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倚天》中為何把張無忌寫得如此軟弱?知道原因後不得不服金庸

《倚天》中為何把張無忌寫得如此軟弱?知道原因後不得不服金庸

金迷朋友們不知道有沒有小編的這種感受:一邊看著《倚天屠龍記》,一邊深恨張無忌性格軟弱,有仇不報。尤其是光明頂一戰,任由少林圓音和尚當眾羞辱他父母,而他受此大辱,居然能鎮定下來,控制住復仇的想法,說好聽點是以大局為重自制力強,說難聽點就是軟弱。

畢竟武俠世界,要的是行俠仗義,快意江湖。張無忌小時候被玄冥二老以玄冥神掌打傷,小命差點不保,更是親眼目睹江湖各大門派於張三丰百歲壽宴之際登門相逼,逼死其親生父母。如此深仇大恨,一個小小孩童應該是刻骨銘心才對,然而學成一身本領的張無忌,到了光明頂上,面對與昔日如此相似的場景,如此相似的一群人再三羞辱,最終背負奇恥大辱,不報父母之仇,而把調和明教衝突擺在首位,簡直不孝。

如果說張無忌對六大派容忍,還可以說是導致張翠山殷素素死亡的主因是金剛門的阿三和玄冥二老。但當張無忌遭遇阿三之際,他的表現也不像一位懷著深仇大恨的人,沒有以自身神功把前來禍害張三丰,意圖謀算武林的阿三直接幹掉,而是跟他玩了半天太極拳才以雲手摺斷阿三筋骨,簡直婦人之仁。後來萬安寺中與玄冥二老對戰,也僅是不痛不癢的打了幾掌,再後來少林寺附近玄冥二老現身劫奪九陰真經。張無忌以屠龍刀斬斷玄冥二老武器,居然不乘勢趕盡殺絕,還把刀收起以拳腳功夫對打,讓生死大仇從容逃遁,凡此種種,豈不是一個「軟弱」二字?

有人說張無忌光明頂上對容忍是為了處理避免中了成昆的計謀,以大局為重。那我們換一個角度想想,把張無忌換成楊過,又如何?楊過在襄陽城下,郭靖的生死可是事關襄陽城全城安危,事關大宋一國之安危,楊過管過什麼大局為重嗎?楊過不是處心積慮要殺死郭靖為楊康報仇?只是後來有感於郭靖再三維護自己,最終心生感激才救出郭靖。而楊過學會玄鐵劍法第一件事是啥?提著大劍跑去襄陽城準備把郭芙的手也砍下來,只是後來陰差陽錯,索性把郭襄盜了出來。楊過快意恩仇,可沒有管過什麼誰生誰死,什麼大局為重。所以張無忌不是什麼冷靜自製,大局為重,根本就是軟弱。

那麼,金庸先生為何把張無忌寫得這麼軟弱而且性格極度不果斷呢,小編我認為這主要是為了和歷史吻合。試想如果張無忌性格強悍,出手果斷,如果他一心一意整合明教,驅逐韃子,建立明朝。那最後的皇帝是誰,那就不是朱元璋了啊。所以為了最終能回到歷史的軌跡上來,不至於寫出一位明朝開國皇帝張無忌,所以金庸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在明教聲威最隆重的時候把張無忌寫死了,但是這樣一來讀者就不幹了;另外一個選擇就是一開始就讓張無忌性格隨遇而安,軟弱可欺。所以最後朱元璋設下計謀,害死韓林兒,激走張無忌,最終才能回到歷史的軌道上來。由此看來,金庸先生在開篇布局之時,早已為最終的結尾埋下伏筆,眼光之遠,筆力之深,讓人佩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夜郎大俠不自大 的精彩文章:

金庸筆下十大反派高手排名,《天龍八部》盡佔優勢,鳩摩智第一
99%的人弄錯了《九陰真經》名字的含義,看懂更欽佩金庸博大精深

TAG:夜郎大俠不自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