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靠賣鞋成了捷克的市長,人生像開掛,但結局令人大跌眼鏡

他靠賣鞋成了捷克的市長,人生像開掛,但結局令人大跌眼鏡

曾幾何時,堅固而又輕便的鞋子只有那些生活殷實的王室代表或者大商人才能穿得起。在20世紀初,許多國家普通百姓還赤腳或者穿著最原始的自製鞋。捷克製鞋廠的托馬斯·巴佳開始琢磨生產又結實而又讓大眾負擔得起的鞋子。

一戰前,托馬斯與其兄弟安東寧一起共同繼承了祖傳的製鞋產業。從小手工工場起步,一年後就有50個工人,5年後已有120人,生產粗氈鞋和特別受歡迎的矮幫皮底鞋面的帆布鞋。戰前巴佳工廠有600人還有數百人在家工作。戰爭期間士兵用鞋需求旺盛。奧匈帝國軍隊都穿著半高腰鞋,那些在東部戰場也就是俄羅斯作戰的士兵和軍官都抱怨所穿的鞋,因為鞋子經常進水,他們把這歸咎於他們的鞋幫太短。

捷克當時是奧匈帝國一分子。巴佳鞋廠獲得大量訂單,軍官完全是皮製長靴,士兵則是皮底帆布高筒靴。當時有5000工人在工廠,其中包括不少俄國戰俘。同時也為農民生產木底廉價鞋。

一戰之後,鞋廠進入艱難時期,帝國軍隊需要的長筒皮靴沒有市場了。但托馬斯沒有慌,他將庫存的鞋清倉甩賣,給工人減薪。同時在國外開了連鎖鞋店,以傾銷價格售出。

對托馬斯而言,盈利第一,沒有什麼能讓他在利益面前止步。他對待工人很嚴苛,一點小錯都要懲罰,戰時甚至要關禁閉。在自己廠里托馬斯不允許設工會,忽視環保法令。工人超時工作也不加錢。不滿意的立刻開除。要知道當時他廠門口總是有大批離開農村的農民,想要得到工作,他只挑選年輕與健康的。

不過托馬斯明白,只有給工人創造好條件才能帶來最大回報。為此,他在茲林建廠,為工人建統一樣式的紅磚房,每幢兩戶。雖然居所很小,但工人已很高興。除了住宅,托馬斯又為單身工人們蓋宿舍,開醫院和運動場及商場,修路,通電話,甚至還建機場。由於這些功績,1923年托馬斯被選為茲林市長。城市裡出現了電影公司、出版社,其中影劇院還是當時中歐最大的。

1932年5月,維也納出版了一個年輕作家創作的小說,描寫的是一個有非凡成就的商人最後在自己工廠上空的空難中死亡的故事。托馬斯被對號入座,在他要求下,該書禁售。但1932年7月這一不幸預言發生了。當時托馬斯的私人座機飛行員沒有勸阻住老闆去瑞士。在早晨濃霧中起飛時,飛機撞到了工廠的煙囪墜毀在廠區,托馬斯折斷的肋骨扎進心臟導致死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中日關係能夠恢復正常的關鍵是什麼?四個字盡顯中國外交智慧
抗戰時廈門大學遷到了哪兒?歷經浩劫重生,「南方之強」當之無愧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