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運維人寫給運維人自己的書
寫在前面
運維有多重要?
這個問題,好像很多運維人自己都會思量半天,最終一笑而過。
因為運維的工作性質與內容,好像就決定了這種認知:「運維比不上開發,很難出彩,不出事就是成績」,儘管他們付出的努力並不少,甚至更多。最終形成了這種市場情況:運維人少之又少,100 工程師中只有 1 到 2 位的運維人。
但,看到過一句為運維人「抬杠」卻很硬氣的話:不要管開發做出的是什麼產品,留住客戶才是運維該關心的。
而且,接下來給你介紹的這本書,也在傳達著相同的觀點:運維在整體架構中的重要性,是任何東西無法替代的。
作者趙成認為:運維能力是整體技術架構能力的體現,運維層面爆發的問題或故障一定是因為整體技術架構中存在問題,割裂兩者,單純地看技術架構或運維都是毫無意義的。
掃碼,即可擁有
《進化:運維技術變革與實踐探索》是一本運維人寫給運維人自己的探索指南,從應用生命周期的視角,全面詳細地介紹了分散式架構體系下應用運維體系建設的方方面面,涵蓋了體系建設方法論指導、持續交付體系建設思路和實踐、穩定性體系規劃建設,以及故障的科學管理方法等內容。
作者趙成,是極客時間專欄《趙成的運維體系管理課》出品人,美麗聯合集團技術服務經理,多屆 ArchSummit 運維專題明星講師和優秀出品人,目前專註於雲計算和人工智慧時代的運維轉型和提升。
無論你是希望轉變運維思路、提升運維能力的公司或團隊運維工程師、想獲得全局思考意識的一線技術經理、技術總監以及架構師,還是正面臨崗位轉型,希望快速認知運維體系、解決問題的開發工程師,相信都能在本書中有所收穫,讓你擁有不一樣的運維思考,真正懂運維並愛上運維。
書中十大要點,提前分享給你
在微服務的架構模式下,我們的運維視角一定轉到應用這個核心概念上來,一切要從應用的角度來分析和看待問題。
應用運維體系建設,一定要從生命周期入手,劃分階段,提煉屬性,理清關係,固化基礎信息,實現運維場景。
在谷歌 CRE 中,我們可以看出,是不是有服務心態,表現在我們的做事方式上,就是我們是否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解決問題。
CMDB 是面向資源的管理,是運維的基石;應用配置管理是面嚮應用的管理,是運維的核心。所以,對於 CMDB 的理解也要與時俱進,這個時候,思路上的轉變,遠比技術上的實現更重要。
面對運維,勿在浮沙築高台,我們做工具平台或系統,一定要重視基礎的建設。
配置管理、提交管理、構建和部署發布時持續交付的重中之重,是關鍵路徑,是從開發代碼開始,到發布上線的必經之路。
在雙方(運維與安全)工作的協作上,我一直認為運維不能只是被動響應,而應該主動與安全合作,共建安全體系,與運維體系融合,把防線建設好,從源頭控制。
對於運維,一定要準確識別出日常運維過程中不同的運維對象,然後再進一步去分析這個對象所對應的運維場景是什麼,進而才是針對運維場景的分解和開發。
運維要懂產品和運營嗎?我的答案是,運維要有產品和運營意識,總結起來最本質的兩點:第一,能將需求講清楚;第二,能將產品推廣落地。
最後,面對雲計算和 AI 等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時代,我的建議是:學會寫代碼,培養產品意識,提升技術運營意識。最根本的解決之道是,不斷地學習和提升自己的技能,保持對技術發展趨勢的敏銳度,及時做出調整和應對。


※2018中國程序員研究報告
※為什麼說技術領導力才是成為CTO的決定因素?
TAG:Info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