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破山河在,北宋王朝今昔又何在

國破山河在,北宋王朝今昔又何在

宋朝在大多數中國人的印象中大概都是「積貧積弱」的一個朝代,各種割地賠款不說兩位皇帝還被金人俘虜且慘死在了漠北,加上宋詞里的各種凄凄慘慘戚戚以及金庸小說的「加持」 讓宋朝顯得尤為「破落」。

但後來隨著自己知識的不斷豐富,才慢慢認識到其實「宋」才是中國文化的巔峰時期。在漢唐時期中原王朝不斷通過武力與和議維持著與周邊少數民族國家對峙的局面,而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則建立了一套不同於漢唐的體制——「文治靖國」。

在"文治靖國"的方針下,專制和獨裁有所消解,士人大談建國治國方略,產生了范仲淹、王安石等一大批思想家和改革家;創造出了「四大發明」 其中的三項: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還有宋詞、宋瓷、宋畫、書法這些迄今都能代表中國文化高度的藝術遺產。

所以,抱著對宋朝的熱情在2018年的五一小長假我來到了北宋王朝當時的皇陵所在地,現在的河南鄭州鞏義地區,打算近距離感受一下北宋的風采。

其實在北宋滅國的時候,宋陵的陵墓建築就被當時的金國損毀殆盡,珍寶也被盜掘一空,到了元朝時期已經是「盡犁為墟」了。據出發前查的資料這裡大概只剩下一些殘垣斷壁散落在田間地頭。

從北京出發坐上夕發朝至的綠皮火車,睡上一覺第二天清晨就到達了鞏義。這是一個小小的城市,火車站也小小的,沒有別的城市火車站的雜亂與喧鬧,在酒店放下行李稍作休息了後就開始了我的「北宋之旅」。

上午先去了郊外的石窟寺,這是一座少人問津的小寺,始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雖經歷了唐和宋的持續再建但也一直規模不大,總共只開鑿了五個石窟,遊客們都被周邊更大更有名氣的「洛陽石窟」吸引過去了,所以在這樣的假期還能享受「包場」游的待遇真是很爽。

缺少關注的同時也意味著缺少保護,洞窟里千年前的精美雕刻幾乎都能零距離接觸,沒有防護、沒有工作人員的監督。。。就連鎮寺之寶——「帝後禮佛圖」 估計都被「拓片」了千萬次,磨損得很嚴重。

看完石窟寺,北宋就先從市區里的永詔陵開始了,永昭陵是北宋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趙禎(即「狸貓換太子」里的太子)的寢陵。現在這裡更像是一座免費的城市綠地公園,裡面的建築都是在90年代新建的,沒有半點古風韻味。

可能後期維護經費有限,亦或是「豆腐渣形象工程」 這些建築都開始破敗,沒開放的院子里荒草叢生一副落寞景象。遊客依舊很少,只有一些當地的老人家在樹蔭下打盹兒納涼。

從永昭陵步行就可以到達附近的永厚陵——北宋第五位皇帝英宗趙曙的陵墓,這座陵墓居然是在市區的一片居民區里,現在被當地氣象站給佔了去,似乎就是氣象站家屬區的「後院菜地」。

第一眼看到放置在菜園子周圍的石像生時頓覺悲涼——這位皇帝也太慘了吧。

後來一查資料他果然很慘:當時他手下官員李攸,在親臨葬禮後,對永厚陵的地宮,陪葬品做了非常詳細的描述,並把大量的細節寫進了自己的筆記《宋朝事實》中,因此該陵也是被盜墓者光顧最多的一個陵墓。據說北宋滅完還不到十年的時間這座墓就被洗劫了個乾淨。

看完厚陵天色也晚了,於是早早休息,明天再探其他皇陵。

第二天一早來到汽車站搭乘去往西村鎮的小巴,車行不到1小時就能到達在途中的永定陵——北宋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趙恆(簽訂「檀淵之盟」)的陵墓,周圍有建築遺址土丘16個。

雖然地面上的建築已毀無存,但此陵至今尚未正式發掘,陵內情形尚仍不為人知,陵前的石刻馬、羊、獅、虎等倒是保存完好,在北宋諸陵中是保存的最好的一組,也是唯一一個收門票(¥20)的宋陵。

看完回到原路繼續搭乘同路線小巴,不到20分鐘就能來到永昌陵——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的陵墓,這陵墓現在就像一個大的施工未完成現場,估計當地政府打算要開發這裡。

植被都被移除,光禿禿地裸露著黃色的泥土和沒修完的道路,跟著導航在各個土堆里走來走去,終於看到了石像生了無生氣地立在還沒修完的道路兩旁。此番情景,估計地下的趙匡胤恨不得從棺材裡跳出來打人吧。

天氣炎熱,實在沒心情在沒有一絲樹蔭的「施工現場」多逗留就匆匆趕往「隔壁」的永熙陵——北宋第二位皇帝趙光義的陵墓,他是趙匡胤的胞弟,北宋的政權在他的統治下進一步穩固,他曾率軍攻遼企圖奪回「幽雲十六州」,可惜中箭負傷後病發身亡。

說是「隔壁」其實也需要步行1-2公里,所幸一路都是鄉村田園風光,走過去倒也很是愜意,不覺辛苦。

永熙陵像是一個陵墓群里小清新,隱藏在滹沱村裡,神道是村中心一個類似小廣場的地方,但穿過這個小廣場裡面就是一片綠油油的麥田,麥田的那頭就是趙光義的墳頭,一些石像生和稻草人一起散落在麥田裡,微風徐徐吹過。

從永熙陵出來在村口小賣部打聽到要去的下一個永裕陵只需要在村口搭乘到侯地的小巴,到永通鋼廠下車即可。上了小巴後想再打聽一下鋼廠到永裕陵的道路情況,結果居然一車人都不知道什麼永裕陵。。。難道是上錯車了?

再三描述後一個乘客似乎恍然大悟,問我:「你是不是要去八陵村?那邊有好多宋陵」, 我:「好像、應該、大概是吧」 ,然後大家就熱心腸地Bala Bala。。。總之是確認了到永通鋼廠下車沒錯。

到了鋼廠用導航一看,哦喲!還有2、3公里遠呢,路上不時有大貨車開過,塵土飛揚。正思考著這地方能否有滴滴這樣一個嚴肅的問題時,一個騎摩托車的老大爺在我身邊停下了,我向他問路,他說他可以載我去,我問多少錢,他說用啥錢,於是我就坐上了大爺的摩托車后座。

當摩托車開到一個煙囪林立且布滿灰塵一看就是污染嚴重的工廠前時大爺說:宋陵到了! 剛要表示質疑,一扭頭就看到與工廠一條馬路之隔的對面低出路面好幾米的一大片麥田裡永熙陵的「神道」就正對著工廠,依舊是排列整齊的各類石像生。一邊是現代的工廠一邊是千年前的石像,那感覺真的超魔幻。

謝過大爺後就直徑下到田裡和永裕陵來一個零距離接觸了,這是北宋第六位皇帝趙頊(王安石變法)的陵墓。可能這個時期已經是北宋的晚期了,石刻造像相較之前的幾個陵墓成熟許多,尤其是在人物的造型上更為細膩和更具美感。

現場「度娘」了一下,果然該陵被譽為北宋皇陵美學的翹楚,審美觀被肯定了,嘻嘻。

快到日暮時分了,一層薄霧似有似無地開始籠罩著周圍的大片麥田,還剩下此行的最後一個永泰陵——北宋第七位皇帝趙熙的陵墓。由於宋朝是皇帝死後才修陵,所有的墓葬都是統一建制且風格統一,所以說實話這一天看下來也有些審美疲勞了,還要繼續嗎?

猶豫了2分鐘後我就毅然奔著永泰陵方向去了,裕陵和泰陵相離不遠大概只有1公里。跟著導航在田間小路走了十幾分鐘後,發覺自己這個沒放棄的決定實在太英明了,這一路的風景簡直不能太贊。

廣袤的田野被各類綠綠蔥蔥的樹木分割成各個形狀不一的綠塊,村舍時隱時現,鄉間小道上偶爾會駛過一兩輛農用三輪車,風一吹麥田會發出很小的嘩嘩聲。更讓人興奮的是每走一段路程就會出現一些石獅、石馬、石人,它們或立或倒零星地散落在麥田裡,好一派北宋風光!

越走越高興,馬蹄輕快地不一會兒就到了永泰陵,和我同時到達的還有一輛三輪農用車,車上是一對老農和一個4、5歲的小女孩,一開始我以為是來地里干農活的村民,後來看到老婦帶著小女孩到各個石像前玩耍才明白原來他們也是來參觀的。

小女孩估計是第一次看到這般景象,非常興奮地叫著大馬大馬大象大象,可當她奶奶要抱她騎上石馬時她又會嚇得自哇亂叫,還不時拍打石像用河南話說:「壞馬壞馬,讓你嚇我。」 很是可愛,而老頭就一直坐在三輪車上微笑地看著老伴和孫女。

看完了這最後一個陵走到附近的八陵村時(知道為什麼叫八陵村了,因為村子周邊好多宋代王公貴族的陵墓,守靈的石獅隨處可見,據說包拯的墓也在附近)正好有一輛開往鞏義的小巴。

到了市區後直奔當地有名的老字號西義興滷肉店美美的吃了一頓,就這樣完美結束了這個五一小長假。

——The end——

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飛鳥集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sD的旅行膠囊 的精彩文章:

TAG:MsD的旅行膠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