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難道「改號軟體」真有「三頭六臂」?

難道「改號軟體」真有「三頭六臂」?

冒充領導、好友,甚至機主本人,利用「改號軟體」詐騙的案例屢有發生。工信部曾多次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截至2016年4月份,已累計下線改號軟體977個。但近日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仍有「改號軟體」活躍網路。一些軟體可以「一鍵變身任意號碼」,並支持客戶指定號碼免費測試。(5月19日《新京報》)

星期五的時候,筆者接到了一個「保險公司電話」,號碼顯示為廣東深圳地區,而對方卻說自己是濟南的一家保險公司。很顯然,這就是使用了「改號軟體」的結果。當然,我是沒有上當的,但是必然會有上當。難道「改號軟體」真有「三頭六臂」?

據報道,這些軟體售價從97元到300元不等,如果願意出價更高,還能拿到代理許可權發展客戶,「自己做老闆」。一名賣家表示,自己每個月營業額穩定在兩萬元左右,量大的時候「三四萬也很正常」。他的說法並非誇張,網上一款名為「calla Droid」的「改號軟體」同時支持聯通、移動、電信等運營商的任意號段,設定目標號段後,可以以任意號碼撥通。 「改號軟體」囂張到了什麼程度?

使用「改號軟體」的,不能說所有人都是不法人員,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多數都是不法人員。一部分是為了推銷商品,擔心客戶不願意接聽,而藉助「改號軟體」修改了號碼。一部分則是實施電信詐騙的,讓你看不到他們的手機號碼真面目。而且可以有效避開市民的「拉入黑名單」,「換一個面孔」再次騷擾市民。那麼,有關部門真的拿「改號軟體」沒有辦法了?

「改號軟體」何以囂張?有關部門的說法是:「改號軟體」只是一個APP,背後的運營者也需要架設平台,鋪設線路,其之所以存在是因為鑽了通信網路最初設計的漏洞。這就找到了問題的根本所在,「改號軟體」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通信網路最初設計漏洞」。「改號軟體」已經存在很多年了,為何「最初的設計漏洞」還敞開著?難道有關部門的技術一直處於落後的境地?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不明白嗎?技術設計的漏洞就不能補上?有心就不難,難的不是技術是安全意識。

還有一個問題是監管部門查處的軟弱。針對「改號軟體」泛濫的實際,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很早就已經開展相關整治清理工作,在網站頁面、搜索引擎、手機應用軟體商店、電商平台、社交平台等空間,通過關鍵詞屏蔽、軟體下架、信息刪除、賬號封停等手段,打擊了「改號軟體」銷售行為。問題是,對於「改號軟體」只能是在網路上屏蔽和刪除相關信息和軟體?其實,更需要的是找到「改號軟體」的研發者和銷售者。

「改號軟體」橫行,有「三頭六臂」還是監管失守?

文/郭元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網 的精彩文章:

小伙患上白癜風怪其堂哥傳染 專家答疑真相大白
紅網時刻將現場直播「智匯洞庭 科創常德」活動

TAG: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