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蔣介石是如何戰勝汪精衛的?

蔣介石是如何戰勝汪精衛的?

原標題:蔣介石是如何戰勝汪精衛的?


蔣介石建立南京國民政府之初,面臨著各方面的挑戰,汪精衛便是首當其衝的一支力量。蔣、汪矛盾由來已久,寧漢合流前,蔣對汪既勾結又鬥爭,目的是為了取代汪的地位,獨攬大權。汪精衛自然不甘心自己屈居蔣介石之下,兩人間的鬥法不可避免。最終的結果是大家都知道的,蔣介石勝出了。那他靠的是什麼呢


  打擊改組派

蔣介石建立南京國民政府之初,面臨著各方面的挑戰,其中有汪精衛的政治反對派和胡漢民為代表的國民黨元老派,圍繞這些問題,蔣介石在南京政權建立的初期採取各種手段,鞏固了南京政權,進一步樹立了自己在國民黨內部的政治威信。


汪精衛 蔣介石

蔣介石在上台之前,與國民黨內部一些政客的矛盾已經存在,因其下野,使得權力鬥爭,暫時失去了現實平台。但是蔣介石復出之後,排除異己,又引起各實力派的反對,汪精衛便是首當其衝的一支力量。


蔣、汪矛盾由來已久。寧漢合流前,蔣對汪既勾結又鬥爭,目的是為了取代汪的地位,獨攬大權。蔣從日本回國後,在重新上台前,他為了排除異己和牽制桂系,需要暫時利用汪派的力量,汪精衛為了從桂系和西山會議派那裡奪回其統治權,也需要藉助蔣介石的實力,經馮玉祥撮合,蔣、汪合作了。

汪精衛

蔣介石掃除了其復職障礙特委會後,汪失去利用價值,蔣便以中共在廣州起義為由,攻擊並迫使汪派退出政壇,汪精衛出國,陳公博到上海租界。1928年2月,蔣介石操縱的國民黨四中全會,通過了蔣介石、陳果夫提出的黨務整理計劃,在國民黨黨員中重新進行登記,規定1924年國民黨改組前的黨員才允許登記,登記後經過審查、訓練才算是黨員。汪派中除汪精衛等少數人外,大部是改組後入黨的,因此被排除在國民黨之外,這個規定又給了汪派一次重大打擊。


1928年8月國民黨二屆五中全會召開前夕,吳稚暉曾反對汪精衛一派人員參加全會,公然撰文指責汪、陳、甘、顧四人,皆與1927年12月11日至13日共產黨領導的廣州起義有關,並且認為四中全會已決定,他們四人等候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表決他們的委員資格。


陳公博

汪精衛出國後,在國內的汪派陳公博等人,於1928年初紛紛到上海,以法租界為基地,進行反蔣活動。1928年5月間,陳公博在《革命評論》雜誌上首先提出「改組國民黨」的口號。11月28日,「中國國民黨改組同志會」在上海成立,人們熟識的「改組派」,就是這個改組同志會的別名。

在陳公博看來,只是一個稱呼而已,並無組織內涵。但事實上,這個反蔣的政治組織確實存在,它的領導骨幹是國民黨二屆中央執行委員和監察委員中的汪派分子,陳公博、顧孟余、王法勤、王樂平、白雲梯、朱霽青、潘雲超、郭春濤等。用陳公博的話說:改組同志會的上級機關是所謂「粵方委員」,改組派以陳公博的改組國民黨主張為綱領。摘自:周曉麗 著《蔣介石宋美齡的那段驚心動魄的歷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非常歷史 的精彩文章:

嘉定人民為何會招來清軍三次屠城?
盛極一時的匈奴為何會在歷史中消亡

TAG:非常歷史 |