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取得一定成就之後,可能會面臨更大的新困難

取得一定成就之後,可能會面臨更大的新困難

大家好,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燕國抗擊游牧民族山戎入侵的故事。

俗話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意思是講鬥爭雙方的謀略是競相增長的。這話確有道理。山戎的善用伏擊之謀和齊軍的破伏之法,生動地反映了這種情況。山戎是中國北方的游牧民族,趁春秋初期諸侯爭霸之機,屢次南下進犯。公元前664年,山成侵入燕國,齊桓公率兵救燕。山戎聞齊師大至,解圍而去。齊軍與燕軍北出薊門關追擊,在山林中遭到山戎伏擊,要不是後續部隊趕到將山戎軍殺散,齊軍可能會遭受更大損失。

吃一塹長一智,齊軍及時改變了對付山戎的策略。當他們追到伏龍山區時,便在山上山下安營紮寨:把戰車聯結為城,士卒居於車城之中,實行「堅壁」。北戎兵輪番進攻,都被車城阻隔,無法突破。北戎見攻堅不行,便又使出老的招數,故伎重演,他們在車城附近留下少許部隊,個個都下馬卧地,口中謾罵,進行挑戰,企圖把齊軍調出車城,引至山林,伏而擊之。管仲識破了山戎的用心,便兵分三路對付敵人:中間一路迎擊謾罵的戎兵,左右兩路相互接應,專對伏兵。這比之原先的「一」字長蛇陣確實是一大改進,而這種改進山戎卻不曾料到。

戰幕拉開,車城開處,齊軍中間的一路沖向山戎的誘兵。山戎兵以為齊軍中計,故意棄馬而奔。齊軍卻不追趕,鳴金收兵而歸。這一下打亂了山戎原來的部署,伏兵只好出谷追擊。這時齊軍左右兩路趕到,對失去依託的山戎兵猛烈攻擊,殺得山戎大敗而逃。於是,齊軍便棄車換騎,乘勝追擊,闢地五百里,把山戎趕到砂磧深處。

《孫子·九地》篇有言:「所由入者隘,所從歸者遷,彼寡可以擊吾之眾者,為地。」並強調說,一「圍地則謀」,認為在「圍地」這種條件下計謀特別重要。伏擊也是「圍」的一種形式。在這種情況下,齊軍吃了一次虧後,便改用車城堅壁之法,疲憊人;然後又將計就計,把正面擊政誘兵的部隊變成誘敵脫離伏擊地區的誘餌;待敵伏擊部隊湧出之後,左右兩路立即接敵,置敵於被夾擊之中,使本想包圍齊軍的山戎反被齊軍所包圍。這中間充滿著道高魔長的景象,體現了謀高一籌者勝的原則。「 尊王」與「夷」是支持齊桓公霸業的兩根支柱而他「攘夷」之所以能「攘」出點名堂來,謀高術多實在是一個重要原因。史學家認為,齊桓公的「攘夷」比之「尊王」有著更多值得肯定的部分,因為當時處於游牧階段的山戎對中原農業區的侵擾帶有巨大的破壞性。但倘若他無法對付山戎慣用的伏擊之術,謀拙術劣,即使有好的願望,怕也不能抵禦山戎的侵擾的。

《六韜·虎韜》在講到對付敵人伏兵的方法時說「分為三隊,隨而追之,勿越其伏。三隊俱至,或擊其前後,或陷其兩旁。明號審令,疾擊而前,敵人必敗。」齊軍打敗山戎的伏擊,很好地體現了這些原則,特別是「勿越其伏」這一條。當然,是《六韜》總結了包括齊軍打破山戎伏擊之類的經驗而提出了上述原則,還是《東周列國志》的作者根據《六韜》所講的上述原則演化出齊軍打破了山戎伏擊的故事,我們已經無從得知了,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齊桓公確曾幫助燕國打擊過山戎,並且是打了勝仗的。

《左傳·庄公三十年》(即公元前664年)記載:「冬,(魯庄公與齊桓公)遇於魯濟(在濟水流經魯國的那一部分相會),謀山也(商量討伐山的問題),以其病燕故也(因為山戎禍害燕國的原故)。」《史記·齊世家》上說,「桓公二十三年,山戎伐燕,燕告急於齊齊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於孤竹而還。」《匈奴列傳》也記載了此事,說戰爭的結果是山戎敗逃。

從古至今,戰爭都是在一定的空間進行的。《東周列國志》的作者以他豐富的軍事知識提醒人們,道路狹窄的山區,草木繁茂的叢林,往往是比較理想的設伏之地,可以達成對敵出其不意的攻擊。因之,在這樣的環境下活動,必須注意周圍空間的情況,隨時準備打破敵人的伏擊。不僅如此,作者還道出了這樣一個道理:對於伏兵是應該認真對付的,也是有辦法對付的。對於敵人的其它謀略,同樣應取此種態度。故事今天就講到這裡了,歡迎大家評論留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秋戰國 的精彩文章:

智慧人生的八個小故事
春秋戰國時期的那些會盟故事:周成王的岐陽大會盟

TAG: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