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縣這個小鎮上,有一代人的童年!還有水庫、溫泉、寺廟……這些地方你一定沒去過!
GIF
很多時候
我愛旅遊、愛攝影
途中總有美景讓我驚嘆
然而
很久以後我才明白
再美的風景都將轉瞬即逝
心底最長情的存在是家鄉 ——「珙泉」
「珙泉礦.井口」
﹀
搬離這裡十年有餘,我還是堅持稱這裡為家,哪怕它早已繁華落幕,在幾代人的心裡,卻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一直想回來,卻始終沒有必須回來的理由。終於,借著工作之名,我回家轉了轉。
珙泉礦辦公大樓
這裡曾經是幾千人工作的總部,前兩年煤礦關閉,就少有人來了。只有十多名留守的工作人員讓這裡還有點人氣,不至於太荒涼。
珙泉礦辦公樓門橋的梧桐樹
『栽下梧桐樹,鳳凰自然來』,我想當初種下這排梧桐的人,是懷有這樣美好願望的。現在,確也給了路過的人們一片陰涼。
珙泉礦井口外
通往井口的鐵路銹跡斑斑,樹葉遍地,沒有了往日的忙綠,這條路顯得有些幽長。正因為這樣,它看上去很美。
人車
隧道比較長的礦井,會有這樣專門送人上下班的礦車,一般都叫它「人車」。現在,它不用送人下井了,倒成了畫中的風景。
礦車
用於裝材料,裝矸石的礦車,沒有機車拉動的時候,礦車得靠人工推動,可能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它只能呆在這裡了。
珙泉礦井口
井口外幾十米用鐵門鎖著,是不允許人進去的,哪怕就這樣看著,我還是會想到,曾經那些井下工人出井時的樣子,黑到只看得見眼睛和牙齒的臉上,掛著笑……
那種對煤礦工人打心眼裡生出的敬意,可能只有煤礦長大的孩子才懂。
「珙泉礦.家屬區」
﹀
珙泉礦的家屬區,有東、西村之分,西村更接近井口,但似乎一直是東村要熱鬧一些。
西村家屬樓
這棟房子很陳舊了,現在還有人居住,門前曾經的花園,現在變成了菜地。可能現在住這兒的老年人比較多,閑來沒事也就喜歡種點綠色蔬菜,吃得健康,也能打發時間。
其實這一區的房子也並非都是這麼陳舊,只是,這幢比較老的房子,以前常來。
GIF
東村家屬區
大樹底下好乘涼,家屬區的樹一直沒怎麼動過,看得出來,建礦時的綠化設計還是挺不錯的。現在老人們三三兩兩地在場壩坐著聊天,確實比滿是空調外機的大街上涼快許多。
東村教師大樓
曾經住在這裡的老師,見證了我十多年的成長,以前很怕他們,可能因為我比較調皮吧,路過這裡時,卻很想和曾經的恩師們來一場偶遇,看看他們有沒有變老,身體可還好。
礦山的人,曾經都有自己的圈子,醫院、學校、電影院、游泳池……
「珙泉礦.子弟校」
﹀
子弟校,有小學部和初中部,曾經一個年級兩個班,一個班30個人左右,全是礦山的小孩,人少地多,還全是熟人。01年左右,開始收當地的孩子,從那開始,子弟校變得越來越熱鬧。
子弟校操場
學校進不去,在小學同學那裡找到幾張照片。這裡是升國旗、跳午間操的地方。最初的時候,是在足球場進行的,後來不知什麼原因搬到了兩幢教學樓中間。
兵乓台
這些石制的兵乓台比專用的兵乓桌好用多了,這麼多年都沒有成『淘汰產品』,只是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人在這裡練球了。
校園一角
在我的記憶力,這裡和20多年前沒什麼變化,只是以前廁所中間的那棵竹子沒有了。
看著照片里的他們就像看見了曾經的自己,還好,這裡和從前一樣熱鬧。
遺憾的是沒有拍到足球場的照片,我還總和身邊的朋友說起,我小時候學校的足球場特別大。
「珙泉礦.荷花池」
﹀
這裡面有個不大不小的池塘,曾經種滿了荷花,故叫做荷花池。後來這裡的荷花越來越少,但我們還是習慣這樣稱呼這裡。
珙泉礦荷花池
以前大門這兒有三扇鐵門,現在就只有光禿禿的柱子了。
荷花池.池塘
這,確實是我上面提到的曾經開滿荷花的池塘。現在……也不錯,挺大個菜園子。
荷花池的三角梅
剛走進荷花池,就聽見裡面棋牌室的叔叔在大喊「對面拿碗那個,過來打牌了」。以前晚飯後,大家也愛在荷花池散散步、聊聊天、或者打麻將娛樂下。
看來不管過去多少年,棋牌這個娛樂項目都是比較受大家喜愛的。
「珙泉礦.游泳池」
﹀
大游泳池
兒童游泳池
以前,沒有這麼多水上遊樂項目,有個這麼大的游泳池就是很不錯的了,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改成了籃球場,看著沒有籃框的架子,我想現在這兒最大的用途,就是給周圍的住戶們晒晒乾菜了。
「珙泉礦.醫院」
﹀
小時候生病大多是看中醫,珙泉礦這個醫院,大概是來過一兩次。
珙泉礦醫院
這裡最初是醫院,後來改成了總務科辦公室,現在已經大門緊閉。沒有人來,花花草草倒是長得更好了。
幼稚園、電影院……珙泉礦,我沒寫到的地方還有很多,因為行程關係,我決定把沒去到的地方定在下一次回家時。
除開礦區,珙泉鎮原本就是山清水秀的地方,既然難得回來,那自然是得去走一走的。
「珙泉.火車橋」
﹀
火車橋算不上什麼景點,卻是我們兒時玩得最多的地方,離礦區也最近,就想著上去看一看。
火車橋
雖然想到了這裡可能的變化,只是,真正看到時,還是令我驚訝。
橋上雜草叢生,已經看不見原有的鐵軌了,橋兩邊的護欄也已拆完,沒有了安全措施,橋上立起了一座石牆,禁止通行。
沒辦法上橋,帶著點遺憾,離開了。
「珙泉.奇靈寺」
﹀
珙泉有許多值得一去的景點,奇靈寺,便是其中一個。
奇靈寺
奇靈寺,以前我們是習慣叫它『麒麟寺』的,每年觀音菩薩生日的時候,家裡人便會帶著來這裡吃齋飯,我記得這個飯是必須吃三碗的,為了防止第三碗吃不下,前面兩碗總是盛很少。我還記得,這裡的齋飯很可口,很下飯。
因為寺里不允許拍照,所以,就只拍了一張大門的照片。
「珙泉.蜀南溫泉」
﹀
蜀南溫泉,最初在這兒發現溫泉是在1919年,現在的仿古建築是在1988年建成的。依稀記得在三四歲時,這裡的生意就異常火爆。
蜀南溫泉
這個仿古建築是1988年修成的,門口看著就顯得很大氣。
GIF
蜀南溫泉內景
雖然建築比較陳舊,但還是能看出它曾有的獨特風貌。退回去20年,這裡的溫泉是很出名的,早在1995年,蜀南溫泉就已經接待遊客超過十萬人次了。
蜀南溫泉價目表
蜀南溫泉現在還在開放,只是相比於現在的溫泉,這樣的設備顯得很落後了,特別是單人池,更像是一個浴缸。
不過,蜀南溫泉的泉水是具有較高水療價值的,抗衰防病、益壽延齡、還可治療皮膚病、風濕性關節炎、肩周炎、神經衰弱等。患風寒感冒,更是可一浴而愈。
蜀南溫泉遠景
蜀南溫泉後面有一座橋,從橋上可觀溫泉全景,這樣具有特色建築和特有功能的溫泉,好好建設一下,還是能恢復往日風光的。
「珙泉.飄水岩水庫」
﹀
飄水岩在印象里是一個有山、有水,比較好玩的地方,只是太久沒有去了,差點走錯路。
飄水岩分路處
珙泉往雙河方向,在這裡分路,過橋上行兩三公里,便可看見飄水岩水庫了。這一片還和記憶里的一樣山清水秀。
水庫大門
以前這兒不叫飄水岩水庫,而叫飄水岩瀑布。夏天時,有很多人在這裡游泳、燒烤、釣魚。我記得有一段時間,還有專人運營著飄水岩的游泳生意。
水庫
GIF
再來一張動圖
後來,飄水岩建成了水庫,為珙縣的居民提供生活用水,這裡也就沒有了戲水的地方,不過,如此秀麗的風光,也是十分養眼。
水庫旁的小路
在水庫沒待幾分鐘,便被工作人員趕了出來,因為關係著太多人的飲水安全,這裡是不能隨便進出的。
出來後便沿小路一直往上,景色很美,即便不能玩水,來呼吸下新鮮空氣,拍拍照也是很好的。
「珙泉.二中」
﹀
這個中心學校以前是叫二中(珙縣第二中學),那時的珙泉還叫珙縣。
珙二中
我沒有在這裡讀過書,不過也算是以前常玩的地方。和子弟校一樣,我沒能進去,學校都是不能隨便進出的。
二中
透過門縫拍了一張,相比子弟校,二中的改變要大些,看上去比以前更漂亮了。
「珙泉.荷花池」
﹀
這個荷花池在珙泉城裡,相比珙泉礦的荷花池,這裡來得少些,記得以前這裡是要收費的。
荷花池
現在這裡叫珙湖公園,四周看了下,沒有看見收門票的地方,外圍牆似乎也都已經拆除了。
GIF
荷花池
有亭子、有小橋、有雕像、有荷葉…雖說沒有以前漂亮了,可也還算是個名副其實的荷花池。
「珙泉.炸土豆」
﹀
走得有些累了,想著去回味下,二招待所那家開了差不多二十年的炸土豆。
炸土豆老店
這裡便是炸土豆的老店了,賣土豆的阿姨,家就住在這裡,門外放幾張桌子就開始營業,一擺便是二十年。很可惜的是,去的時候剛好遇上阿姨沒有擺攤。
整整一天,我貪婪的尋找著兒時的記憶,卻發現,很多以前不曾注意的地方,早已美成了畫!
魚池、白鶴窩溶洞、烈士陵園、祥風洞……
珙泉還有很多美景
一天的時間明顯不夠
我想
旅途總要留些遺憾
才有下次再來的理由
那些年,
我們一起去的地方
來源:酒都搜索


※今天珙縣礦務局醫院旁發生車禍?一女子倒在地上?真相是這樣的!
TAG:大珙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