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同樣是新能源車電池生產商,寧德時代高歌猛進,這家中國公司卻命懸一線

同樣是新能源車電池生產商,寧德時代高歌猛進,這家中國公司卻命懸一線

煤炭鋼鐵等夕陽行業曾是中國債務風險的重災區,從明星股跌入35億元債務逾期困境的堅瑞沃能,為市場提供了一種新的認知——即使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這樣的朝陽行業,企業稍有不慎,一樣會陷入債務泥潭。

公司公告顯示,動力電池企業沃特瑪的母公司陝西堅瑞沃能股份有限公司,截至5月11日債務已逾期35億元人民幣,一季度營收銳減並虧損4.3億元。16家銀行債權人正考慮繼續輸血——與堅瑞沃能子公司及孫子公司簽署《銀團貸款額度合同》,同意保持42.3億元初始承貸額不變。

「如果抽貸,那企業很可能就死了,這筆貸款也就成不良了,」聯訊證券董事總經理李奇霖在電話採訪中表示,銀行在企業遭遇危機的時候通常不會輕易抽貸,「如果把貸款展期,給它續上,可能還有一線生機」。

堅瑞沃能的股價近期在3.7元左右徘徊,2018年以來已經腰斬,且僅相當於其2016年13.5元高點的一個零頭。煤炭鋼鐵等行業企業陷入困境,往往受累於產能過剩和宏觀經濟及商品市場的周期。堅瑞沃能的迅速滑落,並非選錯了行業,而是遭遇強大的同行對手——除了巴菲特投資的比亞迪,快速崛起的行業龍頭企業寧德時代,即將通過IPO登陸A股。

「老大老二爭鬥,最容易死掉的是行業的老三,」專註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彭博新能源財經分析師寇楠楠這樣形容這一市場激烈的競爭格局——寧德時代現在高歌猛進,簽下大眾、寶馬、賓士、日產等重量級的車企;比亞迪在努力追趕,並可能在2018年可能分拆電池業務單元;沃特瑪未來市場空間有限,且面臨激烈競爭。

堅瑞沃能公告稱,在保持初始承貸額不變的同時,希望通過與銀行簽訂新的貸款協議來置換原有存量融資的方式來暫時緩解公司還款的壓力。公司同時稱,目前簽訂的《銀團貸款額度合同》有效期限沒有具體約定,執行的效力、期限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堅瑞沃能沒有回復彭博新聞社尋求置評的郵件。上述銀團貸款額度合同的牽頭行工商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浙商銀行均未立即回復彭博尋求置評的郵件。

「把風險暫時控制住,看看有沒有翻身的機會,這種操作在國內比較普遍,」西班牙對外銀行駐香港首席亞洲經濟學家夏樂稱,「當然這種操作也有風險,如果企業最終還是倒閉,到時風險可能會暴露得更多。」

一線生機

堅瑞沃能在一季報中披露,截止2018年3月底,公司開工率大約20%,部分生產型子公司暫停生產,供應商的支付條件也比之前更加嚴苛,在全額付款的條件下才能維持正常的供貨;與此同時,隨著沃特瑪爆發債務危機導致工廠開工率不足,業務量縮減,部分員工離職,目前公司大股東正在籌劃公司股權轉讓事項,擬引入戰略投資者。

與堅瑞沃能困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寧德時代迅速崛起。據其IPO招股說明書中的披露,2015年至2017年,營業收入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87.26%,凈利潤年均增長率達112.39%,凈資產從2015年的14.98億元猛增至2017年的264.71億元。

寧德時代公司總部大樓

寇楠楠稱,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市場已經出現比較明顯的集中,前五大企業的出貨量佔比超過60%,寧德時代29%,比亞迪16%,沃特瑪(堅瑞沃能全資子公司)6.5%,汽車屬於比較保守的行業,一般選擇供應商非常謹慎,「優勢很容易向強者靠攏」。

這種趨勢,意味著堅瑞沃能面臨的可能不簡單是流動性危機——強大競爭對手在獲得IPO資金支持進一步擴大產能後,其已經擁有的技術和成本優勢可能進一步擴大,對上下游議價權可能進一步加強——這都將使得堅瑞沃能扭轉市場份額下降和虧損局面難上加難。

「寧德的規模夠大,可以壓上游原料成本,且可以把部分材料自製,有成本優勢,雖然相對也會受到補貼政策波動, 但可以靠量做大彌補利潤受損,」台灣群益大中華雙力優勢基金經理人謝天翎在電話中分析道。

技術路線

堅瑞沃能衰落和寧德時代崛起的背後還有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技術路線的競爭。據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究機構——高工產研的報告,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對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的要求越來越高,動力電池往三元方向發展的趨勢愈發明顯。

動力電池多為電動汽車、電動列車、電動自行車、高爾夫球車等工具提供動力

在寇楠楠看來,寧德時代在三元電池方面領先優勢明顯,出貨量快速攀升,而沃特瑪只生產磷酸鐵鋰電池,「幾乎很難在乘用車市場拿到很好的訂單」。寧德時代披露的招股書申報稿顯示,公司計劃募集的上百億元資金用於儲能電池研發和擴大產能。

堅瑞沃能也意識到了其中的風險,公司在2017年年報中提示稱,沃特瑪一直堅持走磷酸鐵鋰動力電池技術路線,截至2017年底並無三元鋰電池產品,「未來若沒有及時開發並推出三元鋰電池產品,存在因產品單一導致公司抵禦行業變化能力不足的風險。」

「市場競爭會淘汰很多人,」寇楠楠稱,「電池行業本質就是製造行業,比拼的是價格,優勢很容易向強者靠攏,中國的這些所謂高科技產業(風電製造、光伏製造、電池製造),都經歷了這麼一輪的危機。」

撰文:彭博社 編輯:于欣宜

延伸閱讀:中國電動汽車電池巨頭寧德時代計劃在歐洲建廠

一家正在籌建本土工廠、計劃產能足以超過特斯拉產量的中國電動汽車電池供應商已將目光投向更遠的地方——歐洲。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曾毓群接受採訪稱,該公司快要完成首家海外工廠的選址——在歐盟三個國家裡選一個。據一位因信息未公開而要求匿名的知情人士透露,該公司的研究對象包括德國、匈牙利和波蘭。

曾毓群在參加於北京舉行的中國政協會議的間隙表示,該公司看到了歐洲的巨大機遇;在過去兩年中,與其打價格戰的韓國企業在技術方面並沒有太大進步,該公司已經快速超車。

在向歐洲擴張之前,該公司已計劃在其大本營——福建寧德建設一座工廠,該工廠會使得其產能提高四倍,並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電池生產商。待進行的20億美元首次公開募股(IPO)將有助於為其本土工廠提供建設資金。曾毓群3月5日稱,其歐洲工廠將供貨給寶馬等該地區主要汽車製造商。

寧德時代等生產商,是中國大力治理空氣、減少石油進口的產物。寧德時代的電池目前大多賣給了中國最大的一些電動汽車製造商,曾毓群表示,該公司正在歐洲尋找一個成本最低的地方建廠,歐洲大陸的電動汽車需求將決定這個工廠的產能。

寧德時代研究院總監梁成都3月初在東京表示,該公司將於5月在日本開設銷售辦事處。包括豐田汽車、日產汽車、本田汽車公司在內的日本汽車製造商都已表示,他們正在考慮在中國國產電動汽車中採用寧德時代的電池。2017年,寧德時代還在美國開設了銷售辦事處。

撰文:彭博社 編輯:周靈鴿

點擊你感興趣的關鍵詞

立即獲得關於TA的更多信息!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周刊/中文版 的精彩文章:

這是最適合買房的時代,卻是找工作最壞的時代?
退出北美轎車市場!汽車大眾消費鼻祖福特的自我救贖

TAG:商業周刊/中文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