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變得那麼浮躁?
GIF
不能說的秘密
不能說的秘密 電影原聲帶
周杰倫
00:00/04:56
前幾天,二更食堂永久關閉,大快人心。
儘管,他們可能會用新號繼續運營,但也算是一次懲戒,給那些毫無底線的人敲響警鐘。
01、生而為人,請務必善良
首先給大家科普一件事,任何一家新媒體的文章都不可能未經審批就胡亂推送,除非是那個職位的人不想幹了。
其次,我得承認,但凡是寫字的、都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得到認同,自己能得到尊敬和讚頌。你可以說,我寫字就是給自己看的。是,這一點沒錯,但是當你寫的文字開始有了粉絲,當你的號有了追隨者,那麼心態又會不同,你會渴望得到更多。比如轉發量,比如點贊次數,比如打賞金額,再比如更多的粉絲量,你希望做到新媒體里的NO.1。
有多少人還能記得自己的初心,最開始僅僅只是希望給自己看的?
當心態變了,你便開始琢磨如何能寫成分分鐘十萬+的爆款文,你想著怎麼樣才能更精準的抓住熱點,於是你開始隨著大流玩起一些遊戲規則,但是更重要的一點你卻忘記了,那就是做任何事都要有道德底線。
我曾經以為,魯迅筆下所謂「人血饅頭」的年代離我們甚遠,沒有想到,人性的野蠻,並沒有因為讀的書多而有改變。
你想成名,沒有人攔著你,只是,生而為人,能否有些善意?
02、為什麼那麼浮躁
我常常在思考一個問題,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人們變得浮躁了?
我們小的時候,沒有空調,沒有Ipad,沒有電腦,甚至沒有足夠的零花錢,都可以很開心,而當我們長大了,有了生存的能力,有了錢,有了一切,卻開始成天抱怨,笑的少了,煩惱的變多了?
是環境讓我們變了,還是我們令環境變了?
小時候去書店,多是文學性的書佔據暢銷展台,而現在再去書店,一面是成功學,另一面則是銷售相關的書籍,要麼就是心靈雞湯。
各位,說實話,我真不知道看這些書能不能成功,我只知道,寫這些東西的作者至少是成功的。如果不是在這個年代大行其道的話,他們的「作品」又怎麼可能有機會出版呢?
我甚至不知道,這些東西出來,對於我們這個年代的人來說到底是一種進步,還是倒退?
滿目充斥著「如何成為一個成功的人」「怎麼讓你的客戶買單」「我要成名」,好像沒有名利地位,沒有成為焦點,都枉為人了。
回到社交,你刷著所有的交際圈,看到誰誰誰又賺了多少錢,誰誰誰又高升了,某篇推送又在發心靈雞湯或者毒雞湯,說著諸如「你正在被同齡人拋棄」之類的話。
回到職場,公司的領導教育你做人要居安思危,要為你的荷包拼一把,暗示你,希望你加班「反正回去也沒事做」。
所有的渠道已經不僅僅是在製造焦慮了,簡直就是恐慌。
為什麼說現在患有情緒病的人越來越多,也許這些就是與大環境是分不開的。
我想說的是,沒有賺到錢就叫失敗嗎?很多人都在努力工作認真生活,從來沒有懈怠過每一天。
說到心靈雞湯,我是一句都不信。我更加不相信,我們現在已經虛弱到需要每天用雞湯才能喚醒自己,需要被洗腦才能有勇氣面對每一天了。
醒一醒各位,這個世界上哪裡有那麼多雞湯?整天活在幻想里真的好嗎?與其參照那些句子或文章,能夠堅持自己內心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吧?
所有的人都希望你能夠光耀門楣,希望能跟著你雞犬升天,希望等你成功後能幫他們一把「朝中有人好辦事」可是,除了家人以外,有沒有人關心你快不快樂?有沒有人懂得你真正要的是什麼?
什麼是成功的人生?個人覺得,成功的定義不是在於你賺了多少錢,不是你成了企業決策人,而是你回首這一生,快樂也好,挫折也好,無憾也好,遺憾也罷,能夠捫心無愧,甚至給你一次重新來過的機會,你依舊會這麼抉擇,這才是最完美、最成功的的人生。
「天生我才必有用」,在我的眼裡,一個身價家不菲的首富,同一個外賣工作人員,一個城市的美化員,一個園丁,一個小販並沒有什麼區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自己的追求,也都有自己的幸福,追求名利也好,甘於平淡也好,始終都是自己選擇的,都是遵從於自己內心的意願,任何人都沒有資格有評論他人的權利,畢竟別人沒有吃你家的,喝你家的,即使你生育的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所以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
互相尊重,是一種美德。
以上。
晚安。
我們在UC頭條、今日頭條均有入駐,歡迎大家前往關注。
·end·
—如果喜歡,快分享給你的朋友們吧—
我們一起愉快的玩耍吧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