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亮德:【小滿的風水習俗與養生改運之道】
原標題:李亮德:【小滿的風水習俗與養生改運之道】
【小滿】2018年5月21日(戊戌年【狗年】丁巳月 癸丑日)
小滿這個時候就很悶熱、潮濕,這個節氣裡面適合於祛濕。今年的小滿是五月二十一號開始的,可以用兩種祛濕的方:
一種是山藥冬瓜湯,這個是我們常用的,因為祛濕很重要,濕很重就困脾,脾胃傷了以後就五臟失養、百病叢生,並且濕氣重了以後就會容易形成痰濕體質,痰濕淤積久了就會形成一種痰核,痰核就變成一種固體的存在,痰核如果在皮膚底下就叫做脂肪瘤,有一些人皮膚底下到處有那種硬塊,那個就是脂肪瘤了。在子宮裡面有痰核的話,就會有子宮肌瘤了。
如果我們身體濕氣很重有一些判斷的標準,比方說頭髮很油,老是冒油,臉上也冒油,嗓子裡面有痰,大便的時候一桶水還衝不幹凈,老是黏黏的,黏在馬桶上,這個都是濕很重了,就要健脾祛濕。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用薏仁五十克、百合二十克,再放一點米,看自己能夠吃多少,一百克或者兩百克都可以,煮粥吃,因為薏仁能夠健脾祛濕,能夠利水消腫,百合也能夠清心安神和潤肺。
大願法師《健康養生隨許法》
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夏季的第二個節氣。小滿——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間視太陽到達黃經60°時為小滿。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致於此小得盈滿。」這時全國北方地區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約相當乳熟後期,所以叫小滿。 南方地區的農諺賦予小滿以新的寓意:「小滿不滿,干斷田坎」;「小滿不滿,芒種不管」。把「滿」用來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滿時田裡如果蓄不滿水,就可能 造成田坎乾裂,甚至芒種時也無法栽插水稻。
小滿三侯
第一候苦菜秀
小滿之日「苦菜秀」,苦菜,多年生菊科,春夏開花,感覺火氣而生苦味,嫩時可食。
第二候靡草死
後五日「靡草死」,靡草,按東漢鄭玄的解釋是薺、葶藶(tíng lì)之類枝葉細的草。葶藶三月開小黃花,四月結子,因為是陰氣所生,到入夏畏於陽氣,便枯死了。
第三候麥秋至
再五日「麥秋至」,夏麥可以收割了。
小滿是一個充滿傳統智慧的節氣
如果留心觀察二十四節氣,你會發現很多是相對著的,比如小暑大暑、小雪大雪、小寒大寒等等這些,而小滿這個時節,應該對應的是大滿,可是並沒有大滿這個節氣。小滿之後是芒種。
中國傳統文化講中庸之道,忌諱「太滿」 、「大滿」,有「物盈則傾」「物極必反」的說法,所以節氣中只有「小滿」,而沒有「大滿」。
有人說,人生最好的狀態是小滿。不滿,會留有遺憾;過滿,則招致損失;小滿,才是最好的狀態。
古人云:「君子寧居無不居有,寧處缺不處完。」《菜根譚》道:「花看半開,酒飲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爛漫酕醄,便成惡境矣。履盈滿者,宜思之。」水滿則溢,日中則昃,月盈則虧。這是自然之道,亦是人生至哲。自滿、驕傲、洋溢……
一切都到極限,不留餘地,其結果可想而知。中國古人在「滿」字前面加「小」字,俢「小滿」,終成「大滿」,滿滿都是智慧。
小滿小滿,小得盈滿。
趁此大好初夏、小滿時節,
檢視自身,以達小滿,
方不悔走這一遭快意人生。
小滿習俗
1、食苦菜
小滿前後是吃苦苦菜的時節。苦苦菜是中國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
當年紅軍長征途中,曾以此充饑,渡過了一個個難關,因此苦苦菜被譽為「紅軍菜」、「長征菜」。
苦苦菜,苦中帶澀,澀中帶甜,新鮮爽口,營養豐富,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膽鹼、糖類、核黃素和甘露醇等,具有清熱、涼血和解毒的功能。《本草綱目》:(苦苦菜)久服,安心益氣,輕身、耐老。
醫學上也多用苦苦菜來治療熱症,古人還用它醒酒。
2、祭車神
在相關的傳說里,二車神,是一條白龍。
在小滿時節,人們在水車驀上放上魚肉、香燭等物品祭拜,最有趣的地方是,在祭品中會有一杯白水,祭拜時將白水潑人田中,有祝福水硯涌旺的意思。
3、祭蠶
我國農耕文化以「男耕女織」為典型。女織的原料北方以棉花為主,南方以養蠶為主。
相傳小滿為蠶神誕辰,古代把蠶視作「天物」,為了祈求「天物」的寬怒和養蠶有個好的收成,因此人們在四月放蠶時節舉行祈蠶節。
4、搶水
舊時水車車水排灌為農村大事,諺云:「小滿動三車(三車指的是絲車、牛車、水車)。」水車例於小滿時啟動。
此前,農戶以村圩為單位舉行「搶水」儀式,多由年長執事者約集各戶,確定日期,安排準備,數十輛一齊踏動,把河水引灌入田,至河浜水光方止。
節氣養生
小滿時節,萬物繁茂,生長最旺盛,人體的生理活動也處於最旺盛的時期,消耗的營養物質在四季二十四節氣中最多,所以此時應及時適當補充營養,使身體五臟六腑不受損傷。對於小滿養生,養生專家提出了「不貪睡、吃清淡」的原則。
起居養生
小滿後氣溫明顯升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會較涼,氣溫日差仍較大,尤其是降雨後氣溫下降更明顯,因此要注意適時添加衣服,尤其是晚上睡覺時,要注意保暖,避免著涼受風而患感冒。同時也應當順應夏季陽消陰長的則律,早起晚睡,但要保證睡眠時間,以保持精力充沛。
情志養生
小滿時風火相煸,人們也易感到煩躁不安,此時要調適心情,注意保持心情舒暢,胸懷寬廣,以防情緒劇烈波動後引發高血壓、腦血管意外等心腦血管病。此時可多參與一些戶外活動如下棋、書法等怡養性情,同時也可在清晨參加體育鍛煉,以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為宜,不宜做過於劇烈的運動,避免大汗淋漓,傷陰也傷陽。
飲食養生
飲食方面,進入小滿後,氣溫不斷升高,人們往往喜愛用冷飲消暑降溫,但冷飲過量會導致腹痛、腹瀉等病症。此時進食生冷飲食易引起胃腸不適而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由於小兒消化系統發育尚未健全,老人臟腑機能逐漸衰退,故小孩及老人更易出現此種情況。因此,飲食方面要注意避免過量進食生冷食物。
另外,小滿後不但天氣炎熱,汗出較多,雨水也較多,飲食調養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為主,常吃具有清利濕熱、養陰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綠豆、冬瓜、黃瓜、黃花菜、水芹、荸薺、黑木耳、胡蘿蔔、西紅柿、西瓜、山藥等,忌吃膏粱厚味、甘肥滋膩、生濕助濕的食物,當然也可配合葯膳進行調理,還可以常飲些生脈飲以益氣生津。
小滿過後,天氣悶熱,中醫稱之為「濕邪」。由於人體的脾「喜燥惡濕」,此時出汗水分丟失較多,受「濕邪」的影響最大,所以在小滿節氣的養生中,要特別注重清暑祛濕。
一要「四防」
1、防濕氣上身
小滿過後, 「暑多挾濕」,正所謂「千寒難除,一濕難祛」,濕邪纏身,一旦跟寒、熱、風、暑邪一勾搭就易形成「寒濕、熱濕、風濕、暑濕」,它們會在身體中作祟。
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其實這些病都跟濕邪、痰濕有關。而脾主運濕,脾胃功能好,就能把多餘的濕氣運化出去。
所以,此時養生的重點就應該放在健脾祛濕上。
2、防內火攻心
中醫認為,夏主火,內應於心;西醫也認為炎熱的天氣,體內血流會加快,增加心臟負荷,所以夏季應養護心臟,調適心情,切勿隨意動怒,以防引發高血壓、腦血管意外。
3、防貪涼傷陽氣
小滿,也表示人體內陽氣的蓄積還只是小滿,並沒有到真的滿,所以還不能使氣機過於外泄,也不能貪涼而傷陽。
4、防皮膚病
《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篇》云:「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
濕氣始於小滿,潮濕悶熱的天氣,人體容易濕熱,易誘發皮膚病,如濕疹、蕁麻疹、皮癬、癤瘡等。
隨著氣溫升高,人體很容易積熱,出現面紅目赤、口舌生瘡、口渴引飲、心煩失眠、便秘、尿黃等火熱癥狀。
因此,飲食應以清熱化濕、祛暑益氣、生津止渴、清心補脾為主。
小提示:防燥減怒,可多拍「窩」
夏天暑氣通於心,光靠說「你要心情好」「不能發脾氣」也是不行的。其實人身上就藏有一個「出氣口」,平時沒事可以多拍「窩」,幫助解熱去火。
腋窩:俗稱「胳肢窩」,這裡有個穴位叫極泉,位於腋窩頂點有脈搏的地方。左手上舉,手掌向上,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舉右手,用左手這樣拍打,每次拍打30-50次,重複5遍。
二要「吃苦」
1、苦筍
苦筍含豐富的纖維素、維生素、生物鹼等,具有除濕利水、清熱除煩、清涼解暑、促進消化的功能,非常適合夏季食用。
2、蕪菁
蕪菁又名大頭菜。中醫認為,蕪菁性平,味苦、辛、甘,入胃、肝、腎經,具有開胃下氣、祛濕解毒的作用。適於治療食積不化、消渴、熱毒風腫等病症。
3、苦瓜
苦瓜具有清熱解毒、養血益氣、消暑解乏、滋肝明目的功效,對治療痢疾、瘡腫、中暑發熱、痱子過多、結膜炎等病症有一定的功效。需要提醒的是,苦瓜性寒,大便溏瀉、脾胃虛寒者應少食。
4、苦菜
苦菜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種無機鹽、維生素等營養成分,能夠清熱、涼血、解毒,對癤腫、鼻出血、便秘、感冒等有很好的防治作用,除此之外,經常食用,還可防治糖尿病、宮頸癌、直腸癌等。
5.萵筍
中醫認為,萵筍味苦,性微寒,有利五臟、通經脈、開胸膈、明眼目、利小便、解毒等功效,可用於血尿、高血壓以及高血脂等癥狀。萵筍還具有鎮靜作用,經常食用有助於消除緊張,幫助睡眠。
普及中華傳統古文化,傳播古聖先賢超智慧!關注風水家決策顧問李亮德先生獲取「先知一日,富貴十年」的高端智慧,讓您風生水起好運泰來!中國社會名流和成功人士都在秘密關注的不二選擇!


※風水大師李亮德:房子裝修注意哪些禁忌 家庭風水十大禁忌化解方法
※中國玄學大師李亮德:面相學之門牙整齊與否的寓意與說法
TAG:風水家決策顧問李亮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