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遇挫,韓妝去歐美大牌大本營搶市場的步子加快了
早在2014年,韓國化妝品出口額就超過了進口額。醞釀了三四年,韓妝這是準備代表亞洲美妝企業在全球舞台上出道么?
? 正 文 ?
一周前(5月9日),韓國愛茉莉集團在美國紐約布里克街舉辦了一家快閃店開幕盛典,這是愛茉莉在美國開設的第一家快閃店,店裡集合了旗下6大品牌:愛茉莉、蘭芝、Annick Goutal、雪花秀、夢妝和 IOPE。該店將持續開放到5月25日。
△愛茉莉集團在美國紐約的店鋪
韓妝在中國的下滑,似乎加速了韓妝企業的全球化布局。
2017年第四季度愛茉莉集團公司凈收入為173億韓元,同比下滑76.2%,公司把原因歸結於赴韓中國遊客數量的銳減。在這期間,集團在中國市場外的全球化擴張方面動作頻頻。
△巴黎老佛爺百貨的雪花秀店鋪
去年9月,愛茉莉集團帶著旗下高端品牌雪花秀來到法國巴黎,在老佛爺百貨開設了第一家旗艦店。按照規劃,法國巴黎的這家店是進軍歐洲的橋頭堡。接下來,蘭芝也會跟著來到歐洲,除了法國,愛茉莉集團今年還將進入英國,並於2019年前往德國。
實際上,這是愛茉莉集團再返歐洲市場。
早在1988年,愛茉莉集團就來到了法國市場,1990年成立當地部門,2011年還收購了法國香水品牌Annick Goutal。但根據韓國先驅報的報道,2015年歐洲市場業務凈虧損877萬美元,收入同比下降22.9%至492億韓元。
儘管如此,愛茉莉集團還是走向了歐洲。且不只是它,LG生活健康和其他韓國企業也在走向全球市場。
2015年,LG生活健康進入美國市場,如今Belif進入美國300多家絲芙蘭門店。2018年,它又進入歐洲市場,通過絲芙蘭進駐了包括法國、義大利、德國等在內的歐洲17個國家,並為其推出了特別產品。
此外,去年,韓國最大的ODM公司科絲美詩收購了美國一家名為NuWorld的公司。今年,韓國一家名為蔻斯曼加的ODM公司買下了美國一家化妝品公司Englewood Lab, LLC,並計劃從6月開始管理。
和愛茉莉一樣,韓妝們走向世界的勇氣部分來自韓流在全世界的影響力。這一點從出海品牌可以看出一二。
愛茉莉出征歐洲的排頭兵是自家旗下的雪花秀和蘭芝。在美國市場,愛茉莉集團主要有愛茉莉、悅詩風吟、蘭芝、雪花秀、Annick Goutal五大品牌,其中只有Annick Goutal是從外部收購來的品牌。
愛茉莉集團歐洲市場負責人Maman表示,集團在歐洲的收入,每年不到5000萬歐元,但預計2018年將增長20%。
1990年代,韓國政府大力扶持娛樂產業,經過20多年發展,至今以音樂、電影、電視、食物為代表的韓流已經席捲全球。韓妝也連帶著被大眾認可接受。
英敏特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美國10位女性中有1位(9%)表示她們有興趣去跟隨韓妝潮流。在18-24歲的人群中,這一比例上升到13%,而在25-34歲的人群中,有18%的人對韓妝感興趣。儘管美國有近一半(49%)的女性表示自己習慣一步或者兩步的簡單護膚,但有29%的人表示,她們採取三步或者更多步驟的護膚習慣,這表示,韓國的多步驟護膚方式已經影響了美國女性。
GIF
在韓妝熱的影響下,美妝集團也展開了對韓妝的模仿或收購。2015年,最早以BB霜品類在美國市場掀起熱潮的Dr.Jart+蒂佳婷,與雅詩蘭黛集團達成戰略合作。2016年,LVMH集團投資韓國品牌CLIO。2017年,聯合利華花29億美元收購韓妝公司Carver Korea。上個月,歐萊雅集團收購了韓國品牌3CE母公司。
產品方面,最具韓國特色的氣墊產品引起大牌先後跟風。蘭蔻、雅詩蘭黛、La Prairie萊伯妮、海藍之謎、迪奧、YSL都推出了氣墊產品。
至於韓妝熱度上升的原因,除了韓流在社交媒體上帶來的影響力,韓妝產品本身也契合了千禧一代消費者的愛好。
韓妝快速新創產品的特點剛好契合了年輕人「喜新厭舊」的心理,在產品上新速度方面,韓妝是全球領先的。一般品牌可能需要3年以上才能完成一款新品,而韓妝只需要1-2年甚至更短。快速創新和供應,是韓妝的優勢。
此外,韓妝的設計在視覺上比較吸睛有趣。比如動物面膜,還有許多品牌都會和某一主題設計合作款,比如missha和hello kitty及神奇女俠的合作款。這樣的產品非常具有傳播性,容易在社交媒體上走紅。
對追求天然有機的歐美市場來說,像悅詩風吟、skinfood這樣主打天然和蔬果健康概念的品牌,在整個健康潮流都愈演愈烈的市場環境下,也會受到熱捧。同時,韓妝里的綠茶、蝸牛原液、姜、竹汁、火山泥等原料對於歐美主流市場來說,也有著明顯差異。
韓妝擅長製造流行,快美妝的模式迎合了年輕一代的消費需求,不過在歐美大牌也在學著越來越快的時候,韓妝和歐美大牌之間的爭搶估計會越來越激烈。


※歐萊雅或將收購3CE母公司70%的股份
※寶潔首次成立獨立廣告公司/125批次染髮類化妝品不合格
TAG:聚美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