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類認知工具的演化

人類認知工具的演化

好久沒有更新公眾號了。

並不是因為懶,而是在過去的一個月,我自己都不知道我經歷了怎樣的一段日子。工作日都幾乎要到晚上十點半才能夠從公司離開,而十點半離開公司,並不是因為完成了工作,而是因為地鐵最晚只到十點四十。每天大概將近十二點才能到家,到家後除了簡單的洗漱之後,還要再處理一點工作才能睡覺。好不容易熬到了周末,可以睡一個懶覺休息休息,通常早上九點才起。但起床之後就會看到各種郵件微信留給我的任務要做,然後往往就是起床後一直又工作到晚上12點,然後循環往複。

是什麼支撐著我如此努力的工作,是因為熱愛嗎?不,是因為窮。

扯遠了。雖然上個月一直都非常忙,但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通過手機,仍然可以把每天上下班地鐵上的一個小時,用來聽得到app中的書籍以及音頻課程。最近終於熬過了天天加班的階段,有一些閑暇可以把自己學到的知識進行一個匯總整理。首先想要整理的就是這個很大的課題,人類是如何認識世界的?

人類認知世界的歷程,可以用一句話來簡單概括,那就是從哲學到科學。

首先來說說哲學。

現代人公認哲學誕生於古希臘,由於那裡物質條件豐厚,文化條件優裕,政治條件開明,從而誕生了人類史上最早的一批偉大的哲學家。家喻戶曉的亞里士多德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亞里士多德是一個真正的百科全書式的人物,在幾乎所有的知識門類中都取得了極高的成就,甚至他的很多思想直到今天都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打辯論的人一定都熟悉三段論,也就是通過一個大前提和一個小前提,從而推理出一個結論。比如大前提人都要吃飯,小前提我是一個人,結論就是我也要吃飯。這種我們現在已經習以為常視為真理的三段論推理,就來源於亞里士多德創建的演繹推理規則。

在當時人類的語言還僅僅是作為基礎的溝通交流,邏輯相對混亂,並沒有一套完善的推理規則。亞里士多德正是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從而提出了演繹推理。演繹推理是一種論證形式:給定某些事情,就可以必然地推論出另一些事情。 最終,亞力士多德將所有的演繹推理過程總結為以下四種:

1. 大前提是「所有 B 是 A」,小前提是「所有 C 是 B」,結論是「所有 C 是 A」。

2. 大前提是「沒有 B 是 A」,小前提是「所有 C 都是 B」,結論是「沒有 C 是 A」。

3. 大前提是「所有 B 都是 A」,小前提是「一些 C 是 B」,結論是「一些 C 是 A」。

4. 大前提是「沒有 B 是 A」,小前提是「一些 C 是 B」,結論是「一些 C 不是 A」。

以上四種推論相信現在的小學生都可以輕易地回答上來,但在當時可以說是為人類的邏輯推理建立做出了突破性的貢獻。

那麼這四種演繹推理法對人類認知世界有什麼作用呢?亞里士多德認為,所謂的認知世界,就是用更清楚的東西來解釋那些還不清楚的現象。這個「更清楚的東西」就是一門科學中的第一原理或者公理。當我們擁有了第一原理或公理之後,我們就可以把它當作三段論中的大前提,從而將生活中的一些現象作為小前提,進而推導出我們需要的結論。

亞里士多德提出的演繹邏輯方法,成為的人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認知世界的基本工具。然而隨著歷史的發展,亞里士多德的演繹推理理論逐漸從哲學中分離開來,反而不斷的與宗教神學進行融合。當亞里士多德的方法與基督教神學結合,經院哲學變得無比繁複,產生了很多混亂的概念和荒謬的理論。這使得許多後來的哲學家想要擺脫亞里士多德所創立的框架,另尋出路。

除此之外,亞里士多德的演繹推理法還有一個問題,那便是想要進行演繹推理首先必須有一條人們公認的大前提,也就是所謂的第一原理。先不談第一原理如何確認的問題,即使我們現在已經有了一條公認的第一原理,但我們通過演繹推理法推理出的新的結論,必然也是包含在該原理之內的,因此,人類永遠無法獲得新的知識。

提出解決辦法的是英國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

培根主張的方法,被稱作科學歸納法。培根認為在所有的知識來源中,經驗事實具有獨特的優先性;我們在處理經驗事實的時候需要使用自然表格的方法,按照不同的變數和參數來設計實驗、進行驗證,推進我們對自然世界的科學認識。

培根用了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來揭示不同方法之間的差別:演繹推理就像是蜘蛛,他們按照自己內心已有的計劃織好一張網,然後只捕食和獵取那些撞進網裡來的食物,而在網之外的食物就都被他們錯過了;簡單的經驗主義者好像螞蟻,他們只是搬運和儲藏自己碰到的食物,把它們堆放在一起,然後囫圇吞棗不作區分地吃下去;而科學歸納法應該像蜜蜂采蜜一樣,它們對食物的來源保持開放的心態,之後主動加以處理、消化和吸收,產生甜美的蜂蜜。

科學歸納法逐步得到大眾的認可,成為早期科學研究的通用方法。也是在這個時期,尤其是隨著物理學等自然科學的發展,哲學認知世界的功能逐漸被科學所取代。而當我們按照現代的科學觀回頭來看,培根的科學歸納法其實並不完全符合科學精神。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科學是如何幫助我們認知世界的。

那麼,什麼是科學?關於科學的定義,最流行的是否證主義科學觀,即科學是可以被檢驗的,並且有可能被證明是錯的。如果一個理論無法被檢驗,或者無論怎麼說都有道理,那就是偽科學。

舉個例子。進化論現在已經深入人心,我們普遍承認,現在的高等生物都是由遠古時期最簡單的生物一步一步演化而來的。那麼進化論應該是一個我們公認的科學吧?但按照否證主義的原則,一個理論究竟是否是科學,要看它能否被證偽。由於進化論涉及自然界上億年的演化時間,不管我們發現多少化石證據來支持這個理論,以人類的生命長度而言,這個理論是無法被證偽的,因此進化論只是我們的一個理論,而並不是一門科學。

所以,所謂科學認識世界的方法,就是不斷提出能夠描述這個世界客觀現象的理論,並且不斷的去驗證它。一旦被證偽,就提出可以滿足證偽條件的新理論,通過這樣的方式不斷逼近真理。這在哲學領域,通常被稱為辯證法。

然而,這種科學方法是建立在存在一個客觀世界以及客觀真理的前提下的。 隨著量子力學的發展,量子的不連續性以及不確定性,像一個幽靈般籠罩在經典科學的頭上。可以說,量子力學對於人類長久以來視為真理的認知世界的方式造成的毀滅性打擊。

首先,量子力學顛覆了演繹推理及決定論。在過去人們的認知中,一切事物之間都是有因果聯繫的。只要掌握了足夠多的規律,擁有足夠強的計算能力,就可以掌握事物的過去和未來。但量子力學提出,我們不可能預測一切事物,只能預測事物發生的概率,上帝是在玩「擲骰子」的概率遊戲。這一觀點從根本上否定了決定論。

其次,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性推翻了實在論。不確定性原理指出,我們無法同時精確地測量電子或其他微觀粒子的位置和速度,並且,我們的觀測行為本身,會對測量結果造成干擾。所以,我們不能說世界的本質是什麼樣的,只能說我們觀測到的世界是什麼樣的,甚至可以說,根本就不存在一個客觀實在的世界。

這也就意味著,無論是演繹推理法,科學歸納法,還是可證偽的科學實驗法,都無法幫助我們認知世界的客觀實在。可以說,量子力學為人類想要認知客觀世界,追尋終極真理的夢想判了死刑。

霍金在其《大設計》一書中說人類只能通過「依賴模型的實在論」來認識世界,所有的「客觀實在」都建立在理論模型的基礎之上。簡單來說,我們從來就沒有看到過真正客觀的世界,我們所看到的只是我們對這個世界所建立的理論模型而已。

尤瓦爾?赫拉利也曾說過:「身為人類,我們不可能脫離想像所建構出的秩序。每一次我們以為自己打破了監獄的高牆,邁向自由的前方,其實只是到了另一間更大的監獄,把活動範圍稍稍加以擴大。」

這是我們的理論極限,或許聽起來很悲哀,但其實並不影響我們的生活。因為,我們無需去關心所謂的客觀世界是怎樣的,我們只需要知道我們所能看到的世界是怎樣的就足夠了。而我們所能看到的世界,還有太多謎題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如果現在就停下腳步,未免過於夜郎自大了。

同時,沒有客觀真理也意味著,我們的探索之路不會有盡頭,我們可以向著我們的理想一直前行,獲取永無止境的新認知,這未嘗不是一件激動人心的事情。

「第一次嘗試語音寫文章,效率比打字高多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里求知筆記 的精彩文章:

TAG:百里求知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