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絕經前後 身體會有哪些變化
女人如花,生殖如根,要想花開的嬌艷,根部就要有營養,所以很多人都認為女人越晚絕經就會越年輕,真的是這樣嗎?女人什麼時候開始絕經呢?絕經前後身體都有哪些變化?絕經後應該怎樣保養呢?
絕經年齡一般是45-55歲
正常情況下,一般來說,女人絕經年齡通常在45-55歲之間,這一年齡段發生絕經都屬於正常。
絕經期與下列因素有關
與家族遺傳有關。外祖母、母親絕經早晚,往往會遺傳。
與懷孕生育史有關。生過孩子的,比從未生過孩子的絕經遲。
與產後母乳餵養時間長短有關。母乳餵養,比沒有喂母乳的絕經遲。
與夫妻生活有關。保持有規律、高質量的夫妻生活,絕經較遲。
與精神心理狀態有關。心情開朗、心胸豁達,懂得緩和壓力,絕經較遲。
與飲食結構和習慣也有關。營養均衡、不暴飲暴食,絕經較遲。
絕經需警惕乳腺癌
如果,55歲以後還未絕經,體內激素水平長期偏高,增加了子宮內膜癌和乳腺癌的風險。
所以過了55歲未絕經的婦女,必須定期到醫院做B超檢查子宮內膜(有必要時還要做內膜活組織檢查),以及乳腺B超,防患於未然。
女性絕經前的變化
1
月經節律改變
周期延長,月經期間隔延長,或二、三月不來,幾個月後又恢復其自然規律。這樣停經與規律的行經交替出現,可以持續一、二年。有的婦女則在一段時間周期較短,月經次數過多。
2
經血外觀變化
血色變淺,呈粉紅色,甚至發黑,雜有小血塊及纖維碎片。經血量也有改變,有的婦女經血量逐漸減少。但出有出血增多或大出血的。經期長短也有變化,有的逐漸變短,而另一些婦女,則經期延長,可持續10天。
3
面部潮紅髮熱
自下部開始向上蔓延到整個面部,面部常有顯著的血管擴張、發紅、全身出汗。同時出現頭暈、眩暈,潮紅程度不一,有的限於面、頸部發紅,但也可能很頻繁而嚴重。
4
植物神經失調,肢體麻木
特別在夜間肢端感覺異常、痙攣,下肢沉重,兩腿好象不知道該放在哪裡,小肚子痛,心慌、心前區痛,頭痛、頭暈,失眠及暈厥。常有急躁、情緒不穩定,好發脾氣,有時多疑與抑鬱。
絕經期如何調理?
1
飲食調理
絕經後女性內分泌會有變化,導致攝食中樞功能紊亂,加上活動量減少,體內消耗熱能也隨之減少,造成熱量過剩而誘發肥胖,因而絕經後女性特別容易發福,一定要控制飲食,應多吃魚,少吃肉。
2
堅持鍛煉
有些女性發現堅持鍛煉可以減輕潮熱的影響,而且可以幫助睡眠。
3
端正生活習慣
經常鍛煉身體,提倡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特別是在公共場所、家庭內戒煙、杜絕被動吸煙。
4
要保持樂觀的狀態
這是一種全身心的減壓劑,它可以幫助減輕憂慮、緊張、壓力。更年期的癥狀是「兔子尾巴 - 長不了」。最長在3-5年內也會慢慢消失。
5
嘗試自我宣洩
很多女性朋友在生活和工作中,情緒總會有起有落,並且會通過某種途徑宣洩。事實證明,善於宣洩的人往往身體健康,而不善於宣洩的人則往往造成身體自損。
進入更年期的女性由於精神穩定性差、情感波動大,因此學會自我宣洩顯得尤為重要,建議多跟他人傾訴、交流、化干戈為玉帛,並學會制怒、換位思考等。
要調節好自己的情緒,還要把握個度,既不要太壓抑,也不能太失控,保持平穩的心態。


※炒菜時多用這種油 不僅保護心血管還能抗衰老
※血壓高怎麼辦 每周這樣吃幾次就有機會擺脫降壓藥
TAG:養生百科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