有序

不良輔導氛圍的表現——無序、調侃、應付、迎合、渙散、緊張、呆板、防衛

2.氛圍營造的技巧

開好頭、做好熱身活動、設計好開場白。

設計好第一個活動情境(注意情節的合理性與可探討性)

配好開場音樂

不一定有致敬的禮節(可以有心理課獨特的形式)

注意座位的排列

不要因多餘的環節(如不恰當的插問或使用多媒體等)中斷已經形成的氛圍。

02

靈活控制活動過程

1.設計好活動板塊

2.控制討論的時間

3.及時制止調侃或傷害

4.講清遊戲規則

5.想清楚活動細節

6.指令明確

7.問題具體,少而精

8.重視輔導資源的現場生成

9.精心提煉引導性語言

03

注意塑造輔導教師形象

1.良好的體態——親和、自信、真誠、舉止得體

不良的體態——僵硬、權威、過分誇張、大幅度或不雅的動作

2.良好的語言——親切、鼓勵、誠懇、簡潔、明確、連貫、響亮

不良的語言——音量過大過小、過於柔弱、過於誇張、過於生硬、批評指責、說教

3.組織能力:當機立斷、快速反應、隨機應變、周密思考

04

運用十項輔導技巧

1.專註(接納)——用語言或非語言的信息傳遞尊重、接納學生的基本態度。

平行面對學生、保持視線接觸、採取開放姿勢、微微傾向學生、面帶微笑,保持輕鬆、注意

聲調語氣。

2.傾聽——全神貫注於學生表達的信息,而不輕易加以評判。

傾聽是輔導的根本,渴望別人的關注與理解是人之天性。班級輔導中教師要認真傾聽學生的心聲,並且放下自己的參照標準,設身處地去感受學生的喜怒哀樂,理解學生各種行為表現的動機。

傾聽的技巧:

主動表示傾聽(趨前一小步);

高度注意,表情全神貫注;

用點頭、微笑或輕微的聲音做出適當回應,以表示自己的理解或同感;

耐心,不應有絲毫的不耐煩、不悅或輕視的表現,盡量不打斷學生的敘述;

適時提問、使用體態語言等。

怎樣上好一節心理輔導課?

3.重述——教師以另一種表達方式來澄清或確認學生傳達的信息,以避免對學生的誤解,並表示教師對學生的專註態度。

重述語氣不宜過於肯定,要保留適度的彈性;

重述力求精鍊,不宜過長;

重述的目的在於引導學生表述,而不是中斷表述。

4.具體化——避免學生籠統抽象或漫無目標的陳述。

具體化要側重於引導學生說清「具體經歷」「具體表現」「具體感受」;

學生表述模糊的部分往往是他想逃避的部分,因此具體化不等於貿然對質,若是學生不想具體說明,可給予接納和關懷,待時機成熟時再深入聚焦;

具體化應採取開放式問句,不要用「對不對」、「是不是」、「該不該」等封閉式問句;

避免連續發問,以免造成壓力感;

避免嚴肅的態度或焦急的表情;

對學生的回答應予支持、鼓勵或引導。

5.引導——這是理清學生思路、避免學生偏離主體或表述明顯錯誤見解的重要技術。

對學生的觀念偏差或負向認知,不宜訓斥、批評,不必強求學生改正或服從,而只需激發學生群體的求異思維,並引導學生深入討論,便可基本澄清是非得失。對偏離主題的發言可採用輕鬆態度做提醒;

涉及深層次情感的引導,要考慮學生的承受力和時機的適宜性。

6.同理心——教師設身處地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並將自己共情、共感的結果反饋給學生,以傳遞自己充分理解學生的信息。

同理心的前提是專註於傾聽,力求自己的語言與體態語言保持協調一致;

同理心的關鍵是教師設身處地的「辨識」,即體會學生明確表達或隱晦表達的感覺、行為、經驗;

同理心的反應要把握「簡述語言」的原則,力求簡潔、富有彈性或試探性,並讓學生有修正、否定、解釋、澄清及確認的機會;並採用適當的表達同理心的開頭語和辭彙,如「你好像是說……所以,你才處在一種……」

7.支持(回饋)——給學生以充分的關懷、積極的鼓勵和正面的強化,以增強學生在團體中的自信。

支持必須建立在具體的事實、情感、行為的基礎上,不能言不由衷;

口頭鼓勵、讚美、提供參考意見或引導學生自我肯定;

體態語言的支持,如點頭、微笑、信任的目光、肯定的手勢等。

怎樣上好一節心理輔導課?

8.面質——針對學生語言與非語言信息的矛盾,以及前後看法的矛盾,與學生深入探討,協助學生面對本想逃避的思想、行為、感受,以促使學生更坦然地面對自我的挑戰。

面質應該是建設性的,不應帶有敵意、歧視、嘲笑等態度;

面質要以良好的師生關係和課堂氛圍為基礎;

態度必須和藹,語氣必須明確;

面質後,要更加專註於傾聽學生的說明;

要防止引發學生的激動情緒。

9.保護——讓學生在團體中免受不必要的心理傷害,讓學生在團體中充分成長。

巡視各組互動情況,可大大減少小組內集中議論某人缺點、嘲笑羞辱某人等現象;

制定明確的團體活動規範;

引導而不斥責違規現象;

不過分保護,以免學生喪失自己解決問題和自我成長的機會;

若出現的問題有普遍性,必要時可使用 「暫時中止」策略,待教師重述團體規則後再進行討論。

10.自我開放——教師投入團體互動,表達出在團體中此時此地的自我感受或人生經歷。

引導學生自我開放,增進學生對教師的信任,促進團體更深層的互動。

教師的開放自我立足於團體氛圍;

注意適時性,過早過多的自我開放會使學生覺得不自在;

開放的內容必須切合討論主題;

開放時機適合在團體過程或結束階段;

方式必須自然,內容宜簡潔。

怎樣上好一節心理輔導課?

總結:心理輔導活動課內容上應以學生的直接經驗為中心,形式上應以學生活動為主,主動探究,注重過程經驗,師生關係上以學生為中心,評價方法上以主體綜合評價為主,心理機制上注重學生的情緒的喚起和情感。

<end>

PS:整理資料的時候,發現了2014年在浦江四中給老師們做的一次分享稿:如何上好心理輔導活動課。現在看來還有意義,所以發布出來。

曾參考過一些資料,當時並未註明出處,現在也無從查詢。因此,未列出參考文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悅慧心理 的精彩文章:

不怕麻煩的人心裡都是怎麼想的?
原來好故事都是這樣被創作出來的

TAG:愛悅慧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