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里「咕嚕咕嚕」的秘密
The 20th
- 這是雲山四時分享的第20篇雲山風物
可以沒有飯,但不能沒了水煙筒。
雲南鄉村長大的孩子,兒時總能見到老人們在閑適的午後,三三兩兩聚在一起,懷裡抱一支竹筒,一邊閑聊,一邊從兜里掏出煙盒,揉搓一小撮煙絲塞進住竹筒中間的煙嘴裡,點著火,用下顎和腮幫堵住筒口悠悠的吸了起來。
伴隨著「咕嚕咕嚕」的水聲,老人吸完一口,抬起頭,微微吐氣,薄薄的煙霧夾雜著淡淡的煙草味,在空氣里彌散開來。這種竹筒製作的煙具俗稱大碌竹,是許多雲南老一輩的心愛之物,常常會聽他們說:「可以沒有飯,但是不能沒了水煙筒。」
—
在雲南,竹筒竟然能做水煙袋!
中國人有吸水煙的傳統,據傳水煙的始祖可是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呢,而到了清朝就連慈禧老佛爺也染有飯後吸水煙的癮。吸水煙的煙具一般是銅製或者銀制的水煙壺,但在雲南卻變成了又大又重的大碌竹。雲南被譽為「植物王國」,多竹子,人們便就地取材,用竹子造竹樓、編竹笠、竹席,甚至還把竹筒當鍋用來燒飯,而用竹筒做水煙袋則是雲南一大怪俗。
雲南十八怪,竹筒能做水煙袋。隨著美洲煙草入滇,當水煙風行於雲南後,廉價易得的竹子就的成了製作水煙筒的不二之選。用竹子製成煙筒,亦有持久的清香,煙氣經過竹筒內清水的一道過濾,煙氣帶了濕度,減低了焦油對煙民鼻、嗓的一些刺激性,使得煙味更加香醇。
—
竹子做的煙筒吸著咕嚕響。
製作水煙筒的竹子,一般要選用竹節多、密封好、外觀美的根竹,按照需要的長度鋸段,竹筒的底端密封,另外一端打通竹節,打通竹筒後在筒身上切出一個向上的斜口,往裡插上煙嘴,而後將介面處用材料密封,最後對竹筒表面進行上桐油、拋光,講究的也可以在上面雕龍刻鳳,這樣一個竹製水煙筒就誕生了。
水煙筒的煙嘴是煙草裝塞和燃燒之處,得選用質地上好的竹節用金屬精緻的包好並鑲嵌上羊角狀的小角以便放置火引。插煙嘴也是水煙筒的製作最為講究的一步。如果插入位置過高,煙嘴入水淺會漏氣,吸煙時沒有了「咕嚕咕嚕」的聲音,煙氣不足。但如果插入過低,又會因為入水太深壓力太大,吸不進煙干著急。所以必須視竹筒的長短粗細切准開口處,使其高低合適,深淺得當,這樣吸煙時伴著「咕嚕咕嚕」的煙絲才會燃燒均勻,煙氣濃郁。
—
竹子茂盛煙草多,竹煙得一塊。
葡萄美酒夜光杯,水煙筒也一樣,自然要配上好的煙絲,才能相得益彰。雲南盛產的煙葉色正、葉厚、味醇,品質超群,晒乾的煙葉用水浸濕,抽去筋脈,壓成磚塊般的煙捆,然後用刀切得細如髮絲就是「刀煙」。這樣便可以和竹製的水煙筒一起遞上招待遠方客人啦。
吸煙有害健康,隨著禁煙的展開和人們對煙草危害的認識越來越深,也許水煙筒會漸漸消退在新生一代的視野中,屆時雲南這片神奇土地上流傳開來的「十八怪」就要少去這一怪了罷。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路


TAG:雲山四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