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明朝的硬氣,源自朱棣的這條24字祖訓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明朝的硬氣,源自朱棣的這條24字祖訓

作為中國最後一個漢族統治王朝,大明受到了眾多國人的喜愛,其中最終要的原因,用那句廣為流傳的明朝祖訓便可概括——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600年來,這句硬氣到足以讓人熱血沸騰的話感動了無數人,激勵了無數人,也改變了無數人。明朝之所以能如此硬氣,根源則是出自明成祖朱棣的臨終遺言。

朱棣是明朝最具爭議性的皇帝,他靖難之役謀反奪權,他生性殘暴殺害忠良,但同時他收安南,征漠北,撫女真,著大典,創盛世,功在千古,被譽為永樂大帝。他的功與過,是與非,爭論百年不休,沒有定論。但有一點的是肯定的,朱元璋之後,朱棣確實奠定了大明王朝的不朽基業,這基業包括政治上的,經濟上的,制度上的,更重要的則是思想上的。

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明成祖再次御駕親征,遠征漠北,並最終駕崩於回師途中。朱棣戎馬一生,戰功赫赫,如此結局也算死得其所。他臨終前對自己所創下的功業自得意滿,對大明王朝充滿自豪和自信,他在遺詔中留下千古名言:「我朝國勢之尊,超邁前古,其馭北虜西番南島西洋諸夷,禮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

朱棣身邊的大學士楊榮把這番豪言壯語記載在他的著作《北征記》中。「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短短24字成史上最霸氣遺詔,最硬氣祖訓,被後來的13個皇帝世代遵守,影響了大明朝王朝200年。

明朝貧窮、羸弱、專權,問題確實很多,但有一點是不能否認的,那就是大明無疑是史上最有骨氣的王朝。歷代朝廷都做到了「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歷代皇帝都做到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明朝有昏君庸主,有戰敗被俘,但沒有一個軟骨頭,無論被打到多慘,絕不用女人和親換取和平,絕不靠割地賠款苟且偷生。朱棣的祖訓,被執行得很好,這是大明王朝立國的根本,也給歷史留下了一段不朽的傳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白兔日記 的精彩文章:

杜月笙只讀過5個月私塾,書法為何如此驚艷?背後高人原來是他!
劉邦寫了一首詩,只有三句,卻足以讓寫詩四萬首的乾隆汗顏

TAG:小白兔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