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鋼結構建築鋼材回收率達九成,裝配式建築迎來風口

鋼結構建築鋼材回收率達九成,裝配式建築迎來風口

普遍被認為具有萬億市場規模的裝配式建築行業,正在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在全國鋪開,鋼結構行業正在進入發展快車道。

裝配式建築以部件預製化為核心,是一種提前將部分或全部構件在工廠預製完成,運輸並通過一定連接方式在施工現場將零散的預製構件拼接組裝而成的新型建築形式。現階段裝配式建築主要包括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現代木結構三大結構體系。從2016年住建部推行的119個裝配式建築示範項目來看,混凝土結構佔比最大達46%,鋼結構其次為35%。

作為建築工業化的解決方案,這種建設方式的革新探索,甚至可以追溯至1950年代。從彼時提出的建築行業設計標準化、生產工廠化、施工機械化,到1999年的住宅產業現代化,到2010年的建築產業現代化,再到2016年的裝配式建築,中國探索建築行業革新的方式才真正全面布局。

近年來連續出台推廣綠色建築和裝配式建築的相關政策,制定行業準則,定下建設目標。全國劃分為「重點推進、積極推進、鼓勵推進」三類地區有重點地「自上而下」逐步推進,至2020年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的比例分別須達20%/15%/10%。

在2018年全國建築鋼結構行業大會上,多位鋼構行業專家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從環保現實需求、國家政策引導等層面來看,裝配式建築是未來建築行業的發展方向,隨著各地出台裝配式建築細則和時間表,整個市場已迎來「風口」。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推動,鋼結構市場需求將會進一步擴大。而杭蕭鋼構集團董秘陳瑞也曾經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鋼鐵行業和鋼結構兩者關係可以用『一拍即合』來形容。鋼結構建築擁有鋼材回收率高達90%的優勢,一旦能大量建造,鋼結構建築將成為『鋼材儲存倉庫』。因此作為綠色建築,特別是作為新型建築工業化代表的鋼結構取得了長足發展。 」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裝配式建築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深度分析報告》預計,按上述方案對「2020年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面積比例達15%以上」的要求測算,2020年裝配式建築面積有望超過80000萬平方米,以每平米2500元測算,市場規模將超過2萬億元。

裝配式建築市場前景隨著房企巨頭的紛紛卡位而愈發明晰,巨大資金投入又打開了裝配式建築的市場空間。碧桂園、萬科以及綠地等房地產行業巨頭已經憑藉各自的建造工藝,在這個巨大的機會前搶奪座次。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上游鋼鐵企業與下游鋼結構生產企業在產需層面的錯配掣肘了鋼結構行業的快速發展。某位鋼結構企業廠商向記者直言:「現在許多鋼鐵企業生產的鋼鐵型材有很多情況下是無法滿足用鋼企業需求的」。

一些鋼鐵企業人士表示,目前鋼鐵行業剛剛回暖,大多數鋼鐵企業並不是不願意更貼近下游用戶的實際需求,只是動輒數十億的生產線改造成本讓很多鋼鐵企業望而卻步。

正因如此,鋼構企業還尚未突破利潤的天花板。精工鋼構總裁裘建華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大多數的鋼構行業企業利潤非常微薄。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發現,除了杭蕭鋼構(600477.SH)等少數幾家企業之外,大多數鋼構企業凈利潤並不理想。其中精工鋼構(600496.SH)2018一季報的凈利率僅為1.19%,凈資產收益率(加權)只有0.64%。富煌鋼構(002743.SZ)一季度的凈利率也維持在1.54%這樣的微利狀態。

不過,目前鋼結構行業發展中所遇到的問題正在隨著政策的大力推動而開始得到解決。2016年《關於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的目標及任務,相關跟進政策也密集出台,住建部正式發布的裝配式建築三套國家標準開始實施。方正證券認為,從競爭結構來看,行業內企業的經營效率分化效應已經開始顯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Louis Vuitton前創意總監Kim Jones確定接手Dior Homme
以副部級架構管占國土面積過半的林草,官員說並非「小馬拉大車」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