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最古老的「裝甲車」長什麼樣?楚國四千乘戰車沖向戰場時,又是怎樣的情景?

中國最古老的「裝甲車」長什麼樣?楚國四千乘戰車沖向戰場時,又是怎樣的情景?

歷史學教授易中天

從春秋到戰國,

這五百年

歷史是綁在

戰車上前行的。

冷戰期間,蘇聯常常組織氣勢龐大的坦克裝甲車集群衝鋒的畫面,一再彰顯鐵拳,震撼世界。

唐代大詩人杜甫在《兵車行》一詩中描寫了古代「坦克裝甲車」在戰車對決時的廝殺場景: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雖說,杜甫寫的是唐軍,卻也讓人聯想起商周直至春秋戰國時期軍隊的主力軍——戰車。其實,戰車體現的是國力和軍力。

當時的戰車,就相當於今天的機械化部隊,通俗的打個比方,就如同今天的坦克裝甲車,是一個國家陸軍中最重要的重型武器裝備之一。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擁有戰車的數量已達4000乘以上。試想一下,當4000多輛坦克車咆哮而來時,是怎樣的壯觀情景啊!這支令人膽寒的大規模集群式「裝甲車部隊」,是楚國參與爭霸戰的戰略性力量。

公元前632年,楚國聯軍與晉國聯軍的一場生死大決戰,就是戰車對戰車的經典案例。

戰役發生在今天的山東范縣,楚軍一方聯合陳、蔡等國,分為中、左、右三軍,用1200輛戰車排列成強大的軍陣;晉軍則與宋、齊、秦三國聯手,同樣分為上、中、下三軍,投入了1000輛戰車。決戰開始後,交戰雙方的兩千多輛戰車,近萬匹戰馬,二三十萬士兵,頓時攪殺在一起。剎那間,戰車縱橫、金戈鐵馬、殺聲震天,硝煙瀰漫。

對於農耕民族來說,在平原地區的作戰,戰車是最具戰鬥力的武器平台。這些由四匹馬拉的戰車,配屬了大量的士兵,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協同作戰。

在近身對弈的作戰模式中,戰車凸顯了機動性、防護性和相比較步兵的殺傷性。

一,人腿比不過馬蹄子;

其二,士兵以戰車為依託,身著鎧甲,立身戰鬥,既保護了自己,又省下了力氣;

其三,戰車具備一定的空間,能夠放置遂行不同作戰任務的兵器,殺傷力進一步增強。

戰車的威力,在公元前506年吳國聯軍對楚國的戰爭中表現的淋漓盡致。吳國聯合唐、蔡兩國,對楚國發動了突然襲擊,在監利人氏伍子胥的帶領下殺入都城紀南城。就在楚國生死危亡之際,伍子胥的老鄉、楚國大夫申包胥從秦國要來了配備500輛戰車的精銳部隊。

秦軍500輛戰車的增援部隊一到,楚軍士氣大增,隨著秦國的戰車部隊沖向吳軍,一個衝鋒就擊潰了吳國聯軍,奪回了都城。

足見,500輛戰車在當時的強大威力了。

細細地讀著這些故事,眼前不禁浮現出荊州熊家冢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楚王車馬陣那排列整齊的戰車與戰馬的場景。

楚王車馬陣一號車馬坑

楚國800年的歷史,就是在腥風血雨中征戰與衝殺的歷史。楚國強大的兵陣,在君王的帶領下隨著隆隆前行的戰車,殺開了一條血路,沖入春秋五霸、戰國七雄!

讀著史書上對楚國的描述,再看看楚王車馬陣一號車馬坑考古發掘現場,我們不難想像,楚國大軍「車千乘,騎萬匹」沖向戰場時的情景,是何等的壯觀!

其實,戰車並非楚國的發明,但卻被楚國發揮到了極致,在歷次大規模作戰中,成為克敵制勝的利器。這種四匹馬拉的戰車,起源於中原。

據說,周武王曾親率戰車400輛,聯合各方部落,一舉攻破了商朝的都城朝歌,推翻了紂王的殘暴統治。從周武王的400輛戰車,到楚國的4000輛戰車,體現的是生產力的發展。在生產力低下的時代,工匠、工藝乃至原材料的生產和運用,都要耗費大量的國力。

楚莊王時,楚國國力已經積累到一定程度了。於是,「總理」兼「國防部長」孫叔敖對傳統的兵制進行了改革,以戰車為中心,超規模配備步兵。中原各國每乘戰車配備步兵75人,楚國則擴增至100人。這樣,在作戰時出動同樣數量的戰車部隊,楚軍就可以形成戰力上的優勢。

不過,發軔於中原的戰車,到了湖泊河流眾多、荊棘丘陵沼澤遍布的楚國,也面臨著水土不服,戰車或機動性降低,或陷入泥潭,或遇陡坡傾覆。

為此,孫叔敖將方形戰車改為「銳上斗下」的典型「楚車」。也就是說,將戰車改成上面窄,底盤寬,與當今坦克的外形有了相同之處。由此,大大地增強了戰車的穩定性。

隨著稱霸戰爭的需要和戰車規模的日益擴大,不同的用途導引出不同的戰車。

從大的方面來講,至少分為防禦型戰車、進攻型戰車、指揮型戰車、保障型戰車,等等。

於是,我們就從考古發掘的實物中有了新的發現。首先發現的是車軸上安有刀刃的進攻型戰車——「衝車」。1978 年,從楚地隨州曾侯乙墓中出土了兩件極為罕見的矛狀車軎,長40厘米左右,前端鋒利,兩邊有刃。這種安裝在戰車的車廂兩端,作為固定車輪的、鋒利的青銅鑄件,與地面保持著平行,成為楚國的一種新式的車載秘密武器,對敵軍的步兵和戰車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對此,《太平御覽》所引《春秋感精符》中曰:「齊晉並爭,吳楚更謀,不守諸侯之節,競行天子之事,作衡車,厲武將,輪有刃,衡者劍,以相振懼。」而東漢宋均對「衡」的注釋是「陷敵之車也。輪有刃,鑿輪著刃也」。有學者將此車命名為「衝車」,並認為是楚國所獨有的。

在增強了戰車的穩定性和殺傷力後,楚人又動起了腦筋,在增強戰車的防禦能力上下功夫,製造了重裝戰車。

於是,我們從1983年河南淮陽馬鞍冢楚墓中,看到了防禦型戰車——中國最古老的「裝甲車」。該車寬142厘米,進深94厘米,車廂雖然與其他戰車一樣是用木條製作的,但在車廂的左面、右面和後面的欄杆上,一共鑲有或者說外掛有80塊用青銅製成的「甲板」。每塊甲板長約13.6厘米,寬約11.6厘米,厚約0.2厘米。

也許,在今天看來,這樣的「裝甲車」似乎不堪一擊,別說一顆炮彈,就連步槍子彈也抵擋不住,但在2000多年前的冷兵器時代,可謂是堅固無比的移動戰鬥平台。

除了裝有「甲板」的重裝裝甲車,楚人還用牛皮製作了用於戰場觀察敵情用的「輕型裝甲偵察車」——巢車。

唐代杜佑在《通典》一書中寫道,這種車是可以升降的「望樓」車,車身外面蒙有生牛皮,以防矢石,望樓內一般可容納2個人。在牛皮「裝甲」的四周,還開有瞭望孔。通過安裝在車上的轆轤,可將充當瞭望台的「望樓」升高上十多米,以便觀察敵情。據《左傳·成公十六年》記載,楚共王就曾於公元前575年在楚晉鄢陵大戰時,親臨前線,親自登上巢車觀察敵情。

武器裝備的升級,伴隨著的是作戰思維和戰法的變化。不同功能的戰車,集合在一起,組織成戰役的強大兵陣,需要更加精細化的指揮體系。

在荊州楚王車馬陣遺址的一號車馬坑中,就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一場戰役的複雜,只見那一二百匹戰馬、六七十輛不同用途的戰車,整齊地排列著,似乎只要楚王一聲令下,便能殺入敵陣,所向披靡。遺憾的是,現存典籍中關於古人組織戰役的作戰指揮、戰場通信的內容少之又少,更別說先秦時期的了。

隨著鐵兵器的採用和弩的改進,一些具備較遠攻擊性能的武器取代了士兵近身作戰的戰法,特別是各國效仿趙國大力發展的騎兵部隊,成為前機械化時代最重要的武器平台,以其高機動性而遂行遠距離長途奔襲作戰,成為戰爭中的利器。面對劍弩和騎兵,戰車就顯得笨重而缺乏靈活性了,極易成為活靶子而漸漸淡出戰場。

不過,無論是戰車而是騎兵,發揮的都是主動攻擊型武器效能。有道是,最好的防禦是進攻。當年,晉朝的開國君主晉武帝司馬炎,一統中國後自認為天下太平了,便「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不但解除了州郡的守衛部隊,還對敵人——北方胡人施行所謂的「仁政」。結果,導致了「八王之亂」和「永嘉之亂」。

圖為楚王車馬陣小車馬坑

相比較游牧民族,農耕民族以土為安,宋朝就是另一個典型的例子,國家雖然富足,軍事上卻處於守勢,由於騎兵部隊不復存在,軍力孱弱,導致國家元首被俘不得不對外稱臣,甚至最後亡國。

「仁政」要不要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沒有強大軍力做後盾的「仁政」,最後只會導致失敗。

歷史的經驗反覆證明,沒有「國之利器」,就不可能有盛世太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為什麼要反覆高唱著「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不就是提醒我們「居安思危」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郢都故事 的精彩文章:

楚文王遷都時為什麼要將楚國的都城定在紀南城呢?
詩書寫春秋 拙作春《詠梅》——著名書畫家劉燦光先生欣然賜墨寶

TAG:郢都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